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11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66945.8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轨星座机会信号的飞行器自主定位定速方法。本发明充分结合低轨星座覆盖范围广、信号强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无需过多投入建设成本等优势,构建多重覆盖下低轨卫星(LEO)星座卫星机会信号快速评估、优选及备选切换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联合基于频率细分的快速最大似然多普勒频率估计算法的低轨卫星多普勒频率快速高精度估计技术,以此作为导航观测量,进一步地考虑噪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最小二乘估计技术,在卫星两行轨道数据和简化常规摄动模型已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地面至低轨动态飞行器的高精度的定位和定速。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9189.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闵昌万 , 郜义蒙 , 李飞 , 杨锐 , 邵超 , 于煜斌 , 张希 , 吴宏伟 , 任一鹏 , 郑新 , 赵鹏雷 , 申泽帆 , 纪兵兵 , 孙晓娜 , 郑晨 , 卢东宁 , 刘富强 , 李硕 , 吕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表面主动微泡减阻系统的水下航行器,所述水下航行器具有双层壳体,内层壳体为结构层均质壳体,外层为具有密集多孔透气结构的多孔外壳,内层壳体和多孔外壳之间形成中间压力层,多孔外壳表面能够产生密集附着的微泡,该微泡能够在该水下航行器行驶过程中减阻的功效。该微泡的产生不依赖于水下航行器头部直接产生,可降低航行过程中的头部噪声,降低阻力的同时保证头部声纳可靠稳定工作,提高水下航行器作战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4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1076821.3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丰海 , 常晓华 , 王增寿 , 杨锐 , 熊伟 , 杨宇和 , 张婕 , 林杨 , 王晓青 , 蒋鲁佳 , 钟震 , 张艳玲 , 王智 , 胡钰 , 郑新 , 宋剑爽 , 洪蓓 , 石宝兰 , 张广勇 , 周春晓 , 徐明钊 , 王鹏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地球扰动引力场球冠谐模型阶次扩展方法及系统,在飞行器发射过程中,以发射首区作为要逼近的球冠区域,确定球冠半径;根据球冠半径,确定球冠边界条件;根据所述球冠边界条件,循环计算缔合勒让德函数的零根值,当相邻两次计算得到的零根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限值,则计算结束,即实现了地球扰动引力场球冠谐模型阶次的扩展。本发明从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球冠谐阶次,提高了空间飞行器沿轨扰动引力的赋值精度,有利于精确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48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076821.3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丰海 , 常晓华 , 王增寿 , 杨锐 , 熊伟 , 杨宇和 , 张婕 , 林杨 , 王晓青 , 蒋鲁佳 , 钟震 , 张艳玲 , 王智 , 胡钰 , 郑新 , 宋剑爽 , 洪蓓 , 石宝兰 , 张广勇 , 周春晓 , 徐明钊 , 王鹏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 , G06F2217/16
Abstract: 一种地球扰动引力场球冠谐模型阶次扩展方法及系统,在飞行器发射过程中,以发射首区作为要逼近的球冠区域,确定球冠半径;根据球冠半径,确定球冠边界条件;根据所述球冠边界条件,循环计算缔合勒让德函数的零根值,当相邻两次计算得到的零根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限值,则计算结束,即实现了地球扰动引力场球冠谐模型阶次的扩展。本发明从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球冠谐阶次,提高了空间飞行器沿轨扰动引力的赋值精度,有利于精确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3264.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闵昌万 , 李飞 , 郜义蒙 , 杨锐 , 邵超 , 于煜斌 , 张希 , 吴宏伟 , 任一鹏 , 郑新 , 赵鹏雷 , 申泽帆 , 纪兵兵 , 孙晓娜 , 郑晨 , 卢东宁 , 刘富强 , 李硕 , 吕娟
IPC: F23R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其采用煤油作为冷却介质,实现所述燃烧室(7)的相变发汗冷却;所述煤油来自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推进剂,储存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内;所述燃烧室(7)内有支板(10),支板(10)上有固定壁面(1)、多孔壁板(2),多孔壁板(2)镶嵌固定于固定壁面(1)中,多孔壁板(2)内侧设置增加囊腔(4);该燃烧室在实现所述燃烧室的相变发汗冷却的同时,实现了作为燃料的煤油的温度提升,达到了补燃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8329.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等效电磁模型的构建方法:对需评估电磁屏蔽效能的产品进行材料属性分析,将材料分为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对材料样片进行电磁参数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对于各项异性材料,采用周期边界对各项异性材料微观结构进行建模,仿真计算该微观结构模型的透射率,建立该各项异性材料的等效材料模型进行扫参拟合,将拟合的透射率与微观结构模型的透射率相等时对应的电导率作为材料在该频点的等效电磁参数;将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赋予相应产品的宏观结构模型,对宏观结构模型开展电磁仿真,计算电磁屏蔽效能,评估电磁环境。本发明提高了非绝缘材料电磁屏蔽效能和电磁环境的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378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1076806.9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丰海 , 常晓华 , 王增寿 , 杨锐 , 熊伟 , 杨宇和 , 张婕 , 林杨 , 王晓青 , 蒋鲁佳 , 钟震 , 张艳玲 , 王智 , 胡钰 , 郑新 , 宋剑爽 , 洪蓓 , 石宝兰 , 张广勇 , 周春晓 , 徐明钊 , 王鹏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利用球冠谐模型确定沿轨扰动引力的方法及系统,在飞行器发射前,以发射首区作为要逼近的球冠区域,确定球冠半径,建立球冠坐标系;坐标原点不变,将球冠半径映射到半球,建立新的坐标系;在新的坐标系下,计算球冠谐表达式的非整阶数值;基于所述非整阶数值,利用球冠谐模型计算新坐标系下的扰动引力;将所述扰动引力转化到原坐标系中,得到飞行器沿轨扰动引力。本发明改进了球冠谐分析模型在局部重力场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满足同样精度情况下,提高了空间飞行器沿轨扰动引力的赋值速度,所需内存更少,有利于机动快速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3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076806.9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丰海 , 常晓华 , 王增寿 , 杨锐 , 熊伟 , 杨宇和 , 张婕 , 林杨 , 王晓青 , 蒋鲁佳 , 钟震 , 张艳玲 , 王智 , 胡钰 , 郑新 , 宋剑爽 , 洪蓓 , 石宝兰 , 张广勇 , 周春晓 , 徐明钊 , 王鹏 , 王宗强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利用球冠谐模型确定沿轨扰动引力的方法及系统,在飞行器发射前,以发射首区作为要逼近的球冠区域,确定球冠半径,建立球冠坐标系;坐标原点不变,将球冠半径映射到半球,建立新的坐标系;在新的坐标系下,计算球冠谐表达式的非整阶数值;基于所述非整阶数值,利用球冠谐模型计算新坐标系下的扰动引力;将所述扰动引力转化到原坐标系中,得到飞行器沿轨扰动引力。本发明改进了球冠谐分析模型在局部重力场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满足同样精度情况下,提高了空间飞行器沿轨扰动引力的赋值速度,所需内存更少,有利于机动快速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2784.7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69/22 , G06F40/30 , G06F18/23213 , H04L47/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包检测的设备识别与工控协议理解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设备的流量进行预处理得到各种工控协议的载荷数据;对所述各种工控协议的载荷数据进行聚类,再使用局部序列对齐算法对所述不同类别的工控协议载荷进行字段划分,得到各工控协议载荷的应用层字段信息;对所述应用层字段信息进行语义解析得到语义解析后的字段信息;将语义解析后的字段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和特征选择得到特征集合组成设备的指纹序列;最后利用训练完成的分类器作分类。本发明通过灵活的协议聚类、精确的字段划分与语义解析、可靠的设备识别,大大提升了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监控和安全管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35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360049.2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水‑石墨烯‑VO2叠层的多频可重构完美吸波体,主要解决现有太赫兹吸收器很难在多频段吸波的同时实现完美吸波、吸波频段小范围可调谐和吸波频段可重构的问题。其包括水基聚四氟乙烯层、水层、石墨烯层、两个硅层、二氧化钒层和金属层,其中水基聚四氟乙烯层是一个空心方体,其腔体内部由水层完全填充,形成自上而下依次按水基聚四氟乙烯层、石墨烯层、第一硅层、二氧化钒层、第二硅层、金属层的顺序排列,且各层彼此紧密无缝贴合的一体结构。本发明通过水层提高吸波效果,使多个波段吸收率达99%以上,通过二氧化钒层的温变特性实现吸波频率可重构,通过控制石墨烯费米能级的大小调谐多波段的吸波频率与吸收率强度,可用于对太赫兹电磁波的吸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