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62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80070013.8

    申请日:2017-11-02

    Inventor: 镰田诚二

    Abstract: 电源装置包括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的组电池和检测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的电压检测装置。在具有多个电池模块的组电池的至少一个所述电池模块中,仅设置一个内置有根据所述电池单元的内压的上升而切断通电路径的切断装置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模块由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

    热交换器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252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1032232.X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凝器(1)具备多个铝挤压成型材料热交换管(2)、和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且利用钎料与热交换管接合的含铝材料制翅片(3)。热交换管的管壁(30)包括由形成所述铝挤压成型材料的Al合金构成的主体部(31)、和由Al-Si-Zn合金构成且覆盖主体部(31)的外表面的包覆层(32)。在管壁的主体部的外侧表层部形成有由形成包覆层的Al-Si-Zn合金中的Zn及Si扩散而成的扩散层(33)。在热交换管(2)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34)与扩散层(33)的最深部(35)之间的范围内,该范围内的自然电位最低的低电位部分和与低电位部分相比自然电位高出60mV以上的高电位部分以低电位部分位于管壁(30)的最外表面(34)侧的方式存在。

    冷凝器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25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21978.X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冷凝器(1)的受液器(4)由受液器主体(20)和从下方装拆自如地嵌入受液器主体内的插塞(25)构成。在受液器主体上形成有供制冷剂从冷凝部(2)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孔(27)和供制冷剂流出到过冷却部(3)的制冷剂流出孔(28)。受液器具有与插塞的上端相比形成于上方且制冷剂流入孔与之相面对的第1空间(29)、和与插塞的上端相比形成于下方且制冷剂流出孔与之相面对的第2空间(30)。在插塞上形成一端向第1空间开口且另一端向第2空间开口的流路(31)。流路的第1空间侧开口处于比制冷剂流入孔靠下方的高度位置。在流路中设有截面积小于制冷剂流入孔的孔面积的节流部分(32)。

    电压检测装置
    8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93040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510018857.0

    申请日:2015-01-14

    Inventor: 宫岛和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21 H02J7/0014 Y02T10/705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电压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电压检测电路,对具有互相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池组的每个电池模块设置,且检测多个电池模块各自所具有的互相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各自的电压;多个电压检测线,连接各个电池单元与电压检测电路;以及控制装置,基于从电压检测电路获得的检测信息,控制电池单元的充放电。电压检测电路经由电压检测线,检测各个电池单元的电压。多个电压检测电路经由通信线相互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一端的电压检测电路经由通信线与控制装置连接。在相邻的电压检测电路中,一个电压检测电路上连接的最低电位的电压检测线与另一个电压检测电路上连接的最高电位的电压检测线经由第一电容器而连接。

    模具和电路装置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786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8585.1

    申请日:2017-02-10

    Inventor: 许昌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02 B29C45/27 H01L21/56

    Abstract: 一种传递模塑用模具(10),其包括下模(11)和上模(12)而构成。下模(11)和上模(12)是在彼此合模的状态下、具有将树脂成型的型腔(13)和向该型腔(13)提供树脂的浇口(21)的模具。浇口(21)隔着两个模子合模的分割面(14)而形成在两侧。浇口(21)形成为隔着分割面(14)而面对称,至浇口(21)的流路的上游部仅形成于两个模子中的一方、并且露出于分割面(14)。

    蒸发器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5366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44231.1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发器具备:第1下降流管组,其由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与第1下集液部之间的多个第1热交换管构成;和第2下降流管组,其由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与第2下集液部之间的多个第2热交换管构成,且设于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风侧。在第1上集液部设有供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的第1分区,在第2上集液部设有供第2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的第3分区。在第1分区与第3分区之间,在两个分区的全长及全高范围内设有具有使两个分区连通的制冷剂通过部的加强用分流控制部。制冷剂通过部由形成于加强用分流控制部的多个贯穿孔构成。使全部贯穿孔的总面积比第1下降流管组的全部热交换管的制冷剂通路的总通路截面积大。

    车辆用空调装置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2593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025847.9

    申请日:2017-01-13

    Inventor: 北村纲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构造,使得在空调箱内使门进行开关操作时的内压下降,从而实现驱动力矩的下降。在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当从向乘客的面部附近吹送冷风的同时向脚部附近吹送暖风的双重模式,切换到仅将上述冷风吹送到面部附近的通风模式时,使加热风门(40)开始关闭的时刻相对于使通风风门(36)开始进一步打开的时刻延迟,在上述通风风门(36)充分打开的状态下,使上述加热风门(40)为完全关闭状态。由此,能够在空调箱(12)内的压力下降之后使加热风门(40)操作,因此能够减小驱动该加热风门(40)的执行器的驱动力矩。

    汽车用空调装置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77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660.X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抑制电力消耗,并且抑制部件数的增加以实现成本降低及控制的简便性。在空气通路(3)的下游侧,与驾驶席用的足底吹出口(23)、后排座席用的足底吹出口(24)和副驾驶席用的足底吹出口(25)连通的通风路(22)通过第二分隔构件(26)而被分隔成驾驶席用的足底吹出口(23)和除此之外的足底吹出口(24、25)。在通风路(22)的上游侧设有能将驾驶席用的足底吹出口(23)打开、关闭的驾驶席用足底挡板(27)和能一体地将后排座席用及副驾驶席用的足底吹出口(24、25)分别打开、关闭的一体型足底挡板(28)。通过将驾驶席用足底挡板(27)打开,将一体型足底挡板(28)关闭,从而使空气仅集中地吹出至驾驶席。

    热交换器
    8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7367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310421604.9

    申请日:2013-09-11

    Inventor: 有野康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在冷凝器(1)的集液箱(3)的箱主体(7)的周壁(7a)上的周壁(7a)的两端面与两端的热交换管(6)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狭缝(14)。将板状的封闭部件(8)从箱主体(7)的外侧嵌入至狭缝(14)中并与箱主体(7)的周壁(7a)接合。在箱主体(7)的周壁(7a)上的与封闭部件(8)相比箱主体(7)的长度方向外侧部分上形成有排水口(18)。封闭部件(8)上的朝向箱主体(7)的长度方向外侧的面的一部分成为排水口(18)的周缘部的一部分。

    汽化器
    9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2178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088398.4

    申请日:2013-03-19

    Inventor: 后藤崇 小野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17/06 F02M5/00 F02M7/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化器,该汽化器不受恒定燃料室的燃料液面的变动的影响,总是能够合适地进行对到低速端口的燃料流量的计量,并且既能够使用于计量该燃料流量的两个喷口便于加工,又可以防止孔阻塞。在所述汽化器中,连接主喷嘴(20)的主燃料路径(22)与连接低速端口21)的低速燃料路径(23)相互分离,并分别独立连通到恒定燃料室(9)的燃料液面(Fa)之下,在低速燃料路径(23)上,将位于所述燃料液面(Fa)上方的第1低速喷口(34)和位于比所述第1低速喷口(34)更靠下游侧且孔径比所述第1低速喷口34)小的第2低速喷口(35a)串联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