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29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18214.6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机体、旋翼、电动机、涡轮发动机、电能分配单元、蓄电池、动力传输结构和控制器;当多轴飞行器处于正常状态时,启动涡轮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力传输至电能分配单元中;控制器控制电能分配单元将电力传输至蓄电池和/或电动机内;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和涡轮发动机中的至少一者对旋翼的驱动从而控制飞行;当多轴飞行器处于失控状态时,启动涡轮发动机,控制器控制涡轮发动机将机械动力直接传递至旋翼上。续航能力强,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好。具有丰富的工作模式选择。在出现故障情况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模式,使得整个混合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原动机转速的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57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10328.X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动机转速的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原动机转速的稳定控制方法在获取负载的功率需求变化和动力电池的工作状态后,即可制定功率调节策略来调节动力电池和原动机的功率配比,以满足负载的功率需求,通过将动力电池引入到负载的功率供应链中,充分利用动力电池对负载的需求功率进行削峰平谷,不仅提高了功率响应速度,而且原动机的功率输出不完全由负载驱动,而是由负载的功率需求和动力电池的状态决定,不再根据负载的功率需求变化对原动机的输出功率进行频繁调整,有利于原动机保持转速稳定、功率不变,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延长了原动机的使用寿命。

    辅助动力装置及辅助动力装置的排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2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17095.7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动力装置及辅助动力装置的排气控制方法,包括负载压气机、动力压气机、处于动力压气机的气流出口的燃烧室、处于燃烧室的下游的燃气涡轮、处于燃气涡轮下游的自由涡轮以及处于自由涡轮的下游的用于将自由涡轮输出的高温燃气排出的尾喷管,自由涡轮与燃气涡轮之间设有排气调节机构,排气调节机构用于将燃气涡轮输出的高温燃气导入至自由涡轮内进而驱动自由涡轮旋转或者用于将燃气涡轮输出的高温燃气从自由涡轮的进气侧导出至自由涡轮外。本发明的辅助动力装置,既可以实现以往辅助动力装置的负载压气机引气以及发电等正常功能,又能在负载压气机的不引气状态下使负载压气机不工作进而减小负载压气机的功耗,经济效益好。

    一种分体式机匣及辅助动力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4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18152.X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体式机匣及辅助动力装置,属于机匣装置技术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机匣和第二机匣;所述第一机匣和第二机匣采用不同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机匣包括第一机匣筒体,所述第一机匣筒体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第二机匣包括第二机匣筒体,所述第二机匣筒体靠近第一机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扣合;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外侧安装有卡箍。通过第一机匣和第二机匣采用不同材料制成,解决了由于采用密度较大的高温合金材料和较厚的壁厚会导致机匣重量偏重的技术问题,同时又满足燃油燃烧带来热辐射和包容涡轮转子轮盘碎片的要求。

    一种带叶轮的油气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50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0526671.1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叶轮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中心圆盘、叶轮、滤网结构、集油环以及两个盖板;两个盖板所述与集油环形成两底面中心开孔的圆柱形结构并固定套接在中心圆盘上;所述叶轮的一端与盖板和集油环形成的圆柱形内部接通,叶轮的另一端密封设置;所述滤网结构包括圆环形的中心安装部以及中心安装部两侧固定连接的滤网,所述中心安装部固定套接在圆盘部的边缘上,滤网远离中心安装部的一侧与盖板的内壁密封连接;本发明通过叶轮对油气进行增压增速,能够抵消流动阻力;能够对油气混合物进行两次过滤,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气流通道布置支板,能够增强气流旋转,提高离心分离效果。

    一种滑油供油管路集成转接装置、发动机及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775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79970.7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油供油管路集成转接装置以及安装有滑油供油管路集成转接装置的发动机及飞行器;其中,滑油供油管路集成转接装置包括集油主体;所述集油主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所述集油主体内的油道与多个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机匣外部的输油管连通;多个所述出油口的位置与机匣中零件所需润滑的位置相对应。该滑油供油管路集成转接装置将现有技术中的多个供油管路集成到集油主体上,以简化滑油系统供油结构,提高其在工作时的可靠性;同时,集油主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的简单,从而使该滑油供油管路集成转接装置的维护更加的方便。

    一种辅助动力装置引射排液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7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65744.4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辅助动力装置引射排液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动力组件、引射组件和排液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压气机;排液组件包括若干排液管,排液管与动力组件中各设备连接并用于将各设备的积液导入引射组件;引射组件与压气机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引射组件将从压气机中引出的气流分为至少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气流用来给主发动机引气,一部分气流作为废气排出,剩余部分气流在机舱排液口排出,从而在机舱排液口处产生负压,然后在排漏集油盒组件中的积液可以通过压力差排出,该系统不仅合理利用了压气机产生的气流,还改变了积液排出方式,避免积液残留,提高了排液效率。

    一种发动机滑油排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53137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71923.7

    申请日:2021-07-08

    Inventor: 张国浩 黄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滑油排放装置,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衬套螺母、放油螺塞、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衬套螺母包括挡边和圆筒体,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圈槽内,用于衬套螺母与发动机机匣轴向密封;第二密封圈设于第二圈槽内,用于放油螺塞与衬套螺母轴向密封,通过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圈槽内,在本排放装置安装好的状态下,第一密封圈受到衬套螺母与发动机机匣挤压力,使衬套螺母与发动机机匣轴向密封,拆装时第一密封圈仅与发动机机匣端面接触后才与端面产生摩擦,因而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更换,工作时无需拧动该衬套螺母,有利于保护发动机机匣,极大降低维护成本;不需要将排油装置全部取出即可排除滑油。

    一种快卸式航空发动机清洗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131455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05418.0

    申请日:2021-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卸式航空发动机清洗接头,包括:清洗管组件,所述清洗管组件的一端与清洗液容器相连接,另一端利用发动机进气气流吸入清洗液并雾化喷入发动机进气道对发动机内部流道和叶片进行清洗;箕型舌板,固定设置在发动机机匣外壁上;箕型槽座,与所述清洗管组件相连接,且与所述箕型舌板插接配合;一锁紧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清洗管组件上,用于在箕型舌板与箕型槽座插接后将两者锁紧使清洗管组件将清洗液雾化喷入发动机进气道对发动机内部流道和叶片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成后将箕型舌板与箕型槽座进行解锁使两者相互脱离。本发明附加重量小、结构简单可靠且拆卸方便、适应性强、可利用发动机原有机匣进行改造、制造和作业成本较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