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04838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107901.2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缓冲器支撑部件的强度,而且可以谋求缓冲器支撑部件的轻量化的鞍乘式车辆。设有摆臂、后轮、缓冲单元、和缓冲器支撑部件,摆臂(25)的一端可摆动地支撑在车架(11)上,后轮(WR)可转动地支撑在摆臂上,缓冲单元(51)与车架和摆臂连接,对摆臂的摆动施加衰减力,缓冲器支撑部件(80)以架在车宽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车架上,支撑缓冲单元的上端;鞍乘式车辆把缓冲单元支撑在缓冲器支撑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缓冲器支撑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被形成为下侧开放的コ字形,缓冲器支撑部件的上面和下面以使其车宽方向中央部处于车宽方向端部的上方的方式弯曲地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066735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980123337.9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54 , B62J37/00 , F02M25/089
Abstract: 一种装备有罐的机动两轮车。罐(55)被沿车体架配置在车体架(20)外侧且比双人座用脚踏板(54R)的前端还靠车体架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066735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980123337.9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854 , B62J37/00 , F02M25/089
Abstract: 一种装备有罐的机动两轮车。罐(55)被沿车体架配置在车体架(20)外侧且比双人座用脚踏板(54R)的前端还靠车体架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997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10285457.8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具有单脊梁式构架(17)、设在单脊梁式构架(17)的后部的枢轴板(60、60)、及贯通枢轴板(60、60)并且对后摇臂进行支承的枢轴(22),在枢轴(22)上设有枢轴套管(63),从枢轴(22)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副管前部(21A、21A)被焊接在枢轴套管(63)上;其中:在枢轴板(60、60)上设置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切口部(71、71),在第一切口部(71、71)上按长度方向嵌合副管前部(21A、21A),在第一切口部(71、71)的周缘(71B、71B)焊接副管(21、21)与枢轴板(60、60)。这样,在该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容易地将副管焊接在枢轴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126286.X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车架(11)具备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297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46190.7
申请日:2009-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J35/00 , B62J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该两轮摩托车在车体的下部具有滤罐,能减少部件件数并且能谋求车辆的轻量化。该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具有摆臂(36)、滤罐(44)和中央支架(42),该摆臂(36)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撑在车架(11)的后部,并且支撑车轮;该滤罐(44)配置在该摆臂(36)的下方,并存储在燃料箱内蒸发的蒸发燃料;该中央支架(42)能够摆动地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在停车时使车架(11)站立于路面上,在行驶时与路面保持大致平行。滤罐(44)配置在与路面大致平行的中央支架(4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297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146190.7
申请日:2009-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J35/00 , B62J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该两轮摩托车在车体的下部具有滤罐,能减少部件件数并且能谋求车辆的轻量化。该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具有摆臂(36)、滤罐(44)和中央支架(42),该摆臂(36)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撑在车架(11)的后部,并且支撑车轮;该滤罐(44)配置在该摆臂(36)的下方,并存储在燃料箱内蒸发的蒸发燃料;该中央支架(42)能够摆动地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在停车时使车架(11)站立于路面上,在行驶时与路面保持大致平行。滤罐(44)配置在与路面大致平行的中央支架(4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99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85457.8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具有单脊梁式构架(17)、设在单脊梁式构架(17)的后部的枢轴板(60、60)、及贯通枢轴板(60、60)并且对后摇臂进行支承的枢轴(22),在枢轴(22)上设有枢轴套管(63),从枢轴(22)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副管前部(21A、21A)被焊接在枢轴套管(63)上;其中:在枢轴板(60、60)上设置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切口部(71、71),在第一切口部(71、71)上按长度方向嵌合副管前部(21A、21A),在第一切口部(71、71)的周缘(71B、71B)焊接副管(21、21)与枢轴板(60、60)。这样,在该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容易地将副管焊接在枢轴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26286.X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车架(11)具备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80483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07901.2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缓冲器支撑部件的强度,而且可以谋求缓冲器支撑部件的轻量化的鞍乘式车辆。设有摆臂、后轮、缓冲单元、和缓冲器支撑部件,摆臂(25)的一端可摆动地支撑在车架(11)上,后轮(WR)可转动地支撑在摆臂上,缓冲单元(51)与车架和摆臂连接,对摆臂的摆动施加衰减力,缓冲器支撑部件(80)以架在车宽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车架上,支撑缓冲单元的上端;鞍乘式车辆把缓冲单元支撑在缓冲器支撑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缓冲器支撑部件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被形成为下侧开放的コ字形,缓冲器支撑部件的上面和下面以使其车宽方向中央部处于车宽方向端部的上方的方式弯曲地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