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31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66087.6
申请日:2017-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nventor: 鸭志田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能够抑制以冷凝水的冻结为起因的制冷剂流通管的周壁和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侧壁的变形。在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的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冷凝水排水槽,并由制冷剂流通管封闭该冷凝水排水槽的向着制冷剂流通管侧的开口。在封闭部分的通风方向的范围内存在有制冷剂流通管的两个以上的分隔壁。将内散热片的作为传热部的波纹状带板的连结部仅与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任一个侧壁中的成为冷凝水排水槽的封闭部分的底壁的部分接合,并且使连结部与另一个侧壁分离。在将制冷剂流通管的周壁的壁厚设为t1mm,将蓄冷材料容器的侧壁的成为冷凝水排水槽的底壁的部分的壁厚设为t2mm,以及将冷凝水排水槽的深度设为Hmm的情况下,关系成为t1<t2、2×t1>t2、H>t1+t2。
-
公开(公告)号:CN1041217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161943.2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nventor: 高木基之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8 , F28D1/05391 , F28D2021/0085 , F28F9/0207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1),是以使第一集液箱(2)相对于第二集液箱(3)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来使用的。在蒸发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及上风侧集液部(5、6)中,设有与下风侧及上风侧管列(15、16)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42、45)。通过分流控制部(57、58)将两个分区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42a、42b、45a、45b),并经由形成在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51、52)而使上下两个空间连通。在第一集液箱的两个分区中,使在以上述倾斜状态配置时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与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相比较小。蒸发器优选适用于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52028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333527.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5 , B60H1/00335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其用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中,该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的蓄冷材料容器(15)具有:容器主体部(18),其位于热交换芯部的通风方向上的范围内;和外侧伸出部(19),其仅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下风侧缘部的上部相连且以与制冷剂流通管(12)相比向通风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其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容器主体部(18)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在蓄冷材料容器(15)上设有蓄冷材料封入部(23),该蓄冷材料封入部具有:第1封入部(24),其存在于仅设有容器主体部(18)的部分上;和第2封入部(25),其与第1封入部(24)的上方相连,且存在于设有容器主体部(18)及外侧伸出部(19)的部分上。在常温下蓄冷材料(S)为液相的情况下,蓄冷材料(S)的液面(L)位于第2封入部(25)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264564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0980152315.5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nventor: 高木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8 , B60H1/00335 , B60H1/005 , F28D1/0333 , F28D1/05366 , F28D20/02 , F28D2020/0008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F28F17/005 , Y02E60/145
Abstract: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具有多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部12,其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并且互相隔开间隔地并列配置。在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12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13、13A。在所有通风间隙13、13A中的一部分的多个通风间隙13A,配置有封入有蓄冷材的蓄冷材容器14并将其钎焊于两侧的制冷剂流通管12。在剩余的通风间隙13中,配置有波纹散热片15并将其钎焊于两侧的制冷剂流通管12。在蓄冷材容器14的两侧面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凸部23,将凸部23的突出端部钎焊于制冷剂流通管12。根据该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能够抑制冷却性能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423328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0048.8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2 , B05D1/12 , B05D1/28 , B05D7/146 , B05D2202/25 , B05D2254/02 , B05D2401/32 , B21D53/085 , B23K1/0012 , B23P15/26 , C23C10/30 , F28D1/05391 , F28F1/022 , F28F1/126 , F28F19/06 , F28F21/084 , F28F21/089 , F28F2001/428 , F28F2275/045 , Y10T29/49378 , Y10T29/49393
Abstract: 本发明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外表面的防蚀处理方法实施于,由包含0.2~0.3质量%的Mn、0.05质量%以下的Cu、0.2质量%以下的Fe的合金形成且管壁壁厚为200μm以下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的外表面。防蚀处理方法包含下述工序:涂布使助焊剂粉末和平均粒径为3~5μm且最大粒径不足10μm的Zn粉末分散混合于粘合剂中而得到的分散液并使分散液中的液态成分气化,以使Zn粉末附着量为1~3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15g/m2以下、助焊剂粉末附着量相对于Zn粉末附着量的比率(助焊剂粉末附着量/Zn粉末附着量)为1以上的方式,使Zn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2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721954.7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 F25B39/022 , F25B2400/24 , F28D1/0333 , F28D1/05391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汽车空调中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该车辆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在配置于该蒸发器的所有间隙的一部分的多个间隙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5)内配置有内翅片(24)。内翅片(24)为偏置状,通过使波状带板(25)沿上下方向排列多个且相互一体地连结而形成,该波状带板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波峰部(25a)、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波谷部(25b)、以及连结波峰部(25a)与波谷部(25b)的连结部(25c)所构成。在内翅片(24)的沿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波状带板(25)的波峰部(25a)彼此以及波谷部(25b)彼此,沿前后方向错开。
-
公开(公告)号:CN102809249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181103.3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2339/0442 , F25B2339/0444 , F25B2339/0446 , F28D1/05391 , F28D2021/0084 , F28F9/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使连接设在冷凝部(1A)上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第一集液箱(3)和连接设在过冷却部(1B)上的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第二集液箱(4)以前者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3)上设置一个连通区段(17),该连通区段(17)经由连通部(16)与第二集液箱(4)相通且连接有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全部热交换管(2A)。将连通部(17)设在与连接于连通区段(17)上的全部热交换管(2A)中的上端的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下方的高度位置上。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位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的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分离气液并积存液体的功能。冷凝器(1)优选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70604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358247.7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2 , F28D1/05391 , F28F1/126 , F28F9/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设置有与第三及第四热交换通路(P3、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接的第一集液箱(3)、和与第一及第二热交换通路的第二热交换管(2B)连接的第二集液箱(4),且第一集液箱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的下端位于上方。在第一集液箱(3)的周壁上固定有将第一集液箱(3)内划分成与作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第四热交换通路(P4)的第一热交换管(2A)连通的第一部分(26)、和与其相比在上方的第二部分(27)的作为分隔部的板状体(28)。在第一集液箱(3)内的第一部分(26)处设置使第一集液箱(26)内的内容积减少的内容积减少部(41)。冷凝器适合在搭载于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169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346492.9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了热交换管的薄壁化的基础上确保所要求的耐蚀性的热交换器。冷凝器的热交换管的管壁(30)由芯材层(31)、覆盖芯材层(31)的外表面的第一钎料层(32)、和覆盖芯材层(31)的内表面的第二钎料层(33)形成。在芯材层(31)的外表面表层部形成有Zn扩散层(34)。Zn扩散层(34)的最深部分位于距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为70~100μm的深度位置。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的Zn浓度为0.55质量%以上,在Zn扩散层(34)中存在具有比芯材层(31)与第一钎料层(32)的边界部分(35)的自然电位高41mV以上的自然电位的高电位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64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310300249.X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1)。在冷凝器(1)的第一集液箱(4)上设置冷凝部出口集液部(11)。使第二集液箱(5)的下端与第一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使其上端与第一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一集液箱(4)中的与第一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设置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2)。第二集液箱(5)兼作为蓄液部(2)。使第一集液箱(4)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11)内和第二集液箱(5)内的与第一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经由连通部(21)连通。在第二集液箱(5)内设置使从连通部(21)通过而流入至蓄液部(2)内的液相主体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流速降低部件(2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