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7955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850616.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B64F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收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小型无人机收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型无人机安装在系留气球下部;使用系留气球将小型无人机升空到一定高度;起动小型无人机动力装置后,释放小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俯冲加速至安全速度后,使用尾翼控制其进入平飞状态;完成飞行任务后,小型无人机使用导航定位系统或自带的光电载荷或雷达判断系留缆绳位置,并采用自带的绳钩钩挂住系留缆绳;系留气球携带小型无人机降落。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小型无人机的收放装置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小型无人机的有效载荷重量,提高了小型无人机的起降精度,为小型无人机的收放提供了一种可靠而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50616.7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B64F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F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收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系留气球的小型无人机收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型无人机安装在系留气球下部;使用系留气球将小型无人机升空到一定高度;起动小型无人机动力装置后,释放小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俯冲加速至安全速度后,使用尾翼控制其进入平飞状态;完成飞行任务后,小型无人机使用导航定位系统或自带的光电载荷或雷达判断系留缆绳位置,并采用自带的绳钩钩挂住系留缆绳;系留气球携带小型无人机降落。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小型无人机的收放装置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小型无人机的有效载荷重量,提高了小型无人机的起降精度,为小型无人机的收放提供了一种可靠而可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379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66532.2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0009 , B64C1/36 , B64C2001/00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荷结构一体化传感器飞行器,包括机身,沿水平方向看,机身具有一扁平的外形,飞行控制系统、测量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安装在机身的中部区域,雷达、电子侦察、通信及电子战设备由天线、收发阵列模块、综合处理分机和机载控制设备组成,天线沿扁平机身的边缘区域周向排列,且天线与机身的蒙皮为一体化结构;机身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由机翼、尾翼、发动机及连接件组装而成的气动结构上,并使机身沿垂直方向与气动结构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本发明方便机载任务载荷设备全方位360度扫描,实施侦察监视任务;克服了常规飞机结构与任务载荷功能相互干扰和遮挡的问题,使机载任务设备性能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2753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50766.8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飞机起落架,其包括起落架支柱、摇臂、斜撑杆组件。摇臂的一端与起落架支柱的一端铰接,摇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小型飞机的机轮的旋转中心。斜撑杆组件包括上底座、阻尼器、弹簧、下底座。上底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起落架支柱的中部,上底座的另一端固定阻尼器的一端,阻尼器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底座的一端上,下底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摇臂靠近机轮的一端上。弹簧套在阻尼器上,且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底座和下底座上。起落架支柱、摇臂、斜撑杆组件构成三角形桁架结构。本发明基于简单的桁架结构形式,基于阻尼器和弹簧,较好地实现缓冲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2434.3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传感器飞行器、基于所述传感器飞行器的扫描系统与方法。传感器飞行器能实现360度全方位无遮挡扫描,其包括:内翼;两个外翼,分别位于内翼相对两侧;两块平面阵列天线,分别布置在内翼的前端两侧上;两块端射阵列天线,分别布置在两个外翼上。传感器飞行器采用飞翼布局且内翼后掠角设计为30±5度,每个外翼后掠角设计为120±5度,每块平面阵列天线扫描角度为120±5度,两块平面阵列天线实现对传感器飞行器的前向240±5度扫描,每块端射阵列天线扫描角度为60±5度,两块端射阵列天线实现传感器飞行器的后向120±5度扫描。解决传感器飞行器的360度全方位无遮挡扫描,延长现有预警机航时,消除飞行器平台和传感器之间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