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171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55834.7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089 , B60L7/14 , B60L11/1803 , B60L2220/14 , B60L2240/12 , B60L2270/147 , H01R43/12 , H02K5/148 , H02K5/15 , H02K7/116 , H02K11/40 , H02K13/003 , H02K15/00 , H02K2205/06 , Y02T10/641 , Y02T10/7005 , Y02T90/16 , Y10T29/49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无线电噪声的降低性能,同时提高可作业性,并且防止当组装滑动接触电刷时忘记取下用于保护电刷触点的电刷保护夹具。用于电驱动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减速齿轮机构(3);滑动接触电刷组件(25);电刷壳体盖(16);以及保护盖(20)。减速齿轮机构(3)夹置在由逆变器(2)驱动的电机(1)与驱动轮(9、9)之间。滑动接触电刷组件(25)设置在中间轴(3c)的轴端部(3c’)的位置。电刷壳体盖(16)安装至盖安装部(19)。保护盖(20)安装成当滑动接触电刷组件(25)组装至轴端部(3c’)时以便覆盖电刷触点(5a、5a)。当电刷壳体盖(16)在保护盖(20)处于安装的状态下安装至盖安装部(19)时,保护盖(20)设定成具有干涉电刷壳体盖(16)的轴向长度(L)。
-
公开(公告)号:CN103221719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80055834.7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089 , B60L7/14 , B60L11/1803 , B60L2220/14 , B60L2240/12 , B60L2270/147 , H01R43/12 , H02K5/148 , H02K5/15 , H02K7/116 , H02K11/40 , H02K13/003 , H02K15/00 , H02K2205/06 , Y02T10/641 , Y02T10/7005 , Y02T90/16 , Y10T29/49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无线电噪声的降低性能,同时提高可作业性,并且防止当组装滑动接触电刷时忘记取下用于保护电刷触点的电刷保护夹具。用于电驱动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减速齿轮机构(3);滑动接触电刷组件(25);电刷壳体盖(16);以及保护盖(20)。减速齿轮机构(3)夹置在由逆变器(2)驱动的电机(1)与驱动轮(9、9)之间。滑动接触电刷组件(25)设置在中间轴(3c)的轴端部(3c’)的位置。电刷壳体盖(16)安装至盖安装部(19)。保护盖(20)安装成当滑动接触电刷组件(25)组装至轴端部(3c’)时以便覆盖电刷触点(5a、5a)。当电刷壳体盖(16)在保护盖(20)处于安装的状态下安装至盖安装部(19)时,保护盖(20)设定成具有干涉电刷壳体盖(16)的轴向长度(L)。
-
公开(公告)号:CN10192575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2929.2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10 , B60K17/344 , F16H13/02 , Y10T74/18392
Abstract: 摩擦辊(32)受曲轴(41)的旋转控制沿着径向被推压在摩擦辊(31)上,从而在辊(31和32)之间传递扭矩。辊间径向挤压反作用力作为轴承支撑件(23和25)中的内力消失,从而反作用力不会作用在壳体11上。反作用力使存在内外双重布置轴承(21和42)的轴承配合部产生的径向位移大于存在单层布置轴承(18、19和22)的轴承配合部的径向位移,从而在辊(31和32)之间产生偏移抵靠。为了防止产生该偏移抵靠,将轴承支撑件(23)对辊间径向挤压反作用力的支撑刚度设定得高于轴承支撑件(25)对辊间径向挤压反作用力的支撑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29562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288625.3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吸收输入输出轴相对倾斜且可实现将这两轴间驱动结合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小型化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电动机的旋转经由输入轴、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及输出轴传递到轮毂轴承(车轮)。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在内筒及外筒间填充弹性材料而构成,通过使输出轴与内筒结合使输入轴外筒结合使输入输出轴通过结合部可摆动地驱动结合。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配置于隔着电动机与轮毂轴承相反一侧。由此,输入输出轴的可摆动的结合部存在于远离轮毂轴承的轴线方向位置,因轮毂轴承的晃动、尺寸公差及挠曲产生的车轮旋转面的位移引起的输出轴的摆动角α相比现有的α’小,可以实现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925759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980102929.2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3/10 , B60K17/344 , F16H13/02 , Y10T74/18392
Abstract: 摩擦辊(32)受曲轴(41)的旋转控制沿着径向被推压在摩擦辊(31)上,从而在辊(31和32)之间传递扭矩。辊间径向挤压反作用力作为轴承支撑件(23和25)中的内力消失,从而反作用力不会作用在壳体11上。反作用力使存在内外双重布置轴承(21和42)的轴承配合部产生的径向位移大于存在单层布置轴承(18、19和22)的轴承配合部的径向位移,从而在辊(31和32)之间产生偏移抵靠。为了防止产生该偏移抵靠,将轴承支撑件(23)对辊间径向挤压反作用力的支撑刚度设定得高于轴承支撑件(25)对辊间径向挤压反作用力的支撑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23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580046774.0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副,其包括相互啮合而成对的第1齿轮和第2齿轮,其特征在于,第1齿轮的齿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0,第2齿轮的齿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5以上,实现了通过改进一对齿轮的合成粗糙度来提高传递效率,并低成本地同时实现齿轮的传递效率的提高和齿面的点蚀疲劳寿命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2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6774.0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副,其包括相互啮合而成对的第1齿轮和第2齿轮,其特征在于,第1齿轮的齿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0.10,第2齿轮的齿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15以上,实现了通过改进一对齿轮的合成粗糙度来提高传递效率,并低成本地同时实现齿轮的传递效率的提高和齿面的点蚀疲劳寿命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2956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14442.4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驱动单元,能够可靠地吸收轴因轴承异常而产生大倾斜时引起的齿轮啮合不良,防止齿轮的齿面干涉及噪音。转子的旋转从输入轴经由行星齿轮式减速齿轮组传递至输出轴,之后到达至轮毂(车轮),从而使车辆行驶。轴承部异常时,输出轴在其周围产生大倾斜,因和输入轴的相对位移,齿轮组的啮合齿轮组(太阳齿轮及小齿轮大径齿轮部)产生啮合不良的倾向。但是,由于通过在吸收啮合不良方面优良的直齿轮组构成齿轮,因此,能够防止上述啮合不良,防止齿面干涉及噪音。其它的啮合齿轮组(齿圈及小齿轮小径齿轮部)由静音性优良的斜齿轮构成,因此,将使用直齿轮组而引起的静音性的牺牲限制在最小限度,能够实现解决啮合不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295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288625.3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吸收输入输出轴相对倾斜且可实现将这两轴间驱动结合的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小型化的轮内电动机驱动单元。电动机的旋转经由输入轴、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及输出轴传递到轮毂轴承(车轮)。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在内筒及外筒间填充弹性材料而构成,通过使输出轴与内筒结合使输入轴外筒结合使输入输出轴通过结合部可摆动地驱动结合。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配置于隔着电动机与轮毂轴承相反一侧。由此,输入输出轴的可摆动的结合部存在于远离轮毂轴承的轴线方向位置,因轮毂轴承的晃动、尺寸公差及挠曲产生的车轮旋转面的位移引起的输出轴的摆动角α相比现有的α’小,可以实现相对位移吸收式驱动结合构造的小型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