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1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4216.0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2 , G06F30/23 , B63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浅干坞的混凝土沉管管节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个完整的沉管管节浇筑任务划分为两期;其中,第一期浇筑任务至少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横梁、纵梁以及箱柱的浇筑,浇筑完成后定义为一期管节,并根据浅干坞的设计水位,以及第一期浇筑任务的出坞要求和受力要求,确定一期管节的质量上限约束;第一期浇筑任务完成后,为一期管节的两端安装钢封门,并浮运至码头,在水面进行第二期浇筑任务;第二期浇筑任务至少包括子顶板的浇筑,若存在其他未完成浇筑的结构,继续补充浇筑,直至得到完整的沉管管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不影响管节的节间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24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051153.4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31/00 , F42D5/045 , F4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水下爆破端头保护装置,包括:角钢箱体,呈格栅式,与沉管隧道管段的端封墙一端相连,用于保护靠近爆破区域一侧的沉管隧道管段;百叶钢板,分别设置在角钢箱体的两侧,且两侧的百叶钢板的倾斜方向相反;钢管,一端与角钢箱体焊接,另一端焊接钢板,钢板上设置螺栓孔。本发明还公开了沉管隧道水下爆破端头保护方法,包括:在角钢箱体的两侧设置百叶钢板,且两侧的百叶钢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根据爆破源对百叶钢板的百叶方向进行调整,保证消除各个方向冲击波;螺栓通过钢管钢板上的螺栓孔将角钢箱体固定在沉管隧道管段临近爆破点的一端。本发明可拦截多次爆破冲击波,保护了沉管隧道管节端头不受水下爆破冲击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15496.0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H01R4/66 , H01R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综合接地装置,接地装置间隔设置在钢筋骨架上,包括:底钢板防水层;多个底钢板锚筋,与底钢板防水层固定相连;底板环向钢筋,至少与两个底钢板锚筋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一种沉管隧道综合接地装置的安装方法,将接地装置间隔设置在钢筋骨架上,包括以下步骤:在沉管管节的底部设置底钢板防水层;将底钢板防水层与底钢板锚筋固定连接在一起;将底板环向钢筋与底钢板锚筋固定连接在一起;将底板环向钢筋通过斜向钢筋与竖向钢筋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沉管管节的纵向上每间隔20~25m设置接地装置。本发明适用于长大沉管隧道直接接地,综合接地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64781.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管廊通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内集约化管廊的通风方法,包括通行车道、盾构井、管廊,所述通行车道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管廊、救援车道、检修通道;所述盾构井设置于隧道两端,所述盾构井与通行车道、管廊、救援车道、检修通道连通,所述盾构井顶部设置有出地面风井;所述管廊包含多个防火分隔,所述每个防火分隔均为独立的通风分区,所述通风分区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火分隔墙。通过第一防火分隔墙将管廊分隔出排风小室,利用行车道汽车交通风、射流风机形成的机械风作用,在排风口处形成负压区,同时利用两端加压风机形成的正压推力,达到管廊内的排污风、引新风的通风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074498.4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桥梁、隧道、堤岸的复合结构,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数个桥桩基础的上部设有承台,承台的上部设有数个墩柱,数个墩柱的顶部架设有上部结构;数个抗拔桩和数个抗拔兼抗侧桩的顶部均设有底纵梁,若干个底纵梁设置于U型槽结构底面内部,数个抗拔桩和数个抗拔兼抗侧桩均匀分布于U型槽结构的底部;护坡设置于防渗墙临水一侧,所述的防渗墙设置于护堤桩临水一侧,所述的护堤桩设置于护堤墙的底部;所述的护堤墙与U型槽结构的侧边之间设有预留缝隙;所述的数个抗拔兼抗侧桩纵向之间连接有数个连接纵梁,横向之间连接有数个连接横梁。减少道路改造与隧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增加道路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51152.X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通用施工缝防水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先浇段钢筋混凝土中安装先浇段角钢;对先浇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在后浇段钢筋混凝土中安装后浇段角钢;对后浇段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将连接钢板设置在先浇段钢筋混凝土的先浇段角钢与后浇段钢筋混凝土的后浇段角钢之间,以进行焊接防水。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通用施工缝防水制作方法,止水效果好,构造明确,施工简便,适用于各种工程;后期维护方便,安装工序比较简单,防水效果好,且适用于各种地下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时的巨大振动力对本发明的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44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70498.2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结构形式,它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基础垫层上设置有两侧相邻长管节,两侧相邻长管节上均设置有千斤顶顶推系统,两侧相邻长管节的一侧端面为楔形,另一侧端面为垂直端面,且两侧端面均安装有刚端壳,两侧相邻长管节的两侧端面之间插设有单面楔形块;所述的两侧相邻长管节的两侧端面安装有第一刚端壳,第一刚端壳的外周安装有GINA止水带,两侧相邻长管节内均设置有端封墙;所述的单面楔形块的两侧安装有第二刚端壳。本发明沉管最终接头结构尺寸小,预制方便,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单面楔形,施工难度小,易于止水带压缩,最终接头块不易被水压力挤出;预制构件水下对接,施工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070506.3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67
Abstract: 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它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它包含水下隧道、水下隧道托板、隧道基础桩、防护罩、水下承台、水平止推墩、竖向桩基、斜向桩基;所述的水下隧道的底部设置有水下隧道托板,水下隧道托板设置在隧道基础桩上;所述的水下隧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水下承台上,水下承台上设置有水平止推墩;所述的水下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竖向桩基,竖向桩基的两侧设置有斜向桩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保护水下隧道的方法简单、隧道防护罩和水下承台可预制拼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整个防护体系可使水下隧道在航道范围内免受沉船或锚击的影响,可有效协调好水下隧道和航运间的相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34681.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实现盾构机扩径的方法,涉及盾构变径技术领域,包括盾构自动扩径、扩径后掘进洞室支护、扩径后刀盘+小盾壳掘进、小盾壳下方撑靴平台、扩径后母盾壳安装、安装成环后母盾壳顶进就位、扩径后母盾壳盾尾安装、变截面处界面洞门安装。合理选择变径界面位置或者针对性地层处理,扩径后母盾构刀盘无法配套母盾壳情况下,通过对开挖面喷射钢纤维砼进行初期支护及封闭围岩,为洞内盾构扩径提供稳定安全的空间条件,从而快速实现盾构机扩径,解决中心城区施工扩大明洞涉及的管线改迁及交通疏解的问题,提高工程实施能动性和灵活性,从而增强工程可实施性,节省工程建设成本和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624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4881.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增强隧道抗震能力的构件,设置于隧道内,包括拱形的筑件,筑件设置于隧道内,隧道内壁顶端与隧道内壁之间抵接有用于缓冲竖向振动的第一缓冲组件,筑件的顶端与隧道顶端随形设置;筑件的底面固接有若干插杆,插杆下方插设有支撑组件;隧道内壁底面开设有浮坑,浮坑内填充有水;支撑组件与浮坑底面固定连接,筑件底面两端固接有若干能够迅速充气的气囊;气囊设置于浮坑内;筑件外侧面与隧道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用于缓冲横向振动的第二缓冲组件和固定组件,筑件内腔底面用于人车通行。本发明能够全面的削减各向震动,提高隧道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