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7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9976.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8/20 , G06N3/08 , E02C1/06 , G01D21/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闸充泄水运行引航道及航道水流分析方法,采用一维、二维、三维联合数学模型对船闸充泄水运行引航道及航道水流进行分析,通过一维数学模型、二维数学模型、三维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关联,既能大量节约计算时间,又能对重点关注区域的水流情况进行准确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了水流分析的精度;设置了与实际监测点一一对应的虚拟监测点,将数值模拟获的水流计算结果和实际监测点测得的水流数据结合起来,用实际监测点测得的水流数据替换虚拟监测点测得的水流数据,从而使得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更加贴合实际情况,能够大幅提高通航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3434.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洪管理和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于流域内超标洪水防御的调度运行方法。方法包括S1,建立河道三维模型并设计分洪枢纽;S2,将流域内河道分段,得到若干河段并编号;获取河道洪水流量历史数据,并将河道洪水流量历史数据按照河段编号构成洪水流量历史数据数组;S3,获取流域内河道区域的历史暴雨数据,并将历史暴雨数据按照河段编号构成历史暴雨数据数组;S4,将所述洪水流量历史数据数组和历史暴雨数据数组输入预先训练好的超标洪水防御调度模型,得到分洪规模等级;S5,根据分洪规模等级设计分洪枢纽的泄洪方案。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历史数据的训练得到用于超标洪水调度的模型,用于指导河道设计时对分洪枢纽的设计以及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1855.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靠泊评判方法,应用于设置有船闸和泄洪流道的主航道,包括步骤:采用模型模拟主航道;确定分洪时的多个进口流量;观测各个停泊段的流速分布;判断不同进口流量下上引航道和下引航道停泊段的流速是否满足船舶安全通航要求;在不同进口流量下,将船舶停靠在上引航道和下引航道的停泊段处,对船舶的靠泊受力进行测定,获取船舶的最大纵向受力和最大横向受力;判断不同进口流量下船舶的最大纵向受力和最大横向受力是否满足船舶安全靠泊要求。本发明能够对具有侧向进流的泄洪流道的工程在泄洪时进行船舶靠泊的状况进行评判,为具有侧向进流的泄洪流道的工程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8450.5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E02C1/06 , G06F11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河水流分析技术领域,是一种船闸充泄水运行过程中单船闸航道的水流条件分析方法。通过对马道枢纽上下游航段船闸充、泄水运行引航道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一维、二维和三维数学模型联合运用,重点关注不同水位组合条件下,船闸充泄水过程中引航道内水力波动对水面比降和流速分布的影响,非恒定流运动规律和通航水流条件,并结合通航水流条件的时变规律提出合理的船闸运行方式和优化水流条件的工程技术措施,确保水流条件满足航运安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2093.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闫强 , 凡明杰 , 杨斌 , 熊东 , 黄建勇 , 原学明 , 袁鹏 , 李召辉 , 王宇龙 , 李高正 , 林运飞 , 张鹏 , 孙晨阳 , 宁春平 , 周侗 , 许克博 , 张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道整体模型试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基于初步设计方案建立鱼道整体模型设计方案;S2:基于鱼道整体模型设计方案制作鱼道整体模型,鱼道整体模型设计为正态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进行鱼道整体模型设计,并对鱼道整体模型设计方案进行几何相似、水流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校核;S3:基于鱼道整体模型进行鱼道整体模型试验,优化鱼道整体布置结构方案,从而得到最终的鱼道整体结构方案。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鱼道整体模型试验方法,优化鱼道整体布置结构方案,从而得到最终的鱼道整体结构方案,为鱼道整体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7031.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泄洪闸进水渠进口位置处水位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立上游江口至泄洪闸进水渠的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并按照分洪工况上游进口流量Q确定上游进口水位H1;预设水面比降α,计算得到泄洪闸进水渠处水位H2;将计算得到的泄洪闸进水渠处水位H2代入所述一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上游进口水位H'1;若通过数学模型得到的上游进口水位H'1大于按照分洪工况确定的上游进口水位H1,则修改水面比降α,重新进行数学模型计算,直至通过数学模型得到的上游进口水位H'1接近于按照分洪工况确定的上游进口水位H1。本发明以泄洪闸进水渠进口位置处的水位代替闸前水位,作为泄流能力复核的分洪控制水位,能够提高分洪试验中分洪控制水位的准确性,提高分洪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80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61465.3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道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航道支流入汇段的通航水流条件优化方法,通过设置对应的航道支流入汇段的物理模型,基于该物理模型进行拓宽支流口、左右边放坡、设置阶梯式的第一消力池、消力池高差设计及对应的台阶设计等工程措施,在不利工况下试验得出横向流速是否超出规范值,基于试验结果进行物理模型的优化修改,通过多组对照试验,如设置实体隔流堤、沉砂池、1:4陡坡等措施,从工程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措施与环境的协调性等综合考虑选择结果最优的方案作为航道支流入汇段的通航水流条件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63575.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E02B1/00 , E03B3/04 , G01N33/18 , G01N33/24 , G06F30/13 , G16C20/20 , G16C20/8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选址方法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取水口选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枢纽河道流域的水质污染源数据、土壤环境分析数据,得到枢纽河道流域初步水质分布图;S2、模拟盐水上溯对库区水质影响,获取不同边界条件下库区盐水上溯规律;S3、获取盐水上溯对某地饮用水取水口和/或农业用水取水口布设位置的影响,得到更新后的水质分布图;S4、利用更新后的水质分布图和生活农业用水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取水口位置是否合格;不合格取水口位置在水质分布图中进行位置调整并重新判断,直到合格,得到最终取水口布置。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实践表明,该取水口选址方法准确度高,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54213.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泄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泄洪闸闸孔的开启方法,建立泄洪建筑物水工物理模型,所述泄洪建筑物包括泄洪闸,选取至少三个特征水位和至少三个特征流量,并在同一特征流量下选取不同的闸孔开孔数量和开孔高度,分别进行泄洪试验,根据试验中采集的泄洪闸过流量、流态、压力、水面线、流速数据等数据形成泄流数据库,再在泄洪闸实际运行中采集实测水位、实测流量数据,在泄洪数据库中确定流态、压力、水面线、流速均满足要求的多种可行方案,在可行方案中以闸孔开孔调整数量、开孔高度调整值最小作为目标值确定闸孔开孔数量、开孔高度,能够为泄洪闸运行管理提供参考,提高泄洪闸运行的安全性,提高枢纽的泄洪能力和泄洪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72806.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劼耘 , 景来红 , 杨斌 , 凡明杰 , 韦德鉴 , 刘红森 , 黄建勇 , 李召辉 , 班文辉 , 原国智 , 覃晓凤 , 林运飞 , 宁春平 , 原学明 , 李洋 , 熊东 , 周侗 , 孙晨阳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航水流方案的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航水流方案的优化方法,由于上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优化设施的设置会对下游水流条件造成影响,通过先对上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优化设施进行优化,使得上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满足需求后,在上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优化设施优化后的通航水流方案的基础上,再对下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优化设施进行优化,使得下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满足需求,进而避免了对上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优化设施和下游口门区的通航水流优化设施同时设置导致上游对下游产生干扰的问题,使得优化过程更有序,能够减少优化过程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降低优化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