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3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96584.7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绿氢发电的电‑冷‑热联供系统及其方法,利用固态储放氢模块进行氢能的存储与释放;采用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模块通过制冷方式辅助所述固态储放氢模块对氢能的存储,并且为园区供热和/或供冷;采用燃料电池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并辅助所述固态储放氢模块对氢气的释放以及为园区供热;利用固定式发电模块为园区供电以及电网供电。利用储/放氢过程中的焓变,实现能量的多级、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06451.0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青岛德润瑞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612 , H02J3/32 , C25B1/04 , C25B9/65 , F24D17/00 , F24D18/00 , H01M8/0656 , H01M8/0662 , F24D101/30 , F24D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所述制氢系统提供的氢气通入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氢离子穿过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中的燃料电池到达阴极,电子则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电子在外电路形成电流,通过连接线连接向负载输出电能;所述燃料电池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管道或导气板到达阴极,在阴极催化剂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及电子发生反应生成水;所述燃料电池形成的水和热通过预热回收管道连接着热水水箱,所述热水水箱向管网内提供温水;所述制氢系统包括天然气制氢系统和电解水制氢系统两部分,所述天然气制氢系统和电解水制氢系统产生的氢气经过所述燃料电池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67948.3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M8/04014 , H01M8/1246 , H01M8/04701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12 , H01M8/04828 , H01M8/04119 , H01M8/04291 , F24D15/00 , F24D18/00 , F24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水热电三联供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一空气预热装置;第二空气预热装置;燃烧器;重整器;燃料预热装置;燃料供给装置;供暖装置;热水箱;净水装置;净水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水热电三联供系统能够同时实现水热电三联供,具有适用性强、效能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237097.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嘉寓氢能源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IPC: F24D18/00 , F25D17/06 , F25D19/00 , F28D21/00 , F28C3/02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F24D101/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家用热电联供装置,其包括燃料电池反应堆以及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连通有导液管和回流管,所述导液管与燃料电池反应堆连通,所述燃料电池反应堆处连通有热输出管道,所述热输出管道用于连通地暖铺设管路,所述回流管与地暖铺设管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热输出管道上连通有分流管,所述热输出管道上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用于将冷却液和废气输送至地暖铺设管路或分流管内,所述分流管上连通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上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冷却箱内的水输送至储液箱内的水泵。本申请具有热电联供装置的适用性高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3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449341.3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4D3/02 , F24D3/10 , F24D18/00 , F24D19/10 , F24F3/14 , F24F5/00 , F25B30/06 , F25B41/20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701 , F24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EMFC的冷‑热‑电‑湿联供系统及方法,包括PEMFC燃料电池系统、生活热水及供暖系统、新风调湿系统以及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PEMFC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水存在两种余热回收方案,方案一冷却水出口分为两路,第一路接入新风调湿系统的调湿机,第二路接入生活热水及供暖系统的储热水箱,方案二冷却水出口接入新风调湿机,再接入生活热水及供暖系统的储热水箱;PEMFC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变换器出口接入家用电器用户端;生活热水及供暖系统的热水出口端接入用户端。本发明具有更高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与更低的碳排放量,可有效避免冷热量相抵消的情况同时净化空气,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477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06544.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浙江本源醇氢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32 , C01B3/56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1011 , F24D18/00 , F02C6/00 , F24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甲醇制氢的冷热电联供装置,包括,冷水机构,包括第一重整反应器、燃料电池、逆变器、制冷机组和冷水器;热水机构,包括PSA氢气提纯器、分离器、燃烧室、回热器、透平和发电机;发电机构,包括甲醇水罐、增压泵、冷却器、热交换器、气化过热器、第二重整反应器和地热加热器;所述氢气罐分别与第一重整反应器另一端、PSA氢气提纯器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分离器底部与冷却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本发明的基于甲醇制氢的冷热电联供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甲醇制氢的方式,分别通过冷水机构、热水机构和发电机构实现了供冷、供热和发电的功能,降低了耗氢量,减少了燃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6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06807.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D12/02 , F24D18/00 , H01M8/04029 , F02C6/18 , F24D101/10 , F24D101/30 , F24D10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氢能的多级加热系统,该基于氢能的多级加热系统包括换热器组件、氢源、热网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件和氢燃气轮机组件。所述热网管的前端能够与供暖系统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热网管的后端能够与供暖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热网管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的低温流体管相连;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件和所述氢燃气轮机组件中的每一者均与所述氢源和所述换热器组件的高温流体管相连,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件靠近所述热网管的前端设置,所述氢燃气轮机组件靠近所述热网管的后端设置。因此,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氢能的多级加热系统具有提升能量利用效率,缓解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压力,实现零碳清洁供热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82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0297.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F24D18/00 , H01M8/0662 , H01M8/12 , H02N11/00 , F24D101/30 , F24D10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OFC余热梯级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SOFC、尾气燃烧器、温差发电装置,空气流路,燃料流路和尾气余热流路;空气流路用于将新鲜空气经加压、预热后进入SOFC与燃料发生电化学反应;燃料流路用于将燃料经加压、预热后进入SOFC与空气中氧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尾气余热流路将来自SOFC阳极的剩余氢气和阴极的剩余空气进入尾气燃烧器燃烧后,再转化为电能,剩余尾气冷却至安全温度后排出,冷却水流经尾气冷凝装置,在其中加热到安全温度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储热装置用于用户供热。本发明利用温差发电装置回收SOFC高温尾气中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系统电能输出,同时保证系统结构和所需安装空间无需做出较大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2291.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8D20/00 , F24D18/00 , B01D53/00 , B01J19/00 , F24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组深度调峰蒸汽的新型利用系统,属于蒸汽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闭式熔融盐气化生物质反应釜、熔融盐余热利用装置、熔融盐储存装置、气化气体提纯分离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本发明通过熔融盐余热利用装置、气化气体提纯分离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实现蒸汽利用的多样化,通过引入了生物质资源的使用,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其是一种更加清洁绿色的调峰机组多余蒸汽的利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59167.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赖捷鹏
IPC: F24D18/00 , H01M10/613 , H01M10/633 , H01M10/6568 , H01M10/6563 , H01M10/627 , F24D19/10 , A01G9/24 , F24D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暖方法、供暖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第一供暖设备向热量收集装置输送第一剂量的第一冷却介质,以及从热量收集装置接收第一剂量的第一被冷却介质;供暖管理器获取每个目标场所需要的目标温度,以及基于每个目标场所需要的目标温度、第一热量,向第二供暖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二供暖设备响应于第一消息,以目标功率对第二剂量的第二冷却介质进行加热得到第二剂量的第二被冷却介质,以及向每个目标场所对应的采暖设备输送第三剂量的第二被冷却介质;第一供暖设备向每个目标场所对应的采暖设备输送第四剂量的第一被冷却介质;每个采暖设备基于第三剂量的第二被冷却介质和第四剂量的第一被冷却介质,对每个目标场所进行供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