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3675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200410001558.8

    申请日:2004-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 H01L21/823412 H01L27/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在抑制逆窄现象的同时,把窄栅极宽度的MIS晶体管和宽栅极宽度的MI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控制在同一程度上。通过以抗蚀膜5及保护绝缘膜3a为注入屏蔽的,在与栅极宽度方向平行的剖面上,从与半导体衬底1的主面垂线倾斜10°~30°的方向,进行阈值控制用杂质的离子注入,来在SRAM的存储单元MIS晶体管Mtrs的活性区域的中央部形成相互重叠的第一低浓度杂质注入区域6。并且,在形成元件隔离7之后,进行不用注入屏蔽的离子注入,在各个MIS晶体管Ltr、Mtrs、Mtrl的活性区域上形成第二低浓度杂质注入区域9。因此在制造工序结束后,所形成的各个MIS晶体管Ltr、Mtrs、Mtrl都含有相同的阈值电压。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6630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410001558.8

    申请日:2004-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1 H01L21/823412 H01L27/1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在抑制逆窄现象的同时,把窄栅极宽度的MIS晶体管和宽栅极宽度的MI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控制在同一程度上。通过以抗蚀膜5及保护绝缘膜3a为注入屏蔽的,在与栅极宽度方向平行的剖面上,从与半导体衬底1的主面垂线倾斜10°~30°的方向,进行阈值控制用杂质的离子注入,来在SRAM的存储单元MIS晶体管Mtrs的活性区域的中央部形成相互重叠的第一低浓度杂质注入区域6。并且,在形成元件隔离7之后,进行不用注入屏蔽的离子注入,在各个MIS晶体管Ltr、Mtrs、Mtrl的活性区域上形成第二低浓度杂质注入区域9。因此在制造工序结束后,所形成的各个MIS晶体管Ltr、Mtrs、Mtrl都含有相同的阈值电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