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装式吊装元件及其刚度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508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49750.0

    申请日:2025-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装式吊装元件及其刚度调节方法。所述托装式吊装元件包括中心轴、橡胶体和支撑板,所述中心轴包括芯轴以及垂直设于其端部的顶板,沿所述芯轴的轴向设有同时贯穿所述芯轴及所述顶板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板为凹形结构,其底部设有直径大于所述芯轴的连接孔,顶部设有外扩的连接边,并在所述连接边中设有吊装孔,所述芯轴插入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芯轴、所述顶板以及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环形的所述橡胶体。所述托装式吊装元件的刚度调节方法是通过更换中心轴、橡胶体、支撑板中的任一项,以调节垂向、横向及纵向刚度。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托装式吊装元件及其刚度调节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吊挂结构组装不便、减振效果不佳以及螺栓易断裂等缺陷。

    一种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锥形簧橡胶层等应变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6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83649.1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锥形簧橡胶层等应变设计方法,其是在保证外套的外直径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将环形端部的径向宽度朝向锥形簧中心轴线延长以确保端部螺孔的加工,再通过增加外套的内周面与最外层的隔套之间的间隙来实现硫化成型后的位于外套、芯轴和多个隔套之间的多个橡胶体的等应变设计的。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使得在有限空间内,锥形簧既能保证其外套的环形端部预留出足够的位置进行端部螺孔的加工,又能保证产品在承压时,各个橡胶体实现等应变状态,能使得锥形簧在使用过程中,避免橡胶体经常出现裂纹、损坏等缺陷,避免了橡胶体过早的失效,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通过调整橡胶层参数改变轴箱定位节点刚度的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7766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711076519.8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一种通过调整橡胶层参数改变轴箱定位节点刚度的方法及结构,将轴箱定位节点设成在芯轴外侧硫化粘接橡胶层、在橡胶层外侧设置分瓣外套、在分瓣外套外侧设置整体外套的结构,其中橡胶层为中空的工字型结构,且工字型外侧面的两端与中间的内凹面之间以斜面一连接,两个端面与中空的内侧面之间以斜面二连接;通过调整橡胶层各参数的值来改变轴箱定位节点在各向的不同刚度值,以满足不同型号的车辆对轴箱定位节点在各向的不同刚度需求。本发明将橡胶层设计成中空的工字型结构,在进行轴向和纵向刚度的调节时,可以通过改变橡胶层多个部位的不同值来实现,更加扩大了轴向和纵向刚度的可调范围。

    一种用于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可快速更换的流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1123746.3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可快速更换的流道设计方法,其是将液体橡胶复合节点分成液体橡胶复合节点本体和流道两部分,将流道外置于液体橡胶复合节点本体之外且将流道以能拆装的形式与液体橡胶复合节点本体连接,使得液体橡胶复合节点本体内的多个液体空腔通过外置的流道连通起来;通过更换不同的流道来测试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性能或通过更换不同的液体橡胶复合节点本体来测试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性能,从而找到符合实际工况的流道设计方案。本发明能方便快捷的对不同类型的液体橡胶复合节点进行更换试验,省时省力,快速获得各种类型的液体橡胶复合节点的试验数据,最高效率化的找到符合实际工况的流道设计方案。

    一种动车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7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0779036.8

    申请日:2017-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转向架用电机节点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电机节点包括金属芯轴、第一层金属外套、第二层金属外套、多层金属隔套、多层弹性橡胶体,多层弹性橡胶体与金属芯轴、多层金属隔套、第一层金属外套通过硫化成为弹性体,弹性体是被压入第二层金属外套内的;金属隔套、弹性橡胶体和第一层金属外套均为两瓣式结构;弹性体压入第二层金属外套中,并对弹性橡胶体产生预压缩应力,两瓣式的金属隔套及弹性橡胶体之间形成了空气隔离段一和空气隔离段二,沿金属芯轴径向,空气隔离段一和空气隔离段二的截面均设置为扇形,且每个空气隔离段的扇形截面均是沿从金属芯轴朝第二层金属外套的方向逐渐扩大张开的。本发明提高了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