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88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63177.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体运载器二级点火时间控制方法,属于固体运载火箭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固体运载器一级发动机耗尽后某一时刻作为虚拟点火时刻,计算无动力外推至虚拟点火时刻固体运载器对应姿态的俯仰角,以及二级发动机理论耗尽时刻位置到入轨点位置所需的待增速度误差;将待增速度误差被配置为输入俯仰角和虚拟点火时刻的函数,运用弦截法进行迭代搜索,求取待增速度误差最小时的虚拟点火时刻作为最优二级点火时刻进行二级点火。因此,在到达二级点火时间上界前,可以计算出最优二级点火时刻用于控制固体运载器进行二级点火,该方法可以确保二级可靠点火的前提下,提高固体运载器的入轨姿态精度与入轨时刻精度,降低运载器二级能量的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27241.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5D1/4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跟踪指令站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飞行器制导控制领域,包括根据制导系统输出的目标俯仰角和偏航姿态角计算出飞行器体纵轴向量;基于与预设的参考点对应的指令站站址和所述飞行器体纵轴向量确定目标姿态指令四元数;基于所述目标姿态指令四元数、当前姿态指令四元数以及姿态稳定系统输出的调姿角加速度和调姿稳定预留时间输出目标指令四元数,所述目标指令四元数包括匀加速、匀速、匀减速的调姿指令;通过所述目标指令四元数对飞行器的当前姿态进行调姿,以使飞行器达到目标姿态。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保证天线对指令站的可靠跟踪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3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448754.9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5D1/49 , G01C21/16 , G05D1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陀螺的飞行器谐振抑制方法与装置,涉及飞行器姿态控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个陀螺传感器获取飞行器数据,根据所述飞行器数据建立谐振运动模型;根据所述谐振运动模型确定弹性角速率传函;根据飞行器谐振幅频特性确定滤波器传涵,根据所述弹性角速率传函与滤波器传涵建立飞行器传函;根据所述飞行器传函结果,与裕度预设值对比判定是否满足抑制飞行器谐振需求。本方法可以降低飞行器谐振运动对姿控系统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在谐振运动环境下的姿控系统幅频特性稳定性,减小姿控系统设计压力,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58499.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5D1/49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空气舵的飞行器高空姿态稳定控制方法,涉及飞行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面向空气舵的三回路反馈驾驶仪和陷波滤波器,三回路反馈驾驶仪包括三回路过载驾驶仪和三回路姿态驾驶仪;将三回路过载驾驶仪切换为三回路姿态驾驶仪;将三回路反馈驾驶仪的外环增益参数调小,使其满足外环带宽的要求与稳定裕度的要求;将俯仰通道三回路姿态驾驶仪的输入量更改为飞行器的弹道倾角与预设攻角之和,反馈量更改为飞行器的俯仰角,将偏航通道三回路姿态驾驶仪的输入量更改为飞行器的弹道偏角与侧滑角之和,反馈量更改为飞行器的偏航角。本发明实现了对飞行器高空姿态的稳定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6559.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上面级和下面级分离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航天技术领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下面级伺服控制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下面级伺服控制组件用于驱动下面级舵机转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下面级伺服控制组件连接,且被配置为:判断飞行器是否满足上面级和下面级分离条件;若是,控制下面级伺服控制组件驱动下面级舵机转动至预设偏移量并保持不变;其中,所述预设偏移量用于增加下面级的飞行阻力;控制飞行器上面级和下面级之间的锁紧组件解锁,使飞行器上面级和下面级分离。本发明取消了传统方案中的辅助分离动力装置,减小飞行器结构成本,提高了飞行器内部空间利用率,减少飞行器系统装置数量和整体重量,有利于飞行器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1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20965.0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nventor: 明承东 , 涂正光 , 刘利宏 , 曾长 , 李广磊 , 袁蒙 , 孙鹏飞 , 廖家震 , 李安德 , 单华伟 , 宋毫 , 陈科文 , 钱勤建 , 张凯 , 毛靖 , 石磊 , 蔡淏屹 , 胡慕秋 , 李雪梅 , 解正耀 , 肖爽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打舵增阻的超声速飞行器头体分离方法及系统,涉及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超声速飞行器的弹道飞行参数,获得分离参数;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组增阻舵偏状态作为基准增阻舵偏状态;将控制舵偏状态和所述基准增阻舵偏状态叠加获得实际耦合舵偏状态,在CFD仿真模型中输入分离参数和实际耦合舵偏状态,获得实际耦合舵偏状态下分离体的轴向分离力和头体的轴向分离力,计算头体的加速度和分离体的加速度;计算分离体加速度和头体加速度的比值,若大于预设的阈值,根据该组基准增阻舵偏状态实现飞行器头体分离。本申请通过在控制舵偏状态的基础上叠加基准增阻舵偏状态的方式,使得飞行器头体与分离体安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58500.8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G05D1/49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体姿控发动机的飞行器起控阶段姿态控制方法,涉及飞行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面向空气舵的三回路反馈驾驶仪和陷波滤波器,三回路反馈驾驶仪包括三回路姿态驾驶仪和三回路过载驾驶仪;在数学仿真模型中,加入固体姿控发动机模块;确定发出固体姿控发动机点火指令时姿态角偏差的预设值。本发明合理设计控制方法,设计相应的三回路反馈驾驶仪和陷波滤波器,在数学仿真模型中加入固体姿控发动机模块,通过固体姿控发动机与空气舵复合控制,实现飞行器起控阶段姿态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不影响后续舵控指令的输出,满足了姿态稳定的指标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品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