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8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48912.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15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盐度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盐度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CEEMDAN算法对各历史盐度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生成相应的样本数据,所述样本数据包括残差项和若干个模态分量;基于IAOA算法对GRU网络进行参数寻优,获得相应的超参数数据,并基于所述超参数数据对所述GRU网络进行配置,获得盐度预测网络;基于所述样本数据对所述盐度预测网络进行训练,获得相应的盐度预测模型。本发明运用CEEMDAN算法,可有效降低数据中的噪声干扰,提高预测精度;同时利用IAOA计算出GRU模型的最优超参数组合,可以有效避免过拟合,提高所构建的盐度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3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9718.5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BRT回归树的泥沙粒径对盐度测量影响的分析方法,包含:制备泥沙样品,泥沙样品包含若干不同粒径区间的沙样组;确认最小方程数;根据最小方程数对若干沙样组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数量的新沙样组;对每个新沙样组进行粒径分析和盐度检测;通过粒径分析结果和盐度检测数据训练基于GBRT回归树的细颗粒泥沙群组影响分析模型得到估计函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GBRT回归树的泥沙粒径对盐度测量影响的分析方法,通过智能算法解决细化泥沙粒径对基于电导率盐度测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56268.7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观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泥沙动力学技术领域,包括:响应于泥水的泥沙沉降,拍摄多个泥沙沉降图像,并在拍摄的同时采集泥水的悬浊液;基于泥沙沉降图像和同泥沙浓度对应的图像灰度值,确定泥沙沉降过程中多个泥沙沉降图像分别对应的第一含沙浓度;测量泥沙沉降过程中多个悬浊液的第二含沙浓度;基于多个第一含沙浓度确定第一泥沙沉降速度,以及基于多个第二含沙浓度确定第二泥沙沉降速度;基于第一泥沙沉降速度、第二泥沙沉降速度和矫正速度确定绝对误差;基于绝对误差对第一泥沙沉降速度和第二泥沙沉降速度进行倒数分配权重处理,确定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提高了泥沙沉降速度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55669.0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20/70 , G16C20/30 , G16C60/00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氨氮浓度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氨氮浓度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氨氮浓度样本数据,通过REMD对所述氨氮浓度样本数据进行分解,获得若干个第一模态分量;计算各第一模态分量的模糊熵,将模糊熵最大的第一模态分量作为第二模态分量,并将其余第一模态分量作为第一训练数据;利用VMD对所述第二模态分量进行分解,将所得分解结果作为第二训练数据;基于所述第一训练数据和所述第二训练数据对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训练,获得氨氮浓度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混合模型的方式解决单一的机器学习模型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的问题,还能够更好地适应较为复杂的NH3‑N序列变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1393.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T7/11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覆冰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样本数据集对覆冰检测网络进行迭代训练,获得覆冰检测模型;所述样本数据集包括覆冰样本图像以及相应的标注信息,所述标注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几何形状信息和类型信息;所述覆冰检测网络为改进YOLOv8n‑seg网络,包括:主干网络,输入为所述覆冰样本图像,输出为相应的主干特征数据;注意力模块,输入为所述主干特征数据,基于Triplet注意力机制输出相应的加权特征数据;特征融合网络,输入为所述加权特征数据,输出为融合特征数据;预测网络,输入为所述融合特征数据,输出为相应的区域预测信息和类型预测信息。本发明通过对覆冰检测网络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覆冰类型的识别精度以及线路覆冰区域的分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14199.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次分解与LSTM融合的溶解氧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溶解氧预测技术领域,通过对溶解氧数据集进行数据分解处理后,计算每个分解样本的模糊熵;基于模糊熵,对分解样本中的目标样本进行二次分解,不仅能够识别和保留含有更多信息量的样本,增强模型对溶解氧浓度变化模式的理解能力,还能够揭示更深层次的数据结构和关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较为复杂的溶解氧序列变化过程。预测模型预测的样本为两次分解合并后的样本,整合了不同分解层次的特征信息,不仅考虑了局部细微变化,也囊括了整体趋势,为预测模型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数据视角,有助于模型在复杂和变化多端的水质环境中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748216.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安装建筑楼板的装置,包括:湿度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湿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架和支撑架;安装架的下方设有多个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缸杆端部连接有插杆;插杆的端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安装架的上方在每个伸缩气缸所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向安装架下方的混凝土层喷水的喷头;喷头安装有用于控制喷水量的控制阀;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连通多个喷头的通水管路;安装架上还设有用于进行数据分析并发送控制指令的控制器。本发明的辅助安装建筑楼板的装置能够提高够成楼层的楼板和混凝土层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建筑物的建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20225149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783853.8
申请日:2023-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轮胎防护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形成有:上胎圈、下胎圈、贯通空间和胎内空间;胎内空间沿轮胎本体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螺钉;多个固定螺钉的一端均指向轮胎本体的中轴线;固定螺钉的一端固定有加固钢筋环;胎内空间设有混凝土加固层;固定螺钉和加固钢筋环位于混凝土加固层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岸带保护的轮胎防护结构使用便宜,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空间,容易拦截淤积泥沙,在不影响近岸自然水动力、不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明显干扰的前提下,对海岸带进行防护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09555874U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20064364.4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旨在形成石、土体联合抗冲结构,构建水深生物的良好生境以及滨岸绿化景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钢丝网箱,该钢丝网箱内部分成上下分布的顶面空间和主体空间,主体空间分成左右分布的临水面空间和背水面空间,其中背水面空间内充填骨架材料,所述临水面空间和顶面空间内充填生态土工种植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治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20766710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362342.5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结构,包括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以及收集井;水平潜流湿地包括污水入口、排水口以及循环入水口,垂直潜流湿地包括第一入水口和循环排水口;排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收集井,收集井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排水管以及循环水管,第一水泵连接循环水管,循环水管接入垂直潜流湿地的第一入水口,第二排水管接外部;循环水管靠近垂直潜流湿地的部位设有第一输入阀,垂直潜流湿地的底面高于所述水平潜流湿地的底面,垂直潜流湿地的循环排水口接入所述水平潜流湿地的循环入水口。利用水平潜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的循环,不仅可以促进硝化作用,降低污水氮含量,也可以充分的吸附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