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分布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5430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48804.3

    申请日:2011-10-04

    Inventor: 龟山育也

    Abstract: 一种离子束系统(100),包括具有基本上椭圆形的孔图案的栅格组件(300),用于使包括多个子束的离子束(108)转向以便产生离子束(108),其中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离子流密度剖面(700、900、1100、1200)是非椭圆的。所述离子流密度剖面(700、900、1100、1200)可以具有关于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两个正交轴中的一个对称的单峰。可替换地,所述单峰可以关于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两个正交轴中的另一个非对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流密度剖面可以具有位于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两个正交轴中的一个的相对侧的两个峰。将离子束(108)引导于转动的目标工件(104)上在与所述目标工件(104)的中心等距的每个点上产生基本上均匀的旋转综合平均离子流密度。

    提供子束转向的栅格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431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809.6

    申请日:2011-10-04

    Inventor: 龟山育也

    Abstract: 与离子束源(102)的放电室耦接的栅格组件(114,300)配置成使从所述放电室发出的离子子束以圆形非对称地确定的转向角转向。所述栅格组件(114、300)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孔图案的至少第一和第二栅格(302、304),其中每个栅格(302、304)包括彼此相邻定位的孔。所述第二栅格(304)的多个孔相对于所述第一栅格(302)中的相应孔偏置定位。由于所述第二栅格(304)中的孔偏置,因此通过偏置孔的离子被朝向下游偏置孔的最接近圆周部分静电吸引。由此,改变通过偏置孔的离子的轨迹。所述子束转向预定非对称角。所述预定转向角取决于孔偏置、施加给栅格(302、304)的电压及栅格(302、304)之间的距离。

    用于从载流子生成空间提取载流子的设备以及用于运行这种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217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80005175.9

    申请日:2016-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载流子生成空间提取载流子的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提取载流子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极装置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栅电极和一个第二栅电极,它们具有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电极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导电的第一栅电极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构成在第一层中,而所述第二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构成在第二层中。第一层和第二层沿粒子出射方向依次设置在电极装置内部并且相互间通过第一间距沿着粒子出射方向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在所述第一层中形成导电的第一层部分。此外,在所述第一层中构成有导电的第二层部分,该第二层部分与第一层部分电绝缘。所述第二层部分通过所述第一栅电极或所述第二栅电极的至少一个导电的第二栅电极区域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层部分与所述第二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导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提取载流子的设备因此是可电气切换的提取栅电极装置,借助所述设备能够改变由提取的载流子构成的粒子射束的射束特性。

    离子束系统、用于推进多个离子子束的设备以及相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43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80048809.6

    申请日:2011-10-04

    Inventor: 龟山育也

    Abstract: 与离子束源(102)的放电室耦接的栅格组件(114,300)配置成使从所述放电室发出的离子子束以圆形非对称地确定的转向角转向。所述栅格组件(114、300)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孔图案的至少第一和第二栅格(302、304),其中每个栅格(302、304)包括彼此相邻定位的孔。所述第二栅格(304)的多个孔相对于所述第一栅格(302)中的相应孔偏置定位。由于所述第二栅格(304)中的孔偏置,因此通过偏置孔的离子被朝向下游偏置孔的最接近圆周部分静电吸引。由此,改变通过偏置孔的离子的轨迹。所述子束转向预定非对称角。所述预定转向角取决于孔偏置、施加给栅格(302、304)的电压及栅格(302、304)之间的距离。

    离子束分布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4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804.3

    申请日:2011-10-04

    Inventor: 龟山育也

    Abstract: 一种离子束系统(100),包括具有基本上椭圆形的孔图案的栅格组件(300),用于使包括多个子束的离子束(108)转向以便产生离子束(108),其中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离子流密度剖面(700、900、1100、1200)是非椭圆的。所述离子流密度剖面(700、900、1100、1200)可以具有关于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两个正交轴中的一个对称的单峰。可替换地,所述单峰可以关于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两个正交轴中的另一个非对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离子流密度剖面可以具有位于所述离子束(108)的横截面的两个正交轴中的一个的相对侧的两个峰。将离子束(108)引导于转动的目标工件(104)上在与所述目标工件(104)的中心等距的每个点上产生基本上均匀的旋转综合平均离子流密度。

    离子源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1781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0880013320.3

    申请日:2008-02-26

    Abstract: 离子源和操作离子源的电磁体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于产生具有可控的离子电流密度分布。所述离子源(10)包括放电室(16)和适于生成用于改变所述放电室(16)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的磁场的电磁体(42;42a-d)。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所述放电室(16)中生成等离子体(17),通过向电磁体(42;42a-d)施加电流在所述放电空间(24)中生成并使磁场(75)成形,所述磁场对限定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是有效的,从所述等离子体(17)中提取离子束(15),针对所述离子束密度测量分布轮廓,以及针对所述离子束密度,将实际的分布轮廓与期望的分布轮廓进行比较。基于所述比较,可以调整施加到所述电磁体(42;42a-d)的电流以改变所述放电空间中的磁场(75),并且从而改变所述等离子体密度分布。

    用于从载流子生成空间提取载流子的设备以及用于运行这种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21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5175.9

    申请日:2016-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载流子生成空间提取载流子的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提取载流子的电极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极装置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栅电极和一个第二栅电极,它们具有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电极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导电的第一栅电极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构成在第一层中,而所述第二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构成在第二层中。第一层和第二层沿粒子出射方向依次设置在电极装置内部并且相互间通过第一间距沿着粒子出射方向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在所述第一层中形成导电的第一层部分。此外,在所述第一层中构成有导电的第二层部分,该第二层部分与第一层部分电绝缘。所述第二层部分通过所述第一栅电极或所述第二栅电极的至少一个导电的第二栅电极区域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层部分与所述第二栅电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栅电极区域导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提取载流子的设备因此是可电气切换的提取栅电极装置,借助所述设备能够改变由提取的载流子构成的粒子射束的射束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