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发动机罩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344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6559.8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及具有该发动机罩的车辆。该发动机罩,包括:罩体;顶升器,所述顶升器设在所述罩体下用于向上顶升所述罩体,所述顶升器邻近所述罩体的前侧;用于检测行人与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顶升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行人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顶升器向上顶升所述罩体的前部。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罩,在行人与车辆发生正碰后,控制器控制顶升器将罩体的前部向上顶起,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行人大腿轴向受力、大腿绕Y轴的弯矩以及头部受力,充分保护行人。

    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盖的收回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28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36097.3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盖的收回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主动式发动机盖的收回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碰撞第一障碍物的事件的发生,控制所述机盖顶起;在所述机盖顶起后,检测所述机盖的收回信息,所述收回信息包括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机盖处于顶起状态的时长以及针对所述机盖的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收回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收回装置驱动所述机盖收回。本申请可以有效确定出碰撞事件是否结束,从而在碰撞事件结束之后通过收回装置实现机盖的自动收回,防止驾驶员因机盖未及时收回而视线受阻,避免了因机盖在交通事故中顶起而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顶升器、顶升装置以及车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20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50698.X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升器、顶升装置以及车辆,该顶升器包括:壳体;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且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介质源;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连接于所述介质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以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的一个与所述介质源连通。由此,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与介质源进行连通,从而达到驱动活塞杆进行可往复式移动的效果,进而实现对顶升器进行重复循环使用的目的。

    进气格栅、进气系统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029119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2598267.8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进气格栅、进气系统及车辆,进气格栅包括风量调节件以及格栅导流罩,所述格栅导流罩具有导流腔,所述格栅导流罩包括形变段和支撑段,所述形变段受外力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支撑段与所述形变段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连接子段、溃缩子段以及过渡子段;所述格栅连接子段远离所述溃缩子段的一端与所述风量调节件连接;所述溃缩子段具有沿自身周向布置的溃缩槽;所述过渡子段远离所述溃缩子段的一端与所述形变段连接,且所述过渡子段沿自身轴线方向设置为弧形;所述格栅连接子段、所述溃缩子段、所述过渡子段以及所述形变段构设出所述导流腔。其能够在保证自身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车辆前侧发生碰撞时减小对被碰撞物体造成的损伤。

    基于保护行人的发动机罩内板及相应的发动机罩

    公开(公告)号:CN202806885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365100.0

    申请日:2012-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保护行人的发动机罩内板及相应的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包括设置有孔洞的板体,所述孔洞上离散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外板的带有溃缩性能的支架。所述发动机罩由外板与上述的发动机罩内板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内板与外板连接处、以及内板局部的刚性,令发动机罩在发生撞击时能够有效溃缩吸能,降低对外部行人的伤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汽车。

    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8413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0768841.1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梁总成和车辆,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压力管和支撑件,压力管设置在防撞梁上且横向端部超出防撞梁的横向端部,支撑件设置于防撞梁的横向端部,压力管还设置于支撑件上。通过在防撞梁和压力管上设置支撑件,这样就可以使支撑件的一部分连接防撞梁和压力管,支撑件的另一部分支撑压力管,从而可以扩大压力管的布置宽度,而且有利于弹起式机罩系统,从而不影响车辆的高速碰撞性能。

    一种汽车及其组合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49960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965339.5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组合开关装置,组合开关装置,包括组合开关本体,点火锁和罩在点火锁外并位于组合开关本体下方的下护罩,还包括设置在下护罩上的镂空安装立柱,镂空安装立柱支撑在点火锁与下护罩之间,镂空安装立柱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吸能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开关装置,当车辆发生碰撞驾驶员膝部撞击下护罩时,镂空安装立柱承担大部分力,当镂空安装立柱所受的力大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时,镂空安装立柱在撞击力的作用下顺着吸能孔逐渐被压溃,在压溃过程中,镂空安装立柱吸收膝部碰撞能量,缓冲、吸能效果较好,所以能够增强吸能效果,从而减小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膝部和大腿的伤害,进而提高车辆安全星级评价。

    发动机罩内板及相应的发动机罩

    公开(公告)号:CN203306106U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20301711.3

    申请日:2013-05-29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包括用于布置在发动机罩外板下方的板体,在板体上分布有沿斜网格状平铺的孔洞,在每个孔洞的孔沿上至少设有一个的直边段,在直边段向外突出有与其垂直相交、与发动机罩外板固定连接的折弯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折弯边能够将发动机罩外板的受力沿着斜网格状的路径均匀分散到发动机罩内板,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发动机罩的刚度过度下降,同时,折弯边由发动机罩内板的板体折弯形成,其强度较小,因而单体支撑力较小,使得发动机罩外板受到人体的撞击时很容易变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带有上述发动机罩内板的一种发动机罩,能减轻对行人的伤害,又能够避免刚度过度下降。

    顶升装置以及车辆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04912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3135814.X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装置以及车辆,该顶升装置,包括:驱动组件;铰链,所述铰链包括:第一铰链臂、第二铰链臂和第三铰链臂,所述第一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臂与所述第三铰链臂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臂用于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三铰链臂用于与机舱盖连接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锁止器,所述锁止器锁止在所述第二铰链臂和所述第三铰链臂之间且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铰链臂与所述第二铰链臂解锁。由此,通过设置该锁止器,可以降低顶升装置的误爆概率,还可以辅助实现顶升装置的重复使用效果,从而提高顶升装置的起爆准确性和经济性。

    吸能盒结构、防撞梁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584135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0808584.X

    申请日:2023-04-12

    Inventor: 吕宝锋 宁成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盒结构、防撞梁及车辆,吸能盒结构包括套设在一起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其中一个上设有凹陷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另一个上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嵌入凹陷部内;在外部碰撞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凸出部能够脱出凹陷部,第一盒体能够与第二盒体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盒结构,可当外部碰撞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凸出部能够脱出凹陷部,第一盒体能够与第二盒体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可带动连接在本车身吸能盒结构前端的防撞梁等部件后移,进而能够减轻对行人腿部的撞击力度,降低对行人腿部的伤害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