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9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4336.6

    申请日:2011-11-03

    Inventor: 郑冠军 李国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管,该进气管与汽车的空气滤清器连接,其中,该进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管段(1)、降噪管段(2)和导气管段(3),其中该旋流管段(1)用于过滤进气气流中的杂质;该降噪管段(2)用于降低进气噪声;该导气管段(3)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通,用于将所述降噪管段(2)流出的进气气流导入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进气管不但有效降低了进气噪声,还能提高进气系统的容尘量,并且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较轻,便于装配的特点,容易实现产业化。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半除气装置的检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852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455391.7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半除气装置的检试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半除气装置的除气原理和补水原理,并通过模拟整车运行过程,进行除气补水试验。其中,启动发动机(1)并运转至节温器开启,从而使得流经散热器(4)的冷却液能够通过该散热器的压力盖(3)向膨胀罐(7)中除气,运转预定除气时间后停止发动机,而后使之自然冷却,以使得膨胀罐内的冷却液向散热器内补充,重复上述除气和补水步骤以使得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除气最终完成。将记录的实际完成次数与设定的标定次数相比较,以判断半除气装置合格与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半除气装置的整体除气效果,以作半除气装置的后续设计和安装的调整之用。

    一种防追尾制动安全辅助指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496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261628.2

    申请日:2013-06-27

    Inventor: 张学渊 李国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追尾制动安全辅助指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车轮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转动的速度;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ABS根据车轮转动的速度被触发时控制LED制动尾灯全部亮起;其中,所述LED制动尾灯包括多个LED灯。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已有制动系统改动小,成本低,可以有效的减少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半除气装置的检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852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55391.7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半除气装置的检试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半除气装置的除气原理和补水原理,并通过模拟整车运行过程,进行除气补水试验。其中,启动发动机(1)并运转至节温器开启,从而使得流经散热器(4)的冷却液能够通过该散热器的压力盖(3)向膨胀罐(7)中除气,运转预定除气时间后停止发动机,而后使之自然冷却,以使得膨胀罐内的冷却液向散热器内补充,重复上述除气和补水步骤以使得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除气最终完成。将记录的实际完成次数与设定的标定次数相比较,以判断半除气装置合格与否。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半除气装置的整体除气效果,以作半除气装置的后续设计和安装的调整之用。

    副水箱装置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3916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034302.2

    申请日:2010-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水箱装置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副水箱装置包括水箱和用于盖住所述水箱注水口的上盖,所述水箱上位于注水口下方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水箱上位于所述溢流口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水箱下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腔体中设置有除气腔体,所述除气腔体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除气腔体下端设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水箱的腔体的下部;所述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冷却系统主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主体的出气口的上方。通过在水箱中设置除气腔体,使副水箱装置能够与冷却系统并排安装,能够适于安装到高度较低的车辆中使用,使本实施例副水箱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广。

    副水箱装置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39164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034302.2

    申请日:2010-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水箱装置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副水箱装置包括水箱和用于盖住所述水箱注水口的上盖,所述水箱上位于注水口下方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水箱上位于所述溢流口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水箱下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腔体中设置有除气腔体,所述除气腔体的上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除气腔体下端设置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水箱的腔体的下部;所述进气口用于与发动机冷却系统主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主体的出气口的上方。通过在水箱中设置除气腔体,使副水箱装置能够与冷却系统并排安装,能够适于安装到高度较低的车辆中使用,使本实施例副水箱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广。

    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45411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10430459.0

    申请日:2013-09-18

    Inventor: 孙韶阳 李国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机体(6)内的水套,所述发动机的机体(6)上设置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3),该出水管(4)和进水管(3)分别与所述水套的出水口和进水口连接,其中,该冷却系统还包括能量转换装置(5),该能量转换装置(5)的入水口与所述出水管(4)连接。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本发明的冷却系统能够将冷却液中的热量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发动机性能。

    发动机的SCR尾气处理系统的尿素结晶检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3358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272278.5

    申请日:201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SCR尾气处理系统的尿素结晶检试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一个测试周期内,使得所述发动机依次连续地以多种预定测试工况工作;第二步骤:在所述测试周期结束后,测算所述SCR尾气处理系统的雾化器(7)上的尿素结晶物在该雾化器(7)的横截面上所堆积的面积与该雾化器(7)的横截面面积的比,从而获得堵塞面积比。还可包括第三步骤:重复进行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获得所述雾化器(7)在多个测试周期内的各个堵塞面积比。若任一个所述测试周期内的所述堵塞面积比大于所述堵塞面积比预设标准值E,则所述SCR尾气处理系统不符合要求,需要对SCR尾气处理系统的安装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用于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226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410270283.1

    申请日:2014-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发动机冷却系统及方法。其中,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和可变格栅。可变格栅连接且遮覆于散热器;可变格栅上设置有格栅开启角度控制部件,格栅开启角度控制部件用于控制可变格栅的开启角度。本发明在散热器上设置有可变格栅,发动机暖机时,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可以调节可变格栅的叶片完全关闭,阻止外界大气吹拂在发动机上,减少散热器的热量损失,保证了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温度,大大地缩短了发动机的暖机时间,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效果更为明显;当发动机需要冷却时,可以通过拉动格栅开启角度控制部件,使可变格栅完全或部分开启,以对散热器进行通风散热。

    电动汽车冷却水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31214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372347.5

    申请日:2011-11-21

    Abstract: 电动汽车冷却水路,其中,该电动汽车冷却水路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水路(5,6),各个单元水路分别经过电动汽车上的不同的待冷却部件,并且每个所述单元水路的两端分别与散热器(1)的进水室(2)和出水室(3)连通以各自形成循环水路。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动汽车冷却水路的电动汽车冷却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冷却水路以及由此形成的电动汽车冷却系统通过形成两个以上的独立的或并联的冷却循环水路,使得各个单元水路上的待冷却部件相对减少,从而简化了水路布置,显著减小了冷却水流动阻力,从而使得冷却水能够循环通畅,从而能够有效地对电动汽车的各个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