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5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6767.4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NSS卫星运动参数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全球卫星导航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力模型,根据初始轨道状态向量,利用轨道数值积分法确定预设时刻的参考轨道和状态转移矩阵;根据预设时刻的参考轨道和状态转移矩阵,利用轨道拟合法确定修正初始轨道状态向量;将修正初始轨道状态向量作为初始轨道状态向量直至迭代达到迭代次数,获取最后一次迭代时的修正初始轨道状态向量;根据最后一次迭代时的修正初始轨道状态向量进行轨道积分和外推,确定卫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速度和加速度。本发明通过迭代确定最优修正初始轨道状态向量,进而提高GNSS卫星运动参数的确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12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003873.7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导航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域心自适应迁移提高水下导航匹配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的DAMM模型启发于TERCOM匹配域内评估指标值的环形等高线分布特征,在重力基准图上提取惯导指示航迹终点的最近邻格点坐标,沿该坐标的横‑纵方向生成两条初始匹配格点线并按指标最优原则确定线上的最佳匹配点位置;匹配域中心则自适应从惯导指示近邻位置迁移到横纵向线上的最佳位置,并根据其匹配指标值大小差异性确定域半边长并张成格网匹配域;再按匹配指标最优原则得到该格网域内的最佳匹配位置。DAMM模型可有效提高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的匹配效率和域外定位的可靠性,并在不同重力航迹区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910182505.7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1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定位系统和定位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BDS卫星参考站电离层误差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参考站各GPS卫星的双差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和双差载波相位观测值,计算参考站各GPS卫星的双差电离层误差,然后建立并求解以卫星的穿刺点坐标为变量的GPS双差电离层误差空间线性相关模型,接着根据各BDS卫星的穿刺点坐标,计算各BDS卫星的穿刺点与GPS基准卫星的穿刺点间的GPS双差电离层误差,然后据此计算参考站各BDS卫星的双差电离层误差,再建立并求解以BDS卫星的穿刺点坐标为变量的BDS双差电离层误差空间线性相关模型,最后根据该模型来确定BDS卫星参考站电离层误差,用于参考站覆盖范围内的BDS电离层误差改正。本发明能够提高BDS卫星参考站电离层误差确定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04112.2
申请日:2021-11-05
IPC: G01S7/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森林研究区的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去噪精度评价方法,方法首先选择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轨迹与森林研究区的机载点云数据轨迹的重合区域作为评价区,并根据评价区位置,提取对应ATL03数据产品与ATL08数据产品中光子云数据;接着使得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与机载去噪评价数据处于相同坐标系,并将ATL08数据产品中的信号标签赋予ATL03数据产品中的光子云数据,得出NASA官方算法的去噪结果;然后获取对应机载去噪评价数据的冠层高度模型数据CHM和数字地表模型数据DTM;最后对CHM和DTM数据进行匹配,并对星载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去噪精度评价。本发明使用机载点云数据完成对星载光子云数据的评价验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2914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96369.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遥感测绘用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无人机和机翼,所述无人机四周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无人机下端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无人机下方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两侧均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转轴、螺纹套、滑动块和滑动筒,在无人机下降时,在转动电机的作用下,其左右两侧的摩擦板滑动而出,可以使其与地面接触,从而实现无人机正常下落,而转动套的设置使其无人机下落时可以滑动一段距离,避免无人机倾倒,可以扩大底盘,使其无人机不但具有减震缓冲作用,同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68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854781.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19/4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属于卫星定位系统和定位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BDS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间的整数线性关系,实现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模糊度的准确确定;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单历元确定BDS参考站网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克服BDS观测卫星的几何构型变化缓慢,而不利于参考站网的BDS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实时快速确定的问题;同时不考虑BDS参考站载波相位观测数据是否存在周跳的问题,避免观测数据周跳探测和处理的工作,以单个双差卫星为对象进行整周模糊度确定,不需要解算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观测方程组,使得BDS参考站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确定的计算量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23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64530.4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19/4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GPS/BDS非差网络RTK误差改正数传输方法,属于卫星定位系统和定位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参考站单独计算出自己的非差误差改正数之后,以十进制形式组合所需参考站的非差误差改正数和参考站信息,各参考站单独播发各自非差误差改正数和参考站信息;用户接收到信息并提取用户计算非差误差改正数所需的参考站信息和非差误差改正数;使用十进制方式进行数据存储和编码,用户接收到信息后,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计算非差误差改正数的信息提取和解码,不需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只需提取各类有用信息;保证有用信息的有效播发和传递;只组合和播发用户计算非差误差改正数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简单、快速、有效的实现GPS/BDS非差网络RTK非差误差改正数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858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744529.X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北斗系统B1与GPS系统L1载波相位混频差分方法,涉及卫星定位系统和定位测量技术领域。用户接收机接收到北斗系统和GPS系统双系统各自卫星播发给用户接收机的观测数据,通过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分别确定北斗系统的B1频率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和GPS系统L1频率的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恢复北斗系统B1和GPS系统L1载波相位星间差分模糊度参数的整数特性;确定用户北斗/GPS接收机到卫星距离。本发明能够避免北斗系统B1频率与GPS系统L1频率载波相位二者频率不同的影响,使混频星间差分的B1、L1载波相位模糊度参数恢复整数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35086.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8/25 , G01C25/00 , G01C5/00 , G01S19/42 , G01K13/00 , G01L19/00 , G06F18/15 , G06F18/22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面测高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对流层折射融合修正法,包括以下步骤GPT2W数据解算、ERA5数据集解算和数据融合与修正。本发明结合GPT2W模型与ERA5的数据,对温度和压强进行水平空间与时间序列加密,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温度和压强数据来校正对流层折射引起的高度角变化,从而提高了海面测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93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25585.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S19/37 , G01S19/23 , G01C5/00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多因素学习网络误差耦合补偿模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岸基GNSS‑R算法中信噪比反演方式计算得未加大气延迟的海面高度变化序列;提取出GNSS测站所做区域内的验潮站序列数据,并将GNSS反演得到的海面高度时间序列与验潮站序列统一到相同时间尺度;将验潮站真实海面高度序列结果与岸基GNSS‑R反演得到的海面高度序列结果作差,以此获得由于大气折射所导致的海面高度误差;以大气因素和时空因素作为输入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其进行学习,以此构建岸基GNSS‑R大气延迟深度学习修正网络。本发明不仅避免了传统物理建模的复杂性,还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大气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