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9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16400.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D22/20 , B21D37/10 , B21C51/00 , B30B15/26 , H01M50/224 , H01M50/24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箱体生产方法及动力电池箱体生产系统,动力电池箱体生产方法步骤包括:选取模具材料,选取适合的智能材料,智能材料为当改变智能材料所处的物理环境时其力学参数能够随之改变的材料;获取智能材料的力学参数,通过实验获取智能材料的随着物理环境的变化其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制成拉深模具,将智能材料按照动力电池箱体所需的形状制成拉深模具;拉深成型,将拉深模具组装于智能成形装置上,在智能成形装置拉深待加工板材时,调整智能成形装置的物理环境。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箱体生产方法及动力电池箱体生产系统,可主动控制的成形,实现智能一体化拉深成形,提高拉深成型的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90593.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失控排气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电池装置、车辆,包括:电芯,电芯为至少一个,电芯的一侧设置有防爆阀;排气结构,排气结构位于电芯设置有防爆阀的一侧,排气结构的内部具有排气通道;排气罩,排气罩为至少一个,排气罩与电芯一一对应地设置,排气罩位于对应的电芯和排气结构之间,排气罩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电芯和排气结构连接,防爆阀位于排气罩内部;其中,至少一个排气罩的内部空间和排气通道共同形成可供电芯内部气体排出的释放流道。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芯热失控时内部高温气体无法排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021304.7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2C3/16 , A62C31/05 , A62C37/38 , H01M50/209 , H01M50/24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模组2,所述电池模组2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1内,所述电池模组2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动力电池灭火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灭火系统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1上,所述动力电池灭火系统包括电池检测单元、第一灭火单元以及第二灭火单元;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池检测单元、第一灭火单元以及第二灭火单元连接。基于第一灭火单元与第二灭火单元紧密配合,可以针对火情的初期、中期及后期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灭火方式。以实现快速、高效、准确的灭火,进一步地可以有效降低了财产损失、保护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7734.X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233 , H01M50/249 ,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及设计方法,主要由下箱体总成与模组1组成;下箱体总成包括下箱体、水冷板;水冷板直接集成到下箱体上,形成下箱体总成;模组放入下箱体内;下箱体包括箱体、电池梁;电池梁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到箱体上;电池梁为T型梁;电池梁与模组配合;设置流道、水管、进出水口与高集成高安全电池系统的下箱体总成集成;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包与车身功能集成的电池及车辆,拟补相关产品开发中的设计的空白;本发明提升了整包的安全性,提高了整包的刚度,并基于搅拌摩擦焊接的电池箱体工艺,实现一体化集成布置设计,并且不同车型平台通用化程度高的特点,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27823.9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B60L50/60 , G01D21/02 , H01M50/249 , H01M50/231 , H01M50/24 ,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上箱体及设计方法,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上箱体本体、结构加强涂层、防火保温涂层、阻湿泄压结构及监测系统;结构加强涂层粘接于上箱体本体外侧;防火保温涂层粘接于上箱体本体内侧,阻湿泄压结构螺接于阻湿结构安装面上,监测系统置于上箱体本体的监测系统安装面上。本发明在上箱体内外粘贴结构加强、环境保温、防火材料,可满足上箱体承重需求,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热失控时火势蔓延,搭载阻湿防爆结构进行湿气阻隔,同时内置温度传感器、密封法兰面压力传感器,进行电池包内温度监测及紧固螺栓力矩衰减监测,该上箱体为高度集成化、多层次、多功能化的,具备承重、防火、阻湿、动态检测等功能的动力电池上箱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71269.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车身的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包括上部组件、下箱体、高低压集合部件和电池模组;上部组件包括上盖本体、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盖本体设置于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方;下箱体设置于横纵梁下部,且下箱体、上盖本体、横纵梁围设成容纳腔;高低压集合部件以及电池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本发明有效利用空间,电池内部高压元件与低压控制部件集成,模组与高低压集合部件分区布置于下箱体内部单独区域,内部低压线缆采用柔性线排将模组与高低压集合部件进行电与信号连接,便于随形设计内部线束简洁,提升电池系统安全性,且降低重量且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16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83218.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换电站及多功能换电站的控制方法,多功能换电站的结构包括换电站本体,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储能部件;风力发电设备,设置在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侧部,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光伏发电设备,设置在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上部,所述光伏发电设备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微波热解固废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内部,所述微波热解固废装置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以及充电桩,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充电。该多功能换电站及多功能换电站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换电站需要连入电网且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5324.2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5 , H01M10/633 , H01M10/625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48 , B60L58/26 , B60L58/27 , B60L58/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温度的调控方法、装置、车辆、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的多个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功率信息和热阻信息;对所述多个传感器的温度信息进行拟合,得到整包内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整包内部环境温度、所述功率信息和所述热阻信息获得档位温度;根据所述整包内部环境温度和所述档位温度对所述电池温度进行调控。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电池温度的有效调控和快速调控,避免电池出现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的情况,使得电池不易出现热失控或无法工作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31341.5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喷涂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壳层;所述内核包括灰铸铁;所述壳层包括钼。本发明的热喷涂材料,包括灰铸铁内核以及包覆在灰铸铁内核表面的金属钼壳层;通过在灰铸铁表面包覆金属钼,能够防止热喷涂过程中内部灰铸铁与外界接触发生氧化,并且挥发并提升内部灰铸铁的熔化程度,提升喷涂效果,从而使采用该热喷涂材料热喷涂得到的涂层具有优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8273.4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33 , H01M10/647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5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71 , H01M10/66 , B60L50/64 , B60L50/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电池包括电芯组、换热组件和导热部,其中,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沿预定方向堆叠设置,电芯组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换热组件贴合,导热部设置于多个电芯之间,且导热部能够满布电芯的与导热部接触的侧面。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有效地将电芯的温度均匀化,极大地降低了电芯组内的温差,有效地提高的电芯组的稳定性和电芯组的使用寿命,并且导热部能够有效地提高换热组件与电芯组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使得在换热组件的换热作用下,电芯组的整体能够快速地均匀地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进而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放电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