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89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80088372.6
申请日:2017-12-05
IPC: F16H3/66
Abstract: 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行星架与输入部件始终连接,第四行星齿轮的第二旋转构件与输出部件始终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以及第四行星齿轮的第一旋转构件始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行星架始终连接,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齿圈与第四行星齿轮的第三旋转构件始终连接,第一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齿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中的某两个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第四接合构件能够使第二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与第三行星齿轮的第三太阳齿轮相互连接,并且能够给解除两者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942690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480042749.7
申请日:2004-09-10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6 , F16H3/663 , F16H2200/006 , F16H2200/0086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97
Abstract: 将输入旋转自由输入到太阳轮(S2)的第四离合器(C-4)的液压伺服系统(50)配置在行星齿轮组(PU)与减速行星齿轮(DP)的轴向之间,将经过行星齿轮(DP)的减速旋转自由传送到太阳轮(S2、S3)的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C-3)的液压伺服系统(20、40)配置在相对于第四离合器(C-4)的液压伺服系统(50)的在轴向与行星齿轮组(PU)相反的一侧。输入轴(12)经由通过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C-3)的外周侧的连结构件(140),与第四离合器(C-4)连结,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C-3)经由通过第四离合器(C-4)的内周侧的连结构件(101、102),分别与太阳轮(S2、S3)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942690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480042749.7
申请日:2004-09-10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6 , F16H3/663 , F16H2200/006 , F16H2200/0086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97
Abstract: 将输入旋转自由输入到太阳轮(S2)的第四离合器(C-4)的液压伺服系统(50)配置在行星齿轮组(PU)与减速行星齿轮(DP)的轴向之间,将经过行星齿轮(DP)的减速旋转自由传送到太阳轮(S2、S3)的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C-3)的液压伺服系统(20、40)配置在相对于第四离合器(C-4)的液压伺服系统(50)的在轴向与行星齿轮组(PU)相反的一侧。输入轴(12)经由通过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C-3)的外周侧的连结构件(140),与第四离合器(C-4)连结,第一和第三离合器(C-1、C-3)经由通过第四离合器(C-4)的内周侧的连结构件(101、102),分别与太阳轮(S2、S3)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547389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80045316.0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 F16D25/0638 , F16D25/10 , F16D2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3 , F16D25/0638 , F16D25/10 , F16H3/66 , F16H3/666 , F16H37/0813 , F16H61/0265 , F16H2061/0046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6
Abstract: 在第三太阳轮(23s)以及第四太阳轮(24s)被制动器(B2)固定为不能旋转时,自动变速器(20)的复合行星齿轮系(25)对传递至第三行星架(23c)的动力进行增速,并传递至作为第一输出构件的第三齿圈(23r)以及第四行星架(24c)和作为第二输出构件的第四齿圈(24r),使复合行星齿轮系(25)的第四齿圈(24r)与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21、22)的第一以及第二太阳轮(21s、22s)选择性地连接的离合器(C3)和使复合行星齿轮系(25)的第三齿圈(23r)以及第四行星架(24c)与第一以及第二太阳轮(21s、22s)选择性地连接的离合器(C4)配置在比第一、第二行星齿轮(21、22)更靠轴向上的复合行星齿轮系(25)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72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80011098.X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7 , F16H57/021 ,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 F16H57/0421 , F16H57/0424 , F16H57/0426 , F16H57/0471 , Y10T464/10
Abstract: 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在用于将来自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37)的动力传递至差动机构的中间轴(40)上形成有通气室(41),该通气室(41)在一端侧形成有开口,并且与该中间轴(40)同轴地延伸,在通气室(41)的开口内插入有通气管(50)的内侧端部(51),该通气管(50)以贯通变速箱(22)的方式配置,并且包括分别形成有开口的内侧端部(51)以及外侧端部(52),并且在通气室(41)的开口内配置有插塞(55),该插塞(55)以允许空气在变速箱(22)内和通气室(41)之间流通且限制工作油向通气室(41)流入的方式,对通气室(41)的内周面和通气管(50)的内侧端部(51)的外周面之间进行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0530835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4257.7
申请日:2014-03-26
IPC: F16H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6 , F16H2200/2064 , F16H2200/2094
Abstract: 具有单小齿轮式的4个行星齿轮机构(P1、P2、P3、P4),通过连接构件(R1~R3),使太阳轮(P11)、齿圈(P23)和太阳轮(P41)连接、使齿圈(P13)和齿圈(P33)连接、使行星架(P32)和行星架(P42)连接,通过离合器(C1~C4),使行星架(P22)和太阳轮(P31)连接、使太阳轮(P21)和太阳轮(P31)连接、使太阳轮(P41)和齿圈(P43)连接、使太阳轮(P31)和齿圈(P43)连接,通过制动器(B1、B2)使太阳轮(P21)、第三连接构件(R3)与箱体(2)连接,将输入轴(3)与行星架(P22)连接,将输出轴(4)与行星架(P12)连接。由此,能够构成以前进10个挡和后退挡变速的自动变速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71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10552.9
申请日:2014-03-27
IPC: F16H3/66
Abstract: 自动变速器(11)具有行星齿轮机构(PM1~PM4),该行星齿轮机构(PM1~PM4)具有太阳轮(S1~S4)、行星架(CR1~CR4)、齿圈(R1~R4)。另外,第一太阳轮(S1)与第三太阳轮(S3)连接,第二行星架(CR2)、第三行星架(CR3)、第四齿圈(R4)连接,第二太阳轮(S2)与第四行星架(CR4)连接。而且,具有:离合器(C1~C4),能够接合以分别使第一齿圈(R1)与第二齿圈(R2)、第一齿圈(R1)与第三齿圈(R3)、第二行星架(CR2)与第三齿圈(R3)、第一太阳轮(S1)以及第三太阳轮(S3)与第四太阳轮(S4)连接;第一制动器(B1),能够使第二齿圈(R2)与自动变速箱(17)卡合;第二制动器(B2),能够使第四太阳轮(S4)与自动变速箱(17)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12190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10565.6
申请日:2014-03-27
IPC: F16H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 F16H2200/0078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6
Abstract: 自动变速器(11)具有行星齿轮机构(PM1~PM4),该行星齿轮机构(PM1~PM4)具有太阳轮(S1~S4)、行星架(CR1~CR4)、齿圈(R1~R4)。另外,第一太阳轮(S1)与第二太阳轮(S2)、第一齿圈(R1)与第四行星架(CR4)、第二行星架(CR2)与第三齿圈(R3)、第三太阳轮(S3)与第四太阳轮(S4)由连接构件(31~34)连接。而且,具有:离合器(C1~C4),能够接合以分别使第四太阳轮(S4)与第四行星架(CR4)、第一行星架(CR1)与第三行星架(CR3)、第二齿圈(R2)与第三行星架(CR3)、第四连接构件(34)与第二齿圈(R2)连接;第一制动器(B1),能够使第一连接构件(31)与自动变速箱(17)卡合;第二制动器(B2),能够使第四齿圈(R4)与自动变速箱(17)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49578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780028019.5
申请日:2007-10-04
IPC: F16H5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3 , F16H57/04 , F16H2057/02013 , F16H2057/02043 , F16H2057/02052 , F16H2057/02091 , Y10T29/49988 , Y10T74/2186
Abstract: 在变速箱(12)的后端部一体形成有接合器部(17),并且该接合器部(17)上形成有:贯通孔(19),其用于贯穿动力传递机构(15)的输出轴(20);第一凹部(25),其在该贯通孔(19)的轴向后方一侧开口;第二凹部(27),其在贯通孔(19)的轴向上经由间隔壁(26)与该第一凹部(25)隔开的状态下,向着贯通孔(19)的径向外方一侧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1166915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80014479.8
申请日:2006-05-18
IPC: F16C3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65 , F16C17/102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在衬套上具有轴向贯通的润滑槽的结构不能确保密封性、以及不具有润滑槽的结构对滑动面供给油不充分的问题。在衬套30的滑动面k上形成有润滑槽65,所述润滑槽65具有倾斜部65b和平行部65c,所述倾斜部65b的两端在衬套的相同端面p或q上开口,并从该开口部65a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所述平行部65c经由弯曲部65b而将两倾斜部前端连通。向润滑槽65导入油后,在滑动面k上形成油膜,但由于润滑槽65仅在衬套的一个端面上开口,因此确保密封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