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25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18640.7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7/00 , F01D17/08 , F01D17/085 , F01D17/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MW混温进汽控制排汽温度背压式汽轮机,既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拖动发电机,又满足压力1.3MPa、320℃、120t/h排汽指标对外供热,并且还能保证汽轮机安全可靠运行、以75%THA(THA:热耗率验收工况)工况点作为设计点、至少运行在50%THA以上工况。本发明所得到的9MW混温进汽控制排汽温度背压式汽轮机,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合理配置,即保证利用拖动发电机组形式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并满足工业供热市场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适合于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2、调节阀首次采用以排汽温度为反馈条件控制调节阀开度,以达到控制蒸汽进汽参数。温度控制相对于常规以压力为反馈条件的劣势是具有反馈延迟性,但是能准确满足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1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818640.7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MW混温进汽控制排汽温度背压式汽轮机,既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拖动发电机,又满足压力1.3MPa、320℃、120t/h排汽指标对外供热,并且还能保证汽轮机安全可靠运行、以75%THA(THA:热耗率验收工况)工况点作为设计点、至少运行在50%THA以上工况。本发明所得到的9MW混温进汽控制排汽温度背压式汽轮机,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合理配置,即保证利用拖动发电机组形式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并满足工业供热市场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适合于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2、调节阀首次采用以排汽温度为反馈条件控制调节阀开度,以达到控制蒸汽进汽参数。温度控制相对于常规以压力为反馈条件的劣势是具有反馈延迟性,但是能准确满足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1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8699.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轮机疏水控制方法及汽轮机疏水系统。汽轮机疏水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实时获取汽轮机的汽缸内的压力P和温度T;下一步,通过汽缸内的压力P和温度T获取所述汽缸内的介质状态;下一步,若所述汽缸内的介质存在部分液态时,开启与所述汽缸相连通的疏水阀;下一步,若所述汽缸内的介质为气态时,关闭与所述汽缸相连通的疏水阀。从而通过本申请的汽轮机疏水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汽轮机的汽缸内的介质的状态,并根据获取的结果及时地控制疏水阀的开启或关闭,从而避免疏水阀开启或关闭不及时而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5315.X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9MW混温进汽控制汽轮机的温度调节方法,既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拖动发电机,又满足压力1.3MPa、320℃、120t/h排汽指标对外供热,并且还能保证汽轮机安全可靠运行、以75%THA(THA:热耗率验收工况)工况点作为设计点、至少运行在50%THA以上工况。本发明所得到的9MW混温进汽控制汽轮机的温度调节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合理配置,即保证利用拖动发电机组形式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并满足工业供热市场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适合于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2、调节阀首次采用以排汽温度为反馈条件控制调节阀开度,以达到控制蒸汽进汽参数。温度控制相对于常规以压力为反馈条件的劣势是具有反馈延迟性,但是能准确满足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5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46912.3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排汽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包括排汽缸本体,排汽缸本体包括进汽口和排汽口,进汽口与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的出口相连,排汽缸本体包括扩压器外环、扩压器内环、蜗壳、筋板和撑管,排汽缸本体为焊接式结构,排汽缸本体的进汽口和排汽口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汽缸本体采用轴向进汽向下排汽的通流方式。本方案中扩压器的各个尺寸采用上述范围中的取值,在气动方面,既可以有效避免扩压段中的流动分离,又可以使气流得到充分扩压,得到一个相对较高的静压恢复系数,以使气流在蜗壳中的每一次折转都有一个通畅的流动通道,大大降低了二次流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206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98172.6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可退让式级间汽封,它包括导叶持环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半汽封结构,所述导叶持环包括上环和下环两部分,在导叶持环上设有T形卡槽,所述半汽封结构包括有弹簧组件和两个1/4弧长的汽封弧段,所述汽封弧段上包括有汽封片、大背弧面和小背弧面,所述弹簧组件安装T形卡槽内并和大背弧面贴合,装配完成后,弹簧组件处于拉紧状态,小背弧面和T形卡槽贴合。本发明得到的浮动可退让式级间汽封,能够避免汽封和转子在机组运行时相互刮擦,造成汽封片和转子磨损,同时能够有效减小汽封和转子之间的安装间隙,降低了机组的漏气损失,提高了整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58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0946912.3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排汽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汽轮机排汽缸,包括排汽缸本体,排汽缸本体包括进汽口和排汽口,进汽口与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的出口相连,排汽缸本体包括扩压器外环、扩压器内环、蜗壳、筋板和撑管,排汽缸本体为焊接式结构,排汽缸本体的进汽口和排汽口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汽缸本体采用轴向进汽向下排汽的通流方式。本方案中扩压器的各个尺寸采用上述范围中的取值,在气动方面,既可以有效避免扩压段中的流动分离,又可以使气流得到充分扩压,得到一个相对较高的静压恢复系数,以使气流在蜗壳中的每一次折转都有一个通畅的流动通道,大大降低了二次流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6642212U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20385342.X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盼年 , 刘象拯 , 张军辉 , 马晓飞 , 李宏福 , 张科 , 杨雄民 , 闫志勇 , 魏波 , 高强 , 骆天舒 , 卢红远 , 张宇翔 , 刘君 , 顾小玲 , 陈哲彬 , 高浪 , 顾亚楠 , 王红梅 , 冯照和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业汽轮机叶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冷工业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及其组件。该空冷工业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包括叶根、叶身和围带,叶根和围带分别连接于围带的底端和顶端;叶身呈单向扭转状,且型线截面的面积由叶身的底端向顶端单调递减;叶身的总高度为480‑500mm,叶身底端的型线截面的面积为3290‑3300mm2,叶身顶端的型线截面的面积为1025‑1028mm2;围带厚度为13‑25mm。该空冷工业汽轮机末级动叶片组件包括该空冷工业汽轮机末级动叶片。该空冷工业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及其组件,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强度性能、灵活的调频特性以及较广的转速适用范围,围带厚度可选择,以适应调频与自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7268182U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21164986.1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9MW混温进汽控制排汽温度背压式汽轮机,既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拖动发电机,又满足压力1.3MPa、320℃、120t/h排汽指标对外供热,并且还能保证汽轮机安全可靠运行、以75%THA(THA:热耗率验收工况)工况点作为设计点、至少运行在50%THA以上工况。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9MW混温进汽控制排汽温度背压式汽轮机,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合理配置,即保证利用拖动发电机组形式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并满足工业供热市场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适合于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2、调节阀首次采用以排汽温度为反馈条件控制调节阀开度,以达到控制蒸汽进汽参数。温度控制相对于常规以压力为反馈条件的劣势是具有反馈延迟性,但是能准确满足1.3MPa,320℃,120t/h的供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5057590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657308.5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盼年 , 刘象拯 , 李宏福 , 张科 , 马晓飞 , 杨雄民 , 张军辉 , 魏波 , 闫志勇 , 骆天舒 , 高骥 , 高强 , 王红梅 , 冯照和 , 卢红远 , 陈哲彬 , 顾小玲 , 高浪 , 顾亚楠 , 吕紫瑞
IPC: F01D5/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次末级叶片,包括叶身、叶根及围带,叶身的顶端与围带相连接,叶身的底端与叶根相连接;叶身的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用于使得叶轮中的相邻的两个叶片相连接在一起;围带为自锁围带,且围带的重心与叶片的叶型基叠重心相重合。在工作转速下,相邻叶片之间连接部与连接部、围带与围带均贴合,增加了系统的阻尼,达到了叶片整圈自锁,提高了叶片的振动性能,降低了叶片的动应力,而且最为主要的一点是围带的重心与叶片的叶型基叠重心相重合,使得围带的质量分布更均匀,整体强度更好,承受应力最小,进一步提高叶片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