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09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07324.1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01B32/05 , C23C16/26 , C23C16/45523 , C23C16/50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无定形碳膜,以碳为主成分,包含30at%以下的氢、20at%以下的氮以及3at%以下的氧,且在将该碳的总量设为100at%时,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量为70at%以上且小于100at%,所述氢、氮以及氧的含量都不包括0at%。氮和氧在膜表面侧浓化而存在,利用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从表层检测到的氧的含有率为4at%以上15at%以下、氮的含有率为10at%以上30at%以下。无定形碳膜兼具导电性和亲水性,显示出适合于燃料电池用隔板等的表面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94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80007324.1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C01B32/05 , C23C16/26 , C23C16/45523 , C23C16/50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无定形碳膜,以碳为主成分,包含30at%以下的氢、20at%以下的氮以及3at%以下的氧,且在将该碳的总量设为100at%时,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量为70at%以上且小于100at%,所述氢、氮以及氧的含量都不包括0at%。氮和氧在膜表面侧浓化而存在,利用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从表层检测到的氧的含有率为4at%以上15at%以下、氮的含有率为10at%以上30at%以下。无定形碳膜兼具导电性和亲水性,显示出适合于燃料电池用隔板等的表面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740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780018780.0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 Y02P70/56 , Y10T428/30 , Y10T428/31504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晶碳膜是包含碳和氢的非晶碳膜,其中该非晶碳膜包含30原子%以下且大于0原子%的氢,并且当将碳的总量作为100原子%时,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的存在量为70原子%以上且小于100原子%。通过控制氢、Csp3等的含量以增加包含Csp2的结构,从而对非晶碳膜赋予导电性。通过利用包含如下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反应气体的等离子体CVD方法,可以形成该非晶碳膜,所述一种或多种气体选自包含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的碳环化合物气体、和包含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以及硅和/或氮的杂环化合物气体。通过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非晶碳膜可得到导电性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740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80018780.0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8 , Y02P70/56 , Y10T428/30 , Y10T428/31504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晶碳膜是包含碳和氢的非晶碳膜,其中该非晶碳膜包含30原子%以下且大于0原子%的氢,并且当将碳的总量作为100原子%时,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的存在量为70原子%以上且小于100原子%。通过控制氢、Csp3等的含量以增加包含Csp2的结构,从而对非晶碳膜赋予导电性。通过利用包含如下一种或多种气体的反应气体的等离子体CVD方法,可以形成该非晶碳膜,所述一种或多种气体选自包含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的碳环化合物气体、和包含具有sp2杂化轨道的碳以及硅和/或氮的杂环化合物气体。通过在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非晶碳膜可得到导电性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55672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51872.9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3 , H01M4/926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8/1039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隔片(110)包含导电性基材和在基材上形成的碳膜(120)。碳膜(120)包括最接近基材形成的第一层(121)和最远离基材形成的第二层(122)。包含在第一层(121)中的碳颗粒的直径为19nm或更小,且小于包含在不同于第一层(121)的碳膜层中的碳颗粒的直径,且包含在第二层(122)中的碳颗粒的直径为40nm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55672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480051872.9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3 , H01M4/926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1004 , H01M8/1007 , H01M8/1039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隔片(110)包含导电性基材和在基材上形成的碳膜(120)。碳膜(120)包括最接近基材形成的第一层(121)和最远离基材形成的第二层(122)。包含在第一层(121)中的碳颗粒的直径为19nm或更小,且小于包含在不同于第一层(121)的碳膜层中的碳颗粒的直径,且包含在第二层(122)中的碳颗粒的直径为40nm或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051979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480037582.5
申请日:2004-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磨铜基合金,该合金不仅在提高高温范围内的耐磨性方面而且在提高抗裂性和机械加工性方面都是有利的,并且尤其适合于形成覆层。该耐磨铜基合金按重量计算包含4.7-22.0%的镍、0.5-5.0%的硅、2.7-22.0%的铁、1.0-15.0%的铬、0.01-2.00%的钴、2.7-22.0%的钽、钛、锆和铪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余为具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
-
公开(公告)号:CN1894429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480037582.5
申请日:2004-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磨铜基合金,该合金不仅在提高高温范围内的耐磨性方面而且在提高抗裂性和机械加工性方面都是有利的,并且尤其适合于形成覆层。该耐磨铜基合金按重量计算包含4.7-22.0%的镍、0.5-5.0%的硅、2.7-22.0%的铁、1.0-15.0%的铬、0.01-2.00%的钴、2.7-22.0%的钽、钛、锆和铪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余为具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49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16141.2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C22F1/00 , C22F1/008 , C22F1/18 , C22F1/183 , C23C8/44 , C23C8/80 , C23C16/0272 , C23C16/26 , C23C28/042 , H01M8/0213 , H01M8/0228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 Y10T428/265 , Y10T428/31678
Abstract: 一种制造基于钛的材料的方法,包括:通过包含碳的轧制油轧制钛基材以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包含碳化钛的轧制变质层;以及在所述轧制变质层已形成于其上的所述表面上沉积碳膜。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539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580008186.4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7/08 , B22F3/105 , C22C9/05 , C22C9/06 , C22C29/005 , C22C32/0047 , C22C32/0078 , C23C4/06 , C23C24/10 , C23C26/02 , C23C30/00 , F01L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焊耐磨铜基合金,所述合金对增强抗裂性和可切削性是有利的,尤其适合于堆焊以形成堆焊层的情况,并以良好的平衡方式相容地具有耐磨性、抗裂性和可切削性。该堆焊耐磨铜基合金的特征在于,它具有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成分的组成:镍:5.0-20.0%;硅:0.5-5.0%;锰:3.0-30.0%;以及与锰结合以形成拉弗斯相并附加地形成硅化物的元素:3.0-30.0%;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余剩余成分为铜。上述元素可以是钛、铪、锆、钒、铌和钽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元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