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459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731532.8

    申请日:2013-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787 H01L29/42356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半导体层,由第一氮化物半导体构成;第二半导体层,形成在上述第一半导体层上,由与上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相比带隙大的第二氮化物半导体构成;源极电极,形成在第二半导体层上;漏极电极,形成在上述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一栅极电极,形成在上述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之间的上述第二半导体层上,与上述第二半导体层进行肖特基接合;第二栅极电极,隔着绝缘膜而形成在上述源极电极与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之间的上述第二半导体层上,与第一栅极电极电连接;以及第三栅极电极,隔着绝缘膜而形成在上述漏极电极与上述第一栅极电极之间的上述第二半导体层上,与第一栅极电极电连接。

    薄膜压电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1498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7261.6

    申请日:2005-04-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薄膜压电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电气机械耦合系数kt2和Q值同时增大,并且下部电极的膜厚控制容易。薄膜压电谐振器包括:基板(11);下部电极(14),面对该基板(11)一部分为空心状态并被机械地保持;压电体(15),配置在下部电极(14)上,以使其在平面图形上,在自身占有的区域的内部包含所有下部电极(14);上部电极(16),在该压电体(15)上;中继电极(13),在基板(11)和压电体(15)之间,在平面图形上,位于压电体(15)的占有区域的边界,并且在占有区域的内部与下部电极(14)连接;以及下部电极布线(17),从占有区域的边界延长到外部,连接到中继电极(13)。

    薄膜压电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7615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510067261.6

    申请日:2005-04-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薄膜压电谐振器及其制造方法,电气机械耦合系数kt2和Q值同时增大,并且下部电极的膜厚控制容易。薄膜压电谐振器包括:基板(11);下部电极(14),面对该基板(11)一部分为空心状态并被机械地保持;压电体(15),配置在下部电极(14)上,以使其在平面图形上,在自身占有的区域的内部包含所有下部电极(14);上部电极(16),在该压电体(15)上;中继电极(13),在基板(11)和压电体(15)之间,在平面图形上,位于压电体(15)的占有区域的边界,并且在占有区域的内部与下部电极(14)连接;以及下部电极布线(17),从占有区域的边界延长到外部,连接到中继电极(13)。

    薄膜压电谐振器和滤波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091311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80001608.X

    申请日:200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174 H03H9/02125 H03H9/132 H03H9/588 H03H9/605

    Abstract: 一种薄膜压电谐振器,包括:在基板(10)的主面上设置的下电极(11),用以覆盖空腔(14);在下电极(11)上设置的压电膜(12),位于空腔(14)上方;以及上电极(13)。上电极(13)具有:与空腔(14)的一部分重叠的主体部分(13a),连接到主体部分(13a)的一侧的突起部分(13b),在主体部分(13a)的相对侧设置的连接部分(13c)以及连接到连接部分(13c)的扩展部分(13d)。突起部分(13b)的长度与连接部分(13c)的长度基本上相同,从而使得相对于空腔(14)位置的移动,空腔区域外部的上电极(13)和下电极(11)的重叠面积不变。结果,在空腔(14)外部相互面对的上(13)下(11)电极中的寄生电容的总和不随空腔(14)位置的移动而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