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动力系统、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1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635457.5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动力系统、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该变速器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一齿轮构件,第一轴适于与发动机传动连接,第二轴适于与轮端传动连接,第一齿轮构件套设于第二轴,第一齿轮构件与第一轴传动连接,第一齿轮构件选择性与第二轴传动连接,第一齿轮构件适于与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传动连接,以使第一齿轮构件既能作为发动机的挡位齿轮使用,亦可作为发电齿轮使用,从而有利于节省变速器的成本,减少变速器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便于变速器布置与车辆内。

    变速器液压系统、变速器、动力总成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274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280099.0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液压系统、变速器、动力总成和车辆,变速器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第一冷却润滑油路,所述第一冷却润滑油路适于连接所述液压油箱和发电机,所述第一冷却润滑油路包括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通断阀用于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冷却润滑油路的油液流向所述发电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变速器液压系统,可以避免能量浪费,可以合理利用油液冷却发电机。

    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97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0684369.1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驱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增程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间隔开布置;发电机,发电机具有转子,转子安装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连接轴,连接轴与转子动力耦合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增程驱动系统,通过将发电机的转子安装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从而使发电机与发动机集成,省去电机壳体,降低增程驱动系统质量和尺寸,使增程驱动系统的结构紧凑,便于增程驱动系统在车辆上的布置,且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发电机的路径短,减少从发动机到发电机的能量传递损失,进而提升增程驱动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

    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86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711498970.9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机;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第一挡位齿轮组、第二挡位齿轮组、变速器输出齿轮、变速器输出轴,所述第一挡位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挡位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轴与所述双离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双离合器的第一输出轴连接到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双离合器的第二输出轴连接到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变速器输出齿轮安装在所述变速器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用于输出来自所述变速器输出轴的动力以驱动车辆。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962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150416.6

    申请日:2018-09-29

    Inventor: 穆金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轴、第一电机1挡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器、第一电机2挡主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二轴、1挡从动齿轮、2挡从动齿轮、第二齿轮、主减主动齿轮、第三轴、第二电机1挡主动齿轮、第二同步器、第二电机2挡主动齿轮、主减从动齿轮及第四轴。本申请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可实现第一电机纯电驱动、第二电机纯电驱动、双电机纯电驱动、串联驱动、并联驱动及发动机直接驱动等工作模式。发动机能够工作在具有较高燃油经济性的区间,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动力系统和发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69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211012.2

    申请日:2017-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动力系统和发电控制方法,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将动力输出到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轮;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用于输出驱动力至混合动力汽车的车轮;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用于给动力电机供电;DC‑DC变换器;低压蓄电池,低压蓄电池与DC‑DC变换器相连;与发动机相连的副电机,副电机分别与动力电机、DC‑DC变换器和动力电池相连,副电机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进行发电;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的SOC值、低压蓄电池的SOC值和副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电功率,并根据动力电池的SOC值、低压蓄电池的SOC值和副电机的最大允许发电功率判断副电机是否对动力电池和/或低压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能够维持整车低速电平衡及低速平顺性。

    电驱减速器、电驱动桥动力总成、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376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41961.5

    申请日:2018-12-29

    Inventor: 穆金辉 朱新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减速器、电驱动桥动力总成、车辆,电驱减速器包括: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的大太阳轮可选择性地与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的公共行星架可选择性地与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可选择性地与驱动电机动力耦合连接,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的小太阳轮锁止,公共行星架用于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根据本发明的电驱减速器通过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的设置,使电驱减速器可以通过减速或等速或增速输出驱动电机的动力,且具有三种可选择的速比进行动力输出,从而增强电驱减速器的适用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提高搭载该电驱减速器的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539832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410459690.7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该变速器包括:多个输入轴;多个输出轴,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通过挡位齿轮副传动;第一倒挡中间齿轮和第二倒挡中间齿轮,第二倒挡中间齿轮与输入轴中的一个上的挡位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倒挡中间齿轮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第二倒挡中间齿轮联动;电机动力轴,电机动力轴上空套设置有电机动力轴第一齿轮和电机动力轴第二齿轮,电机动力轴上还设置有位于电机动力轴第一齿轮与电机动力轴第二齿轮之间的电机动力轴同步器,电机动力轴第一齿轮与第一倒挡中间齿轮啮合,电机动力轴第二齿轮设置成与输入轴中的一个联动。本发明的变速器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具有该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模式。

    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545981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459705.X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该变速器包括:多个输入轴和多个输出轴;第一和第二倒挡中间齿轮,第二倒挡中间齿轮与输入轴中的一个上的挡位主动齿轮啮合,第一倒挡中间齿轮设置成相对第二倒挡中间齿轮可沿轴向在啮合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电机动力轴,电机动力轴上空套有电机动力轴第一齿轮和电机动力轴第二齿轮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电机动力轴第一同步器,电机动力轴第一齿轮可与位于啮合位置的第一倒挡中间齿轮啮合传动,电机动力轴第二齿轮设置成与输入轴中的一个联动。本发明的变速器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具有该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模式。

    电驱总成和车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78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0365.3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总成和车辆,电驱总成包括:两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电机传动连接,行星减速器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轮、多组行星轮轴、至少一个齿圈以及行星架,至少一个太阳轮和电机传动连接,多组行星轮轴套设在行星架上且和至少一个太阳轮啮合,行星轮轴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行星轮,至少一个行星轮和太阳轮啮合且和至少一个齿圈啮合;输出轴,输入轴和行星架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具有两挡减速结构的行星减速器,使得一挡时采用双联行星排传递动力,二挡时采用单排或双联行星排传递动力,进而电驱总成整体结构简单,空间紧凑,可实现电机与输出端同轴,有利于整车搭载空间布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