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59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1150.1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界面应力约束的双材料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界面标记密度的概念,通过Heaviside函数对单元的过滤密度进行映射,得到界面标记密度,并基于界面标记密度建立界面识别函数,通过界面识别函数可识别单元是否同时含有两种材料,从而构建了一种在优化过程中可以实时地识别不同材料界面域的方法,为后续界面性能的控制奠定了基础。该优化方法中还基于对材料界面域的识别提出了在界面域内对界面性能进行约束控制的方法,在进行约束控制时,采用的界面域单元弹性系数矩阵插值方式,能够更合理地反应界面单元的性质,从而可基于该插值模型计算界面应力,更好地实现对界面应力的约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3029.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7/00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工程参数的方法,其用于在工程约束条件下使与所述工程参数具有函数关系的性能参数最优。本方法定义了新的采集函数,该采集函数引入了自适应目标值ytarget(k)替代现有技术中传统期望提升准则的最优解项ymin,同时引入自适应权重系数项wk,使传统的期望提升准则演进为自适应跳变加权期望提升准则。本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度开发和过度探索的情况的发生,加快优化效率,减少计算资源的浪费,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603029.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T17/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工程参数的方法,其用于在工程约束条件下使与所述工程参数具有函数关系的性能参数最优。本方法定义了新的采集函数,该采集函数引入了自适应目标值ytarget(k)替代现有技术中传统期望提升准则的最优解项ymin,同时引入自适应权重系数项wk,使传统的期望提升准则演进为自适应跳变加权期望提升准则。本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度开发和过度探索的情况的发生,加快优化效率,减少计算资源的浪费,获得更好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1148.4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预测、控制应力的多材料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在对材料子域的应力约束进行放松的步骤中,引入多材料预测密度和多材料转变因子,实现了对多材料应力约束的精确预测和控制,在求解应力场时,采用Heaviside函数对过滤密度进行大力度映射,得到多材料预测密度,其灰度单元数相较于物理密度更少,迭代过程中结构灰度变化程度显著降低,并可根据设计域中灰度单元的占比自适应选择线性或非线性刚度矩阵计算方式,提高应力计算的精度;同时,与传统正则法采用迭代过程中设计域内最大应力值计算应力放松系数不同,针对多材料拓扑优化的基本特征,采用迭代过程中各材料子域的最大预测应力值来计算应力放松系数,实现了对设计域中最大应力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655155.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考虑离心载荷和应力约束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放松系数c获得方式进行了改进,包括通过步骤S9.1至S9.8基于预测应力法对第二预测最大应力的计算,这减轻了优化过程中锯齿边界和模糊区域的存在对结构应力场计算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设计变量小于0.1和大于0.9的单元数量与单元总数量的比值,决定对各单元的弹性模量采用线性惩罚还是非线性惩罚。引入预测最大应力。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材料许用应力,提高优化设计质量,获得较现有技术质量更轻的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55155.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考虑离心载荷和应力约束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放松系数c获得方式进行了改进,包括通过步骤S9.1至S9.8基于预测应力法对第二预测最大应力的计算,这减轻了优化过程中锯齿边界和模糊区域的存在对结构应力场计算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设计变量小于0.1和大于0.9的单元数量与单元总数量的比值,决定对各单元的弹性模量采用线性惩罚还是非线性惩罚。引入预测最大应力。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材料许用应力,提高优化设计质量,获得较现有技术质量更轻的设计方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