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80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61465.3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道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航道支流入汇段的通航水流条件优化方法,通过设置对应的航道支流入汇段的物理模型,基于该物理模型进行拓宽支流口、左右边放坡、设置阶梯式的第一消力池、消力池高差设计及对应的台阶设计等工程措施,在不利工况下试验得出横向流速是否超出规范值,基于试验结果进行物理模型的优化修改,通过多组对照试验,如设置实体隔流堤、沉砂池、1:4陡坡等措施,从工程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措施与环境的协调性等综合考虑选择结果最优的方案作为航道支流入汇段的通航水流条件优化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55129.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船机过鱼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鱼类诱集至下闸首;步骤二:开启下闸首卧倒门、承船厢下游卧倒门;步骤三:将拖曳驱鱼格栅移动至承船厢下游侧;步骤四:将鱼类驱赶至承船厢内;步骤五:将鱼类驱赶至承船厢的鱼箱段中;步骤六:关闭承船厢下游卧倒门;步骤七:将承船厢提升至上游出船高程;步骤八:开启上闸首卧倒门、承船厢上游卧倒门;步骤九:将鱼类驱赶至上游引航道;步骤十:将鱼类驱赶至上游库区;步骤十一:船舶驶出船厢。本发明具有定向诱集、驱赶鱼类进入升船机承船厢,出承船厢及出上游引航道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过鱼式升船机。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02345.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升船机复杂焊接结构焊缝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包括:确定结构或设备系统疲劳强度计算的工况和载荷,建立由单个或多个载荷变幅为常量的载荷循环过程组成的载荷谱;根据载荷谱所规定的载荷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复杂结构焊缝部位主承载方向的应力及应力范围,并寻找出单个载荷循环的计算应力范围或多个载荷循环的计算疲劳等效应力范围最大的焊缝部位;通过比较与所述焊缝部位的焊缝特征相对应的容许应力范围和单个载荷循环的计算应力范围或多个载荷循环的计算疲劳等效应力范围,进行焊缝对应于设计寿命的疲劳强度校核。本发明将疲劳强度焊接结构校核扩展到复杂焊接金属结构领域,解决了升船机复杂焊接结构焊缝疲劳强度的校核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20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102345.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升船机复杂焊接结构焊缝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包括:确定结构或设备系统疲劳强度计算的工况和载荷,建立由单个或多个载荷变幅为常量的载荷循环过程组成的载荷谱;根据载荷谱所规定的载荷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复杂结构焊缝部位主承载方向的应力及应力范围,并寻找出单个载荷循环的计算应力范围或多个载荷循环的计算疲劳等效应力范围最大的焊缝部位;通过比较与所述焊缝部位的焊缝特征相对应的容许应力范围和单个载荷循环的计算应力范围或多个载荷循环的计算疲劳等效应力范围,进行焊缝对应于设计寿命的疲劳强度校核。本发明将疲劳强度焊接结构校核扩展到复杂焊接金属结构领域,解决了升船机复杂焊接结构焊缝疲劳强度的校核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108415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267093.2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用于升船机船厢的弹性钢梁液压缓冲式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提升机构、设置在船厢内迎水向的防撞钢梁、对称设置在防撞钢梁两端部背水面的缓冲油缸和设置在船厢底铺板下方的钢梁门库;在防撞钢梁背水侧的左、右液压缓冲油缸活塞端设有承压导向块,在防撞钢梁背水面对应两个缓冲油缸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承压导向装置块相匹的滑块,所述左、右液压缓冲油缸水平固定在船厢走道板下;所述防撞钢梁提升至挡船位时,防撞钢梁背水面的滑块与对应侧承压导向块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将船舶撞击产生的动能转化为钢架的弹性变形能和缓冲油缸阻力做功的热能,提高防撞装置运行安全可靠性、降低运行维护的技术的难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