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73694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130871.X

    申请日:200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48 H01J37/09 H01J2237/0451 H01J2237/31701

    Abstract: 旨在提供一种延长下述期限的离子注入装置,即在所述期限中,可以避免由于离子物典型地到和从形成离子束的束形状的通孔的内表面的沉积和释放而导致的处理目标的失败,降低更换孔部件的频率,从而改进生产率,一种孔部件,其至少在通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中形成束形状并具有与离子束相对的锥面,并且具有厚热喷涂膜,形成所述热喷涂膜从而覆盖通孔的内表面和内表面周围。

    带电粒子线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9437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80008021.1

    申请日:2013-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简单地装拆隔膜(101)且能将试样(6)配置于真空下和高压下的带电粒子线装置(111)。该带电粒子线装置(111)具有:对带电粒子源(110)和电子光学系统(1、2、7)进行保持的镜筒(3);与镜筒(3)连结的第一框体(4);向第一框体(4)的内侧凹陷的第二框体(100);将镜筒(3)内的空间和第一框体(4)内的空间隔离且供带电粒子线透过的第一隔膜(10);将第二框体(100)的凹部(100a)内的空间和第二框体(100)的凹部(100a)外的空间隔离且供带电粒子线透过的第二隔膜(101);与收纳带电粒子源(110)的第三框体(22)连结的管(23),第一隔膜(10)安装于管(23),管(23)和第三框体(22)能沿光轴(30)的方向相对于镜筒(3)装拆。由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100)包围的空间(105)被减压,对配置于凹部(100a)中的试样(6)照射带电粒子线。

    带电粒子线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9437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80008021.1

    申请日:2013-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简单地装拆隔膜(101)且能将试样(6)配置于真空下和高压下的带电粒子线装置(111)。该带电粒子线装置(111)具有:对带电粒子源(110)和电子光学系统(1、2、7)进行保持的镜筒(3);与镜筒(3)连结的第一框体(4);向第一框体(4)的内侧凹陷的第二框体(100);将镜筒(3)内的空间和第一框体(4)内的空间隔离且供带电粒子线透过的第一隔膜(10);将第二框体(100)的凹部(100a)内的空间和第二框体(100)的凹部(100a)外的空间隔离且供带电粒子线透过的第二隔膜(101);与收纳带电粒子源(110)的第三框体(22)连结的管(23),第一隔膜(10)安装于管(23),管(23)和第三框体(22)能沿光轴(30)的方向相对于镜筒(3)装拆。由第一框体(4)和第二框体(100)包围的空间(105)被减压,对配置于凹部(100a)中的试样(6)照射带电粒子线。

    离子注入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7369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810130871.X

    申请日:200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48 H01J37/09 H01J2237/0451 H01J2237/31701

    Abstract: 旨在提供一种延长下述期限的离子注入装置,即在所述期限中,可以避免由于离子物典型地到和从形成离子束的束形状的通孔的内表面的沉积和释放而导致的处理目标的失败,降低更换孔部件的频率,从而改进生产率,一种孔部件,其至少在通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中形成束形状并具有与离子束相对的锥面,并且具有厚热喷涂膜,形成所述热喷涂膜从而覆盖通孔的内表面和内表面周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