-
公开(公告)号:CN11819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55257.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N3/0442 , G06N3/0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WDCNN‑BiLSTM的构建、负荷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所述训练数据,训练DCNN‑BiLSTM模型的WDCNN隐藏特征提取层和BiLSTM时序特征提取层,直到训练迭代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训练迭代次数,完成WDCNN‑BiLSTM模型的训练;基于验证数据,对训练完成的WDCNN‑BiLSTM模型进行修正,完成WDCNN‑BiLSTM模型的构建;本申请WDCNN‑BiLSTM模型结合了WDCNN和BiLSTM,其中WDCNN隐藏特征提取层,有较大的感受野,BiLSTM时序特征提取层能够同时保留过去和未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某一时刻前后的信息,进而能够快速从输入特征中提取时序特征,提高了实时性能和时序特征提取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在新场景下WDCNN‑BiLSTM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01654.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互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园区负荷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负荷预测数据和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数据;将所述电热负荷预测数据和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数据代入考虑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供需联合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中园区柔性负荷优化调度方案;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园区中的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单元功率、可平移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削减电负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综合考虑柔性电、热负荷的可平移、可转移、可削减特性,建立一种更为精细的调度模型,该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减小负荷峰谷差,从而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45847.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电网供需平衡调控方法,包括:以配电网每条线路的功率在各线路的容量为约束,以成本最小、损耗最小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多优化目标函数;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求解多优化目标函数,获取电网供需平衡调控方案;采用所述电网供需平衡调控方案对电网进行供需平衡调控。本发明将减少损耗、电压偏差和最小成本这三个目标作为优化的总目标,采用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最优解,可以优化分布式发电机组的产能以及有效管理高峰时段用电量,从而实现电网的供需平衡,减少线路拥堵,提升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06985.3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F18/2433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柔性负荷资源实时推演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典型客户柔性负荷的电力响应数据;基于所述电力响应数据利用预先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电力响应数据的预测值;其中,所述预测模型是基于当前时刻典型客户柔性负荷的电力响应数据输入利用鱿鱼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后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得到下一时刻电力响应数据的预测值构建的;本申请利用鱿鱼优化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进行参数寻优,可以减少模型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提高了寻找全局最优解的概率,还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更好的捕捉负荷数据动态性;利用预测模型进行电力响应数据预测,提高了资源分析推演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2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09285.9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F24F11/64 , F24F11/46 , G06F18/214 , G06F18/23 , G06F18/20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区空调调控策略建模方法、跨区空调调控方法及系统,应用于空调智能调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对各地区用户的空调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聚类结果;基于聚类结果中处于同一聚类簇内用户构建与聚类簇对应的区域供冷系统仿真模型;考虑实际区域供冷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仿真模型的调控过程进行建模,以仿真模型的运行策略对应价值函数的预期回报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优化策略模型;基于仿真模型的模拟运行数据训练优化策略模型。本发明解决了DCS参与电网负荷调控过程中基于试错训练的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容易出现系统损坏和单模型调控无法保证整个电网的负荷调控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9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3318.4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61/30 , G06F16/903 , G06F40/126 , H04L61/3015 , H04L61/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虚拟电厂云边协同的信息对象统一交互系统和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标识符映射器,用于根据统一标识符规则记录异构业务系统中原始标识符与统一标识符之间的映射关系;标识符生成器,用于查询标识符映射器记录的映射关系,根据统一标识符规则生成唯一的信息对象标识符;当信息对象从一个业务系统传输到另一个业务系统时,进行标识符的解析与转换:通过采用原始标识映射转换的方式将原始标识符解析为对应的统一标识符,或通过反向查询标识符生成器的辅助信息,将统一标识符转换回原始标识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息对象在跨系统交互时难以识别和跟踪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4656.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玉婷 , 汤卓凡 , 潘明明 , 郑庆荣 , 赵建立 , 吴丹 , 雷珽 , 田世明 , 刘畅 , 李建锋 , 仝杰 , 李永军 , 袁金斗 , 郑博文 , 杨鸣宇 , 瞿亚运 , 徐子尚 , 李雨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调快速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将空调的状态信息作为空调对应的本地模型的输入,得到空调对应的本地模型输出的空调的分布式特征表示向量;将空调的分布式特征表示向量作为空调对应智能体的状态量,得到该空调对应智能体输出的空调控制动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条件下,大幅减少空调能量消耗,维护了城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及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39382.4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节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接功率控制型负荷自律跟踪调节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直接功率控制型负荷接入节点的频率变化量和电压变化量;基于直接功率控制型负荷接入节点的频率变化量和电压变化量确定功率故障类型;基于所述功率故障类型调节直接功率控制型负荷的储能单元的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直接功率控制型负荷自律跟踪调节,可盘活广泛接入电力电子类负荷装置的调节潜力,有助于提升多自由度特性变流器模块与局部电网的主动、灵活互动能力,增强互动的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96332.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需求响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网频率状态的负荷自动响应方法及装置,包括:将状态指标相同的负荷聚合为一个负荷调节集群,并基于负荷调节集群对应的负荷的状态指标确定负荷调节集群优先序列;基于电网的频率偏差确定负荷响应目标;基于所述负荷调节集群优先序列和负荷响应目标进行负荷自动响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负荷的精细化调节,有助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联调联动,提升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安全调控的灵活精细化调节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249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484033.4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需求响应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群需求响应调控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集中搭载基站数量在区域内的通信基站中确定集中搭载基站,并将区域内移动终端搭载至其对应的集中搭载基站;将区域内各集中搭载基站的信号传输功率输入至预先构建的通信基站群需求响应调控模型,求解所述预先构建的通信基站群需求响应调控模型,获取区域内集中搭载基站以外的通信基站的需求响应调控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充分发掘通信基站的能源调控潜力,将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按照一定的调控方法进行聚类集中挂载,将剩余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参与需求响应,在保证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可以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