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量传感器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5940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30962.6

    申请日:2011-06-21

    Inventor: 桥本克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因树脂封装造成的传感器所受到的应力,抑制因应力引起的传感器特性的变化的力学量传感器。力学量传感器具备:具有固定部和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内侧的挠性部以及可动部的半导体衬底;以及覆盖所述挠性部和所述可动部的盖构件,所述固定部具有:包围所述挠性部和所述可动部的内框架和位于所述内框的周围的外框架;分离所述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的缝隙;以及连接所述内框架与所述外框架的连接部。

    用于微机电系统器件的有源侧向力粘滞自恢复

    公开(公告)号:CN10417669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164571.9

    申请日:2014-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5/125 B81B3/0016 B81B2201/0235 B81C1/009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微机电系统器件的有源侧向力粘滞自恢复。提供了通过施加正交于粘滞力的力从MEMS器件中的与粘滞相关的事件恢复的机制。施加正交于粘滞力的矢量的弱力可以比施加平行于粘滞力的矢量的力更容易释放被阻塞的检测质量块。示例实施例提供了垂直的平行板(510,520)或梳指状侧向致动器(610,620)以施加正交力。另选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换能器(710)的检测质量块(720)来碰撞被阻塞的MEMS致动器以释放粘滞。

    物理量传感器
    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70770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180011060.8

    申请日:2011-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B3/0051 B81B2201/023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重物部相对于对置部的耐碰撞性及防粘性的物理量传感器。该物理量传感器具备弹簧部(21)、与所述弹簧部(21)连结且被支承成沿高度方向可变位的重物部(20)、与所述重物部在高度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部(22),在所述对置部(22)与所述重物部(20)之间配置高度不同的多个突起部(23、24),所述多个突起部(23、24)使得在所述重物部(20)朝向高度方向变位时,所述重物部(20)与所述对置部(21)之间能够阶段性地抵接,并且所述重物部与所述对置部之间还能够阶段性地分离。

    微机械传感器
    9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28376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080018950.7

    申请日:2010-04-27

    Inventor: H·哈默

    Abstract: 一种用于根据在传感器上所出现的加速力和/或科氏力测定传感器运动的微力学传感器,所述微力学传感器具有一个衬底(5)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衬底(5)上并且可以相对于衬底(5)移动的质量块(6)。质量块(6)与衬底(5)和/或两个相向移动的质量块可以借助至少一个弯曲弹簧装置(1)相互连接在一起用于进行相对旋转运动。为了提高弯曲弹簧装置在旋转运动时的线性弹簧特性,所述弯曲弹簧装置(1)具有多个优选两个基本相互平行走向的弹簧条(2),以及至少在一个优选在每个弹簧条(2)上具有至少一个曲折段(3)。

    抗静摩擦的MEMS器件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4367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033777.8

    申请日:2014-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06 B81B2201/0235 B81B2203/058 B81C1/009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静摩擦的MEMS器件及其操作方法。MEMS器件(20)包括通过有弹簧常数(104)的弹簧构件(34)悬挂在衬底(22)之上的可移动元件(20)。弹簧软化电压(58)在上电模式期间(100)被施加于面对可移动元件(20)的电极(24、26)以减小弹簧构件(34)的刚度,并且从而增加可移动元件(32)对输入刺激(46)的灵敏度。一旦检测到静摩擦条件(112),弹簧软化电压(58)被有效地移除以从静摩擦条件(112)恢复可移动元件(32)。较高的机械弹簧常数(104)在未上电模式(96)期间产生有较大恢复力(122)的硬弹簧(34)以从静摩擦条件(112)恢复。反馈电压(56)可以被施加于面对可移动元件(32)的反馈电极(28、30)以提供电阻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