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获得超硬掺杂DLC涂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7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71386.3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获得超硬掺杂DLC涂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搜集掺杂DLC和硬度有关的历史实验数据信息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信息,计算输入特征,构建原始数据集;并对优化后的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掺杂DLC硬度数据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搭建DNN模型,用训练集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参数模型;用训练好的模型预测新的掺杂DLC,设计相同元素下的最佳元素含量。本发明解决了掺杂DLC的设计难题,目前掺杂DLC的设计多采用实验试错法以及第一性原理仿真,均存在设计周期长、资源消耗大、成本昂贵等缺点,难以获得具备期望性能的掺杂DLC涂层。因此,该方法能满足新型掺杂DLC涂层的快速、准确、高效设计。

    3D打印机负压夹具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40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270041.5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负压夹具,包含压框、第一至第三压力损失板、缓冲结构、连接结构、真空泵和若干固定螺钉;第一至第三压力损失板网孔结构的孔布局、孔位及其分布面积均相同,厚度依次递减;缓冲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和真空泵相联通;若干固定螺钉依次穿过压框、第一压力损失板、第二压力损失板、第三压力损失板上的通孔和缓冲结构上端面上其对应的螺纹孔螺纹相连,使得缓冲结构内的腔体通过第一至第三压力损失板的网孔结构和外界联通。本发明无需进行夹具额外操作,生产效率高,定位及重复定位精度高,提高了零件的打印质量,大幅降低了辅助时间及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机械加工成本。

    一种基于振荡热管及水冷的激光清洗枪散热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441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89498.6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荡热管及水冷的激光清洗枪散热冷却系统,包括:水冷管、振荡热管、座板、液压泵、水箱、电控单向阀、螺套;水冷管与液压泵、水箱组合能使工质循环散热;振荡热管安装于座板上,能利用工质的相变带走激光器热量;电控单向阀与螺套螺纹配合,连接水冷管和振荡热管,保证工质从水冷管单向流入振荡热管;本发明能有效利用水冷的循环散热及振荡热管和激光清洗枪外壳的大面积热交换,提高激光清洗枪的散热冷却能力,同时能够降低并稳定激光清洗枪内部的温差,热量分布更均匀,激光清洗枪的续航能力大大增强,寿命提高且更能保证操作人员的稳定操作和人身安全。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超耐磨强韧氮化物高熵陶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1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01756.0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超耐磨强韧氮化物高熵陶瓷设计方法,包括:收集整理氮化物高熵陶瓷耐磨性与断裂韧性的历史实验数据信息,根据氮化物高熵陶瓷元素配比及元素固有物理化学性质,构造并计算输入特征;对输入特征进行特征筛选以删除冗余特征,获得氮化物高熵陶瓷耐磨性及断裂韧性预测的原始数据集;将原始数据集导入搭建好的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中进行数据增强,得到样本容量获得扩充的增强数据集;利用增强数据集训练选定的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评估并选取性能最优的模型;根据最优模型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建立氮化物高熵陶瓷性能与输入特征的内在关联,从而设计出新型超耐磨强韧氮化物高熵陶瓷,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解决了多主元陶瓷材料研发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小样本下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方法易产生过拟合、泛化能力差的问题,为新型超耐磨强韧氮化物高熵陶瓷提供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精度的、面向性能需求的高效设计方法。

    一种用于薄膜预应力加载和辐照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116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011617076.0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薄膜预应力加载和辐照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框架,支撑块,顶砧,压力计;支撑块、顶砧和压力计均可在框架内部上下移动;待测薄膜材料由压板固定在框架上,调整支撑螺丝可改变顶砧在框架内部的位置,进而调整顶砧施加外力的大小;本发明通过更换不同的顶砧可以给薄膜提供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待测薄膜材料上施加的外力复杂可改变且可检测;同时利用框架、支撑块和螺丝之间的配合,避免了顶砧在被辐照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施加外力改变和薄膜材料的松弛;该发明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预应力持久稳定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狭小辐照空间的辐照试验。

    一种水下机器人吸附壁面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4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00475.3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吸附壁面装置,涉及水下作业机械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吸附壁面功能容易失效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抽水装置、舱体吸盘装置,所述抽水装置由抽水软管、抽水发生装置和排水器组成;所述舱体由舱盖、弹簧、挡环和环形舱组成;所述吸盘装置由吸盘柱、导流软管、球铰吸水头和吸盘头组成,抽水装置贯穿舱体,能够将水从吸盘装置抽出,水流流过舱体进入抽水发生装置,抽水发生装置将水排进排水器,由排水器将水径向散布排出,舱体中。本发明结构新颖,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吸附壁面功能容易失效的问题。

    一种基于超声波和PVDF材料的水下机器人矢量环境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195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00601.5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和PVDF材料的水下机器人矢量环境检测装置,由超声波检测舱、PVDF流场检测区和数据处理舱组成;超声波检测舱由超声波检测舱盖、超声波检测舱体、紧固螺母、超声波检测头和走线管组成;PVDF流场检测区由PVDF流场检测传感器、传感器支座和支架组成;数据处理舱由数据处理舱体和底座组成;在整体结构上,超声波检测舱和数据处理舱由PVDF流场检测区连接,该装置把传感器布置在六个方向上,能够较为精确地测量并计算水下矢量环境;设计了一种四电极PVDF材料流场传感器,使得装置能够同时检测横向X、Y方向和纵向Z方向的合力和力偶;同时该装置作为机器人模块,与机器人连接只需制造出对应的安装结构并竖直安装该装置即可。

    一种新型的3D打印机自动调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7403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608004.3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3D打印机自动调平装置,包含水平模块、高度模块、固定板和喷嘴套;高度模块包含丝杠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升降台、导向块、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转盘和预压机构;水平模块包含打印平台安装座、球铰、锁紧螺柱、连接件、滑竿、舵机和连接杆。工作时,先进行高度调节,然后控制打印头离开中心位置在打印平台边缘运动一周,通过喷嘴套对打印平台施加的压力来使球铰产生微小转动,实现打印平台与3D打印机的x、y轴保持平行,最后通过舵机带动锁紧螺柱固定球铰球头。本发明能够实现3D打印机打印平台的自动调平,无需传感器,控制简单可靠。

    一种无碳小车变矩启动及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603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64514.5

    申请日:2020-06-19

    Inventor: 郭何涛 葛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碳小车启动加力装置,包括U形支架、转轴、加力板、两个单向轴承、输出绕线筒、两个双向轴承、输入绕线筒、定滑轮和定滑轮安装轴;加力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单向轴承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输出绕线筒通过一个双向轴承设置在转轴上,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单向轴承和输入绕线筒、加力板相连;转轴两端分别和U形支架相连;定滑轮安装轴平行于转轴设置,一端和加力板固连;定滑轮通过另一个双向转轴固定在定滑轮安装轴上,和输入绕线筒相对应。本发明便于安装、使用,可实现快速的启动力矩调节与砝码高度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