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电源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940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73243.3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电源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采用双电源双逆变器供电的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构型,并增加了电子开关组以实现三角形绕组的连接,可用于不同电源种类的双电源构型,并允许两个电源电压不同且实时变化。本系统可以通过转矩饱和判定以及转速门限控制在星形、三角形和双逆变器共同控制三种绕组模式之间自动切换,降低了开关损耗。所提出的低开关频率方式和大功率差值方式双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算法用于双逆变器共同控制绕组模式,可实现多电平控制并提供不同的双电源能量分配效果。

    双异噁唑甲醚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2584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3993.9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I的双异噁唑甲醚衍生物,式中:R1可以是:苯基、甲基取代的苯基、甲氧基取代的苯基、氟(氯,溴)取代的苯基、N,N-二甲胺基取代的苯基、肉桂基、吡啶基;R2可以是:硝基取代的苯基,吡啶基。本发明还涉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和药用组合物在脂溶性抗真菌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不同取代的醛为原料两次运用1,3-偶极环加成的策略,合成出含有两个异噁唑环的新型异噁唑衍生物。第二次运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时,反应采用无水氯化锌作为催化剂,选择性好,原料易得,副产物少,产率相对较高。本发明合成的双异噁唑甲醚化合物,拓展了异噁唑衍生物的种类,为脂溶性抗真菌类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基于双电源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9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573243.3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电源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采用双电源双逆变器供电的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构型,并增加了电子开关组以实现三角形绕组的连接,可用于不同电源种类的双电源构型,并允许两个电源电压不同且实时变化。本系统可以通过转矩饱和判定以及转速门限控制在星形、三角形和双逆变器共同控制三种绕组模式之间自动切换,降低了开关损耗。所提出的低开关频率方式和大功率差值方式双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算法用于双逆变器共同控制绕组模式,可实现多电平控制并提供不同的双电源能量分配效果。

    防止汽车驾驶员瞌睡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41599U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20103782.7

    申请日:2014-03-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汽车驾驶员瞌睡的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精确度不高、使用效率较低、实时性不强和容易误判的问题。所述的防止汽车驾驶员瞌睡的装置包括有车速传感器(3)、摄像头(5)、微处理器(1)、整车控制器(9)和报警器(11)。车速传感器(3)的红线接电源,黑线接地,黄线连接微处理器(1)的PT0引脚输出脉冲,摄像头(5)的SDA接线端与微处理器(1)的PB0接口采用信号线连接,摄像头(5)的SCL接线端和微处理器(1)的PB1接口采用信号线连接。报警器(11)的正极与微处理器(1)上的PE7引脚采用信号线连接,整车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的CAN1引脚采用信号线连接。

    基于双电源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82950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66137.2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双电源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其采用双电源双逆变器供电的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构型,并增加了电子开关组以实现三角形绕组的连接,可用于不同电源种类的双电源构型,并允许两个电源电压不同且实时变化。本系统可以通过转矩饱和判定以及转速门限控制在星形、三角形和双逆变器共同控制三种绕组模式之间自动切换,降低了开关损耗,并通过对供电电源的实时切换及不同控制模式的选择,实现双电源能量的有效分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