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码头船舶污水提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001359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408462.4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码头船舶污水提升系统,包括沿竖向安装在码头面下方支撑框架上的船舶污水输送管道,船舶污水输送管道下端设置有船舶污水接收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高度方向分布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个污水提升箱,污水提升箱内安装有排污泵,所述船舶污水输送管道分段式设置于每相邻的两个污水提升箱之间,各段船舶污水输送管道下端与下方对应污水提升箱的排污泵相连,上端与上方对应污水提升箱的接收口相连。本申请能够无视水位落差实现对船舶污水的快速提升处理,具有实施简单,安全性好,操作方便且不易堵塞等优点。

    一种轨道牵引平移式平板门船闸

    公开(公告)号:CN220789694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409322.9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牵引平移式平板门船闸,包括平板式的闸门,闸门匹配地竖向设置在闸室端头的过水断面,其特征在于,闸门一侧的侧壁还内凹设置有门库,门库和闸门之间还安装有用于控制闸门平移进出门库的轨道平移系统。本申请采用的方案,可大大节约投资,减少施工工程量,且运行管理方便;构造及受力较简单,闸、阀门及起闭机械少,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占地少,便于布置。适用于航道等级低,水头较小、船舶流量小的中小河流上修建的通航建筑物。

    岩石颗粒形状测试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4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488395.9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石颗粒形状测试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相机、固定杆、量角器、光源、可伸缩拉杆、可固定滑块和试验平台。试验平台上固定有两块竖直板,两块竖直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竖向的滑槽,两根可伸缩拉杆两端的可固定滑块分别安装到对应滑槽内。固定杆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到量角器的圆心处,两根可伸缩拉杆均与固定杆活动连接。两根可伸缩拉杆上安装有透光板。试验时,岩石颗粒试样固定在透光板上,通过滑动可固定滑块来调整拍照角度。打开光源和相机进行拍照。重复角度的调整和拍照,得到岩石颗粒试样不同角度的影像。本发明可较为方便地调整观察岩石颗粒的角度,节省了简易装置调整观察角度的时间。

    一种内河浮码头趸船系缆力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92508.9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河浮码头趸船系缆力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基于趸船平面布置,分别建立趸船的风荷载、水流力和系缆力方程;其中风荷载和水流力的作用力,假定以静力形式作用在趸船上,根据趸船的船舶类型和吨位确定其水下的迎流面积和水上的迎风面积,由经验公式计算得到该静力大小;再基于静力平衡模型,形成包括4个变量—船舶纵移、横移、横摇和回转的方程组,联立求解方程组即得到各缆绳拉力及趸船运动量。本方法能够更加全面且精确地实现趸船系缆情况模拟以提高设计计算可靠性,有助于优化内河系缆方式,为码头设计提供依据,为码头的运行管理、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一种能适应河道水位变化且满足河道通航需求的浮桥

    公开(公告)号:CN103194959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124817.5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适应河道水位变化且满足河道通航需求的浮桥,浮桥主体由左桥段、右桥段和中部活动段组成,左桥段和右桥段固定设置在河道中。所述左桥段、右桥段和活动段分别由多个单体舟首尾连接而成,其中左桥段和右桥段中至少有部分单体舟与与之相邻的单体舟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河道水位变化需要选择拆卸或者连接。左桥段和右桥段之间形成通航用缺口,活动段的两端分别与左桥段和右桥段可拆卸连接,左桥段和右桥段之间中部活动段移开后形成通航孔,中部活动段闭合后的两端分别与左桥段和右桥段连接以形成连续的过河通道;在活动段上设有动力装置。本发明能起到适应河道大水位差变化且能满足河道通航需求的效果。

    大落差大夹角运河支流汇入干流的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4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4321.4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落差大夹角运河支流汇入干流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支流河道上游端水位壅高并扩宽水面,完成对水流的均布调整;再进行冲刷消能处理降低水流流速和动能;再进行缓流沉降,使得泥沙沉淀到支流河道和干流下游相接的一侧;再在支流河道和干流上游相接的一侧进行导流,减小支流河水汇入干流夹角。本发明能够更好地避免支流河道对运河干流的影响,更好地保证运河干流的水情稳定,以提高通航安全性和交汇处生态环境稳定性。

    一种能适应河道水位变化且满足河道通航需求的浮桥

    公开(公告)号:CN10319495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4817.5

    申请日:201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适应河道水位变化且满足河道通航需求的浮桥,浮桥主体由左桥段、右桥段和中部活动段组成,左桥段和右桥段固定设置在河道中。所述左桥段、右桥段和活动段分别由多个单体舟首尾连接而成,其中左桥段和右桥段中至少有部分单体舟与与之相邻的单体舟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河道水位变化需要选择拆卸或者连接。左桥段和右桥段之间形成通航用缺口,活动段的两端分别与左桥段和右桥段可拆卸连接,左桥段和右桥段之间中部活动段移开后形成通航孔,中部活动段闭合后的两端分别与左桥段和右桥段连接以形成连续的过河通道;在活动段上设有动力装置。本发明能起到适应河道大水位差变化且能满足河道通航需求的效果。

    支流河道消能沉沙导流水工建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86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42546.3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流河道消能沉沙导流水工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支流河道上游端到下游段依次衔接设置的高平台、消力池、低平台和导流堤,高平台两侧河岸向下游方向呈八字形扩宽设计,高平台下游端和消力池的陡坡衔接,陡坡下端衔接消力池的池体,消力池的池体下游端衔接低平台,低平台上游端高出消力池的池体底部位置以形成池体,所述导流堤和交汇处干流的水流方向一致并固定设置在支流上游侧和干流相接位置处,使得导流堤和支流河道上游侧相交呈钝角,所述低平台下半部分位于导流堤和相对的支流下游侧边岸之间。本发明能够更好地避免支流河道对运河干流的影响,更好地保证运河干流的水情稳定,以提高通航安全性和交汇处生态环境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