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2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73962.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容量储氢合金的设计方法,具体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数据预处理、数据集的划分、建立预测模型、确定最优预测模型和合金成分设计。通过对比多种机器学习算法,选择并确定最优预测模型,相较于单一预测模型的合金成分设计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储氢合金储氢量的高精度预测,比传统的经验准则法和线性拟合法效率更高。通过采用Xgboost算法作为适应度函数,种群的平均和最大适应度函数值均得到收敛,经过合金的制备,得到的实际储氢量与预测储氢量之间的相对误差低至0.54%,即达到了高精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73948.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C01B21/06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低成本宏量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B源和N源在混合溶剂中通过溶解、蒸发再结晶步骤制得均匀混合的前驱体粉末,在含氮气氛下加热至900~1100℃并保温反应120~240min,继续通气至自然冷却到室温获得粗产物,再对上述粗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即可获得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粉体,本发明通过减小前驱体粒径并构建其层状形貌,在较低的合成温度下实现碳、氧、氢杂质元素的气态逸出从而生成了粒径较小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粉末。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B源转化率可达80%以上,所合成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颗粒尺寸均匀,是一种可实现单批次克级的低成本制备方法,有利于该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7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17510.5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C09D163/00 , C09D5/10 , C09D7/61 , C09D7/62 , C09D163/02 , C09D1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抗氢渗透的涂料,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还原氧化石墨烯浆料0.5%‑5%、第一有机溶剂5%‑30%、关键填料5%‑60%、其他填料1%‑10%、助剂1%‑5%、固化剂3%‑20%、其余为树脂。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涂料中各物质含量称取各物质;将固化剂与第一有机溶剂搅拌再加入关键填料、其他填料、助剂后搅拌制备成混合物;将还原氧化石墨烯浆料加入到混合物中搅拌,形成第一组分;向树脂中加入消泡剂搅拌,形成第二组分;将第二组分加入到第一组分中搅拌,得到所述涂料。将涂料喷涂或刷涂在待涂覆试样的表面形成涂层。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冲击性和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477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复合阻氢涂层,包括至少3层包覆于基体上的不同的氧化物陶瓷层,所述基体与氧化物陶瓷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氧化物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弥散层。本发明通过在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弥散层作为层间过渡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了涂层体系抗冷热冲击性能;复合涂层体系中弥散层的存在,使得层间结合方式转变为金属‑金属结合,且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顶层发生刮蹭而导致剥落,金属弥散层也会在高温下原位氧化生成相应氧化物层,用以弥补剥落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有效延长涂层的氢渗透阻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476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06 , C23C14/14 , C23C18/12 , C23C28/00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氢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与二维材料复合阻氢涂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基体上的锆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共沉积层、氧化铝掺杂二维材料中间层、以及氧化铝陶瓷层。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阻氢涂层最内层为金属单体与氧化陶瓷的共沉积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是以金属‑金属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性小,可以有效改善结合强度,提高阻氢涂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将二维材料与氧化物陶瓷材料相结合,二维正六边形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存在可以填补氧化物陶瓷材料生成过程中的缺陷,此外二维材料极强的阻挡性能可有效增强氧化物陶瓷涂层的氢渗透阻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00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65947.5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强韧性储氢合金低缺陷超细粉体制备装置及方法。利用所述装置制备获得的合金粉体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容易控制、晶格缺陷少、不易氧化,无粉尘污染,显著提高强韧性合金制粉效率,降低材料制粉过程的毒化,提升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1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4252.8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储氢罐用储氢床体元件,包括储氢合金、凝胶材料和导热材料,凝胶材料为双液加成型硅凝胶,双液加成型硅凝胶包括硅凝胶A液和硅凝胶B液,先按比例将硅凝胶A液和导热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改性硅凝胶,再将储氢合金与改性硅凝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硅凝胶B液混合均匀使其固化得到颗粒状混合物,最后通过模具对固化后的颗粒状混合物进行压制得到成块的储氢床体元件。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储氢床体的导热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块状,能有效改善储氢合金的粉化,避免粉末堆积造成的应力集中及有效导热的下降,对储氢合金的吸氢膨胀有一定的改善,提高固态储氢罐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59476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06 , C23C14/14 , C23C18/12 , C23C28/00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氢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与二维材料复合阻氢涂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基体上的锆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共沉积层、氧化铝掺杂二维材料中间层、以及氧化铝陶瓷层。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阻氢涂层最内层为金属单体与氧化陶瓷的共沉积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是以金属‑金属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性小,可以有效改善结合强度,提高阻氢涂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将二维材料与氧化物陶瓷材料相结合,二维正六边形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存在可以填补氧化物陶瓷材料生成过程中的缺陷,此外二维材料极强的阻挡性能可有效增强氧化物陶瓷涂层的氢渗透阻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42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674826.7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储氢罐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氢化物储氢罐自动循环充放氢与充放氢性能测试系统,由自动循环充放氢装置、充放氢性能测试装置、控制与信息采集装置组成。该装置利用储氢合金的吸放氢平衡压随温度的上升/降低呈指数函数增大/减小的原理,由控制与信息采集装置对自动循环充放氢装置和充放氢性能测试装置控制,从而使自动循环充放氢装置对测试金属氢化物储氢罐进行快速加热/冷却来实现充放氢循环;充放氢性能测试装置对测试金属氢化物储氢罐的充放氢性能进行测试,相关数据由控制与信息采集装置记录。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氢化物储氢罐自动循环充放氢与充放氢性能测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易于实现、便于推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59477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复合阻氢涂层,包括至少3层包覆于基体上的不同的氧化物陶瓷层,所述基体与氧化物陶瓷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氧化物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弥散层。本发明通过在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弥散层作为层间过渡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了涂层体系抗冷热冲击性能;复合涂层体系中弥散层的存在,使得层间结合方式转变为金属‑金属结合,且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顶层发生刮蹭而导致剥落,金属弥散层也会在高温下原位氧化生成相应氧化物层,用以弥补剥落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有效延长涂层的氢渗透阻挡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