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π-A型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937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792325.7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π‑A型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中间体领域和材料化学技术领域,以2,3‑二氨基氟苯为原料,通过与二氧化硒缩合得到硒二唑中间体,进一步硝化得到荧光剂前体物SeFN,最后通过与壳聚糖的氨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物产率高、分离提纯容易,制备的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可用于生物成像等领域。

    一种D-π-A型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93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92325.7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π‑A型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中间体领域和材料化学技术领域,以2,3‑二氨基氟苯为原料,通过与二氧化硒缩合得到硒二唑中间体,进一步硝化得到荧光剂前体物SeFN,最后通过与壳聚糖的氨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物产率高、分离提纯容易,制备的红色荧光标记的壳聚糖可用于生物成像等领域。

    一种含氮芥的三联吡啶铁/钌配合物、合成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40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8589.4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芥的三联吡啶铁/钌配合物、合成方法与应用,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含氮芥的三联吡啶铁/钌配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M为Fe或Ru中的一种。本发明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含氮芥的三联吡啶铁/钌配合物,其化合物具有合成方法简易可行、分离简便,结构简单、无手性中心等特点,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类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活性,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爬行和克隆等特点,使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因此,本发明中的新型含氮芥铁/钌配合物具有成为制备肿瘤治疗药物的巨大潜力。

    一种预炸芒果面包虾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93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11284.1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炸芒果面包虾,包括原料虾、裹浆粉、面包糠和水,以重量份计,包括虾15~30份、裹浆粉5~10份、面包糠3~6份和水10~20份;裹浆粉以小麦粉为基料,以芒果粉和大豆粉为裹浆辅料,小麦粉、大豆粉、芒果粉的重量份比例为70:(10~20):(10~20)。面包糠的制备原料包括小麦粉、葡萄糖、食盐和酵母,小麦粉、葡萄糖、食盐和酵母的重量份比例为(80~100):(5~10):(3~5):(0.5~1)。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常压预炸面包虾颜色不均匀、油脂含量高和真空预炸面包虾颜色浅等技术问题,制得的面包虾产品外裹层黄酮化合物含量范围为31~53mg/100g,色泽金黄,贮藏期可延长17~26天,符合现代人自然、营养、健康的食品消费理念。

    一种姜黄素‑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3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15990.1

    申请日:2017-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姜黄素‑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碱性条件下,将β‑环糊精与环氧氯丙烷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环糊精聚合物;S2.将环糊精聚合物与姜黄素进行混合,以水作为溶剂,得到水溶性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环糊精聚合物的水溶性好而且可以包裹更多的姜黄素,是一种良好的包埋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姜黄素/环糊精聚合物超分子包合物经DSC、FT‑IR和XRD鉴定证明已形成,相比传统的姜黄素/环糊精包合物其水溶性更好。同时,本发明采用HPLC作为检测姜黄素含量的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的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满足生产和临床应用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富油新绿藻的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18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35114.6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油新绿藻的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携带双元表达载体农杆菌准备;S2.富油新绿藻细胞的准备;S3.共培养:将S1保存的农杆菌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将得到的农杆菌细胞与S2得到的藻细胞混合培养;S4.转化子筛选:收集S3共培养后的细胞,再用液体培养基将藻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涂布于含潮霉素的筛选平板上,连续光照培养直到长出藻落,计数平板上长出的藻落数,挑取长出的藻落转移保存、检测。本发明对一种新的宿主富油新绿藻实现了转基因操作,对各步骤参数进行了优化限定,为富油新绿藻的基因工程操作开辟了道路。

    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及其制药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26015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710085958.5

    申请日:2007-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源于鳐的强抗肿瘤生长、转移的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的一级结构即氨基酸组成和序列。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的一级结构由3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的制备按如下次序进行柱层析:1)Anion Q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2)Butyl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3)SOURCE RPC柱纯化。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有效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和肿瘤细胞诱导的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小鼠Lewis肺癌和小鼠黑色素瘤B16的转移。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成因子和促转移因子CD44v6和ErBb2的表达,增强抑转移因子nm23的表达。鳐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可用于制备抑制血管生成和防治肿瘤的药物。

    一种含氮芥的咪唑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87892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688690.4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芥的咪唑并杂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先以N‑苯基二乙醇胺为原料,与Vilsmerier试剂反应得到含氮芥中间体,利用氮芥中间体与菲类衍生物、邻菲罗啉类生物分别制备含氮芥的菲并咪唑衍生物PIP‑NM和含氮芥的邻菲罗啉衍生物PLIP‑NM,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低,目标化合物分离提纯容易。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PIP‑NM和PLIP‑NM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效果,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药理活性,在抗肿瘤药物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开发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