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27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663358.3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汽研扬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昊 , 孟宪明 , 郝剑虹 , 张赛 , 田杰斌 , 任鹏飞 , 郑崇嵩 , 郑鑫福 , 刘佳文 , 李涛 , 许亚辉 , 王思博 , 李凯 , 周伟 , 杭州 , 邱亮 , 周逸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粘接样件制作的工装,包括夹持装置、限位件、关节轴承和压紧件,所述夹持装置底部安装至样品池顶部一侧,所述夹持装置一侧安装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底部安装至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底部通过限位件安装至样品池顶部另一侧。本发明有益效果:尺寸控制通过限位装置进行调整,可实现厚度无极调控;采用单杆球头关节轴承,球头来保证压紧位置接触保持水平,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料片进行粘接工作。夹紧过程中压紧装置与待粘接样板始终处于紧密贴合状态,保证了胶层受力稳定,样品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87866.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40/174 , G06T11/20 , G06F18/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车加速场景数据采集、挖掘及特征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自车行车信息及环境车辆状态信息;对自车行车信息及环境车辆状态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处理;根据清洗处理后的数据,判断自车驾驶行为是否满足跟车约束条件,并对满足跟车约束条件的跟车场景进行标记;判断标记的跟车场景是否满足跟车加速约束条件,若满足,则从当前标记的跟车场景中,提取满足要求的跟车加速场景片段;提取跟车加速场景片段的特征参数,生成特征参数表格,基于特征参数表格,通过特征参数统计图表查看特征参数分布情况,获取跟车加速场景的驾驶行为特征。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自车及场景数据采集及存储,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及丰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50617.5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崇嵩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任鹏飞 , 郑鑫福 , 石兴博 , 刘佳文 , 田杰斌 , 宋通 , 杨明远 , 李涛 , 李武成 , 郝剑虹 , 崔东 , 李璐瑶 , 王思博 , 许亚辉 , 徐骜 , 周洋 , 闫晓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拉伸试验装置,属于拉力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加速笼组件以及锥形夹头组件,所述加速笼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所述锥形夹头组件上下移动的移动空间;所述加速笼组件的底部设置为由上至下向内部倾斜的圆锥台通孔;所述锥形夹头组件,设置为与所述锥形通孔相对应的圆锥台形状;所述锥形夹头组件的内部具有凹槽间隙,用于夹紧样件;所述锥形夹头组件通过与所述加速笼组件的锥形台通孔结构配合放置于所述加速笼组件的内部。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速拉伸试验装置,能够消除夹具与样件间的间隙等因素产生的试验误差,并在试验过程中持续有效的锁紧样件。且在加速过程中,可以提供加速距离,保证试验速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275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2865.4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成中锰钢的焊接工艺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母材选择:选取所需的中锰钢;S2、试样加工:沿着中锰钢母材轧制方向加工出棒状试样;S3、接头HAZ微观组织观察,沿着加热中心区域切开,作为微观组织观察的位置;S4、力学性能测试:进行硬度测试、微小力学拉伸测试和冲击性能测试;S5、焊接热输入计算:根据上述组织及力学性能测试得到每组试样HAZ的综合性能;S6、热模拟与实际焊接转化。本发明有益效果:可以快速选取合适的焊接线热量,并且通过热模拟技术得到尺寸较大的焊接热影响区,方便开展组织和性能试验,可以实现焊接各阶段参数合理控制,流程规范,减少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从而实现温成形中锰钢焊接工艺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8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95485.3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鑫福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任鹏飞 , 郑崇嵩 , 刘佳文 , 杨明远 , 田杰斌 , 郝剑虹 , 崔东 , 石兴博 , 宋通 , 李涛 , 李武成 , 李璐瑶 , 王思博 , 许亚辉 , 徐罄 , 周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薄板低周拉压疲劳试验防屈曲夹具,属于金属材料疲劳领域,包括防屈曲件以及螺栓紧固组件,所述防屈曲件呈工字型板状,成对设置并可拆卸,设置于金属薄板的两侧;所述螺栓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防屈曲件上,用于对所述防屈曲件进行紧固。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属薄板低周拉压疲劳试验防屈曲夹具,能够防止金属薄板在低周拉压疲劳试验中发生屈曲的情况,当金属薄板平行段正进行压向变形时,耐磨光滑薄膜能够消除防屈曲夹具与金属薄板之间的摩擦并且定位槽能保证金属薄板的竖直对中性,从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2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26526.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武成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任鹏飞 , 田杰斌 , 郑崇嵩 , 郑鑫福 , 郝剑虹 , 崔东 , 刘佳文 , 石兴博 , 李涛 , 宋通 , 杨明远 , 李璐瑶 , 王思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温成型的前围板横梁、成型方法及其应用车辆,包括前围横梁本体零件,所述前围横梁本体零件包括前围板上横梁、左侧围板总成部件和右侧围板总成部件。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前围板横梁结构空间利用率高,重量低,可以满足坐舱布置需求,节省较多空间;同时,本发明结构设计可以完整支撑整个坐舱上部框架,大大提升了坐舱的碰撞性能和刚度;并且,本发明横梁壳体围成自横梁左接头向横梁右接头的U形半封闭腔体,结构简单易于成形,且横梁本体的截面尺寸小,相比于箱式结构,节省了大量材料,使得车辆的整体轻量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满足了碰撞性能、弯扭刚度等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5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67368.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流测试与评价系统,包括便携一体化主机,所述便携一体化主机分别与网络通讯模块、电力测量模块、CAN信号采集模块、GPS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供电模块相连,所述网络通讯模块通过以太网网线将便携一体化主机与外部的操作终端及云端数据库连接。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对底盘测功机及实车路试中的传感器信号、网络信号、关键硬件信号及其余测量设备测得的信号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显示,实现对测试车辆各类信号瞬时状态、能耗累积、部件效率等关键指标进行提取、分析,同时通过网络访问评价数据库,获取评价带,对分析结果进行实时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645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21043.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68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数据记录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命令;根据输入命令将测试的脚本数据经数据提取工具发送至自动驾驶车辆数据记录系统,并通过数据提取工具触发自动驾驶车辆数据记录系统运行;接收来自自动驾驶车辆数据记录系统的测试结果数据,并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判定;测试结果数据为经过数据提取工具提取并解析后的数据。本发明创造中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车辆DSSAD整车级与部件级的事件记录触发、数据提取、数据解析、结果分析等,可以满足DSSAD多阶段研发验证的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190831.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明远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任鹏飞 , 郑崇嵩 , 刘佳文 , 郑鑫福 , 田杰斌 , 崔东 , 石兴博 , 宋通 , 李涛 , 李武成 , 李璐瑶 , 王思博 , 许亚辉 , 徐骜 , 周洋
IPC: G06F30/23 , G06F30/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准确预测冲压成形极限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查材料,用于确保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和GISSMO模型失效曲线正确,符合做材料试件的弯曲工况试验条件;S2、进行前处理,搭建冲压模型;S3、检查模型约束、接触等设置正确,冲头有足够的冲压位移;S4、中处理,将k格式文件提交LS‑DYNA软件计算;S5、后处理,在HyperView中打开d3plot文件查看过程动画,并将结果显示为位移云图,读出钣金件的冲压成型极限。本发明有益效果:一种能够准确预测冲压成形极限的仿真方法,考虑各网格的应力状态对冲压成型极限的影响,仿真结果准确;与其他软件仿真的方法比教,此方法需要实验数量少,降低了实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49631.3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鑫福 , 孟宪明 , 吴志新 , 张赛 , 朱向雷 , 吴昊 , 任鹏飞 , 郑崇嵩 , 刘佳文 , 杨明远 , 田杰斌 , 郝剑虹 , 崔东 , 石兴博 , 宋通 , 李涛 , 李武成 , 李璐瑶 , 王思博 , 许亚辉 , 徐骜 , 周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周疲劳试验免升横梁更换样件的装置,包括底座、盖体、螺柱、螺母、楔形块以及底座顶紧块,所述螺柱,固定在所述盖体的一侧,用于穿过所述底座并与所述螺母配合进行固定;所述楔形块,成对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内部,用于夹紧样件;其中,所述楔形块由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至另一侧向内部倾斜;所述底座顶紧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之间,用于对楔形块进行顶紧,所述盖体具有侧开口,用于所述样件从所述侧开口插入盖体内部。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夹具侧开口的设计,在拧松锁紧螺柱后就可从夹具侧开口更换样件,省略了手动拧松、移动的过程,缩短试验完毕后更换样件的时间,同时节省人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