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排气歧管及三元催化器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6335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59429.6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排气歧管及三元催化器总成,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该分体式排气歧管及三元催化器总成,包括三元催化器总成、排气歧管总成和安装机构,所述三元催化器总成包括蚌壳,所述蚌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前端锥和后端锥,所述蚌壳下端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置有压差管支架,所述前端锥上固定设置有前氧传感器,所述后端锥上固定设置有后氧传感器,所述前端锥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排气歧管总成包括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置有多个排气歧管。本发明在不改变布置空间的前提下,可提升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模态约10%、降低单个零部件可的等效塑性变形约15%,同时实现分段更换损坏件,降低售后成本。

    一种均匀分配曲轴箱通风气体的进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1136230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53023.7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一种均匀分配曲轴箱通风气体的进气歧管,涉及一种进气歧管。进气歧管本体的法兰盘内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包括进气孔、一级废气分配通道及二级废气分配通道,进气孔位于法兰盘中部,与气缸盖上废气通道的出气孔连通,与一级废气分配通道中部连通,一级废气分配通道沿进气歧管的支气道的排列方向设置,进气歧管本体每端相邻的两个支气道之间均通过二级废气分配通道连通,一级废气分配通道两端与对应的二级废气分配通道连通。本发明将曲轴箱气体通道集成在进气歧管的法兰盘上,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均匀分配曲轴箱通风气体及废气的作用,取消了外置PCV管,减少了零部件使用,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成本。

    一种带有防结冰结构的进气歧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8499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5739.8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一种带有防结冰结构的进气歧管总成,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节气门体布置在进气歧管下方,且节气门体与进气歧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歧管的稳压腔内部靠近进气口处一周增加挡水筋。所述挡水筋的高度设置为2mm~10mm。所述挡水筋由两个弧形筋构成,两个弧形筋环绕进气歧管的进气口设置,两个弧形筋两端与进气歧管的稳压腔连接,两个弧形筋和进气歧管的稳压腔内壁将进气歧管的进气口合围在内部。本发明在进气歧管腔体内部靠近进气口位置增加挡水筋,将水滴挡在进气歧管内部,不会流入到节气门翻版造成节气门体结冰,能够有效防止进气歧管内水汽液化后流入节气门体,低温环境下造成节气门体结冰。

    一种发动机全可变机油泵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69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10223.4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全可变机油泵,属于发动机动力系统技术领域。滑块作为定子设置在泵腔内且套装在转子外侧,滑块能够绕旋转销转动安装在泵体上,滑块远离旋转销的一端与泵体之间设有预压缩的弹簧,滑块的初始位置被滑块弹簧的弹力顶至最大偏心量,所述比例电磁阀安装在泵体上设有的反馈油路上,通过调节比例电磁阀占空比控制反馈油路中的机油压力和流量,从而控制滑块与传动轴的偏心量。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油泵反馈油路上比例电磁阀的占空比,改变反馈油路压力和流量,从而控制传动轴和滑块的偏心量,能够主动控制满足发动机工作需求的最低机油压力和流量,消除过量机油压力和流量对发动机曲轴上的过量负载,提高发动机性能,节省燃料。

    一种适合直驱式、外挂式机油泵共用的油路

    公开(公告)号:CN1149919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5928.X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一种适合直驱式、外挂式机油泵共用的油路,属于发动机油路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特殊油路,解决发动机曲轴直驱泵和外挂可变排量机油泵泵机油路径、零件配置不同从而造成缸体无法统一问题。在缸体上布置前端油路用于曲轴直驱泵进油,在缸体上布置下方进油路用于底部外挂式可变排量机油泵进油,前端油路和下方进油路两条进油路汇合后进入缸体内部通过外部机油滤、油冷器转接油路进入缸体主油路供给曲机系统润滑,将缸体主油路布置在发动机排气侧,同时布置平行的缸体副油路在进气侧,缸体主油路与缸体副油路之间设计中间油路连接,通过缸体副油路供给活塞冷却喷嘴供油。本发明能够使匹配不同机油泵的缸体状态统一。

    一种进出水节温共用的水泵转接座

    公开(公告)号:CN114941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47770.X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一种进出水节温共用的水泵转接座,属于发动机水泵转接座技术领域。该水泵转接座可在不超过原有发动机边界情况下,通过区别机加方式实现进出水节温两种状态切换,尽可能减少冷却管路的增加。所述节温器座总成与节温器罩一端连通,节温器罩另一端与散热器连通,所述节温器座总成通过小循环回水钢管总成与进水转接管一端连接,所述进水转接管另一端与水泵转接座,所述水泵转接座通过水泵水道和缸体入水口与缸体连通,水泵转接座采用机加或者不机加节温器安装面的形式,分别实现进水节温或出水节温功能。本发明能够降低成本,减少进出水管道长度,压力损失较小,降低发动机能耗。

    一种高效率的水泵及转接座总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75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81673.1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水泵及转接座总成,属于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该总成装配效率高,水流通道设计合理流阻低,冷却系统机械损失低。该总成的水泵体的叶轮侧与水泵转接座贴合扣装,水泵体与水泵转接座间通过多个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水泵转接座上设泵送腔室,泵送腔室与水道相连通,水泵体的叶轮位于水泵蜗壳中,泵送腔室盖合在水泵蜗壳上构成密闭腔,水泵体运转即叶轮转动,在密闭腔中进行冷却液泵送,令冷却液沿水道进入气缸体冷却水套实现冷却循环。该总成将水泵体及水泵转接座固定集成为整体进行供货,精简组装步骤,提高了装配速率;总成整体进行性能测试,避免了结合面泄漏故障;水道设计优化,降低水流阻力,降低了发动机机械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