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8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0736278.0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冲击动力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发二级空气炮装置,包括:气体压缩管,其第二端端部设置成圆弧形收口状或曲线收缩状;储气罐,设置在气体压缩管第一开口端处;刚性活塞,活动设置在气体压缩管中;弹性活塞,固定设置在刚性活塞端部;两根炮管,相互平行设置在气体压缩管的第二开口端出口处;同步触发控制装置,一端与第二开口端适配连接,另一端与两根炮管适配连接,用于将弹性活塞压缩产生的气体压力均匀传递至两根炮管。本申请的双发二级空气炮装置,能够实现双发破片/弹丸同时发射,以满足小空间范围内的双发破片/弹丸同时打击试验需求,同时满足应力波的叠加效应的实验要求,弥补二级空气炮高速冲击中双发实验装置的缺乏。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0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362902.5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式缓冲器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该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生成缓冲器的力学模型图和轴向受力图;推导出缓冲器轴向力的表达方式;设定缓冲器行程与气腔行程的关系,缓冲器气腔压缩多变过程,并依此为基础得到气腔的瞬时压力;确定缓冲器油腔中油液流过阻尼孔的伯努利方程,并得到主油腔及回油腔瞬时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等得到缓冲器的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包括缓冲器的空气弹簧力和油液阻尼力的表达方式;将已得到的缓冲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到起落。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油气分离式缓冲器的缓冲性能校核计算问题,并以此确定起落架系统中缓冲器部件的关键结构参数,以及初始充填参数的选取。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941710.2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腿式起落装置的可更换式足部结构,包括机械连接接口、力传感器和可更换式足端;所述可更换式足端上端可拆卸连接于力传感器下端,力传感器上端与机械连接接口连接。可更换式足端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缓冲式足端、圆盘式足端、电磁吸附式足端和多刺半球式足端。本发明设计的可更换式足部结构,和腿式起落架匹配使用,可使飞行器适应不同地质、地形和地势下的着陆和停靠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34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0940636.2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腿起落架系统,包括若干条仿生腿机构,每条仿生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关节;所述仿生腿机构通过基关节连接于机架上;所述仿生腿机构的每个关节处均设置有独立的关节驱动装置。本发明的起落架系统颠覆了传统起落架的设计理念,增强了直升机的智能化水平;腿部结构设计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腿的尺寸根据直升机的尺寸和承载能力确定,适用于各型号的直升机;本发明结构紧凑,控制容易,具有小体积、高承载的优点,适用于直升机的野外复杂地形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0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37667.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洞测试响应的气动力建模及全机颤振分析方法,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方法通过风洞试验数据进行非定常气动力模型的辨识,获得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并通过相似定律将缩比风洞模型的非定常气动力系数转换到全机模型上,并利用转换后的气动力模型对全机模型进行颤振分析,以便获得颤振边界。本申请相较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飞行试验数据的颤振分析,其使用风洞试验模型的响应数据进行气动力建模,由于风洞试验中,内埋传感器相对容易,因此基于风洞的试验数据可以获得更多的有效数据,气动力模型更加准确,使得颤振分析结果更加可信,尤其是跨音速区间的气动力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0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37650.X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冲击动力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拟舰载机起落架着舰冲击过程的地面试验装置,包括:吊篮,设置在竖直滑动设置在多根实验台架立柱之间;提升机构,底端活动连接至吊篮的顶端;飞机起落架,设置在吊篮的底端;滑车台轨道,水平铺设在地面上;滑车台,滑动设置在滑车台轨道上,其顶板作为滑车测力平台;滑车台推进装置,用于为滑车台提供推力;释放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提升机构以及滑车台推进装置;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数据采集。本申请的模拟舰载机起落架着舰冲击过程的地面试验装置,能够满足舰载机起落架着舰冲击试验要求,确保地面工况与工程实际工况的一致性,且能够实现地面的舰载机拦阻、越障等模拟试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2902.5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式缓冲器的动力学建模方法,该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生成缓冲器的力学模型图和轴向受力图;推导出缓冲器轴向力的表达方式;设定缓冲器行程与气腔行程的关系,缓冲器气腔压缩多变过程,并依此为基础得到气腔的瞬时压力;确定缓冲器油腔中油液流过阻尼孔的伯努利方程,并得到主油腔及回油腔瞬时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等得到缓冲器的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包括缓冲器的空气弹簧力和油液阻尼力的表达方式;将已得到的缓冲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到起落。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油气分离式缓冲器的缓冲性能校核计算问题,并以此确定起落架系统中缓冲器部件的关键结构参数,以及初始充填参数的选取。
-
-
公开(公告)号:CN1098669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1265816.7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腿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仿生腿机构、地形识别系统和驱动系统;其中,仿生腿机构包括四条仿生腿,各仿生腿构型相同,独立驱动、协同控制;起飞后四条仿生腿收起贴于机身两侧;放生起落架控制系统3与直升机控制系统集成,并共享位置姿态监控系统2,包括GPS、IMU模块;本发明通过地形信息识别和自身姿态监控,并控制腿部关节转动以实现复杂地形自适应着陆;同时通过基关节转动,亦可以实现地面缓慢行走,从而具备自主出入机库能力。因此,相对于常规起落架,仿生腿起落架借鉴了仿生学的理念,智能化程度更高,具有更好的任务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8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27592.7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击试验的波形发生装置,提供了一种水箱式波形发生装置。冲击试验过程是试验件获得额定冲击速度后,撞击波形发生器,波形发生器吸收冲击能量,并产生定制的波形。水箱式波形发生器通过活塞压缩水,水高速通过阻尼孔消耗冲击能量,并产生定制波形。为获得各种定制波形,需要设计一种过水面积随着行程变化而适时变化的一种波形发生器。本发明通过在水箱上安装盖板,形成条形孔,水箱过水面积随着行程增大而减小,从而产生定制的波形。通过调整盖板的形状,盖板的个数可调整波形,另外可在盖板上打孔对波形进行微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