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0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0681966.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跨中边梁测点应变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桥梁跨中边梁测点测得已知轴重的车辆对桥面上作用的各个位置,得到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跨中边梁测点的应变响应;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将跨中边梁测点应变响应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进行反向传播,对未知轴重车辆的轴重进行修正,不断进行循环迭代;判断修正后的车辆轴重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修正;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继续进行修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通过对实际桥梁的作用进行桥梁荷载实验,能够避免因车轴距离过近导致的系统控制状态方程病态问题,以更高的精度识别的车辆轴重。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34146.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车辆荷载效应实时孪生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对YoloV5和DeepSort框架建立适用于城市桥梁车辆追踪的算法;其次,基于NTP服务器动态时间校准实现交通监控视频与动态应变监测的时间同步,实现车辆时空信息与应变数据的同步匹配;再次,建立了基于由快速傅立叶变换去噪的动态应变数据和应变面积法的车重反算算法;最后,将识别到的车辆按车道进行影响线加载分析获得实时结构响应。本发明通过YoloV5机器视觉辅助车辆识别算法,结合智能感知提取车辆通行时产生的实际应变,实现车辆荷载动态识别,并结合结构分析提出了一种荷载效应实时孪生方法,将桥梁车流荷载以应变等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该方法算法简洁,计算速度快,可满足实时孪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9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681966.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跨中边梁测点应变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桥梁跨中边梁测点测得已知轴重的车辆对桥面上作用的各个位置,得到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跨中边梁测点的应变响应;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将跨中边梁测点应变响应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进行反向传播,对未知轴重车辆的轴重进行修正,不断进行循环迭代;判断修正后的车辆轴重是否满足收敛条件,若满足收敛条件则结束修正;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继续进行修正,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本发明通过对实际桥梁的作用进行桥梁荷载实验,能够避免因车轴距离过近导致的系统控制状态方程病态问题,以更高的精度识别的车辆轴重。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59250.9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点云的Voronoi疏密度分类逆向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迭代加权PCA初步提取混凝土梁实际点云Pr中的潜在特征点集Pc;根据设计图纸形成梁体设计特征点集Pd,并利用ICP算法匹配Pd与Pc以识别Pr对应的设计尺寸以及空间位姿,再将Pr平移、旋转至标准轴位置形成标准化点云Ps;将Ps分类到由Pd计算的各预设结构面上,形成结构面分类点集;在Pd中各个重建特征点相交面对应的结构面分类点集中提取近邻区域,利用Voronoi图判断各个近邻区域的点云疏密度质量,并标记逆向重建参考区域,计算各个重建特征点的逆向重建参考区域数量;根据各个重建特征点的逆向重建参考区域数量确定不同的设计重建点计算方法,计算各重建特征点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3322.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桥墩的钢支承抱箍式混凝土桩柱接头及施工方法,桩柱接头结构包括预制墩柱、现浇桩基、墩柱底端的十字形钢支承、连接主钢筋,以及抱箍式后浇混凝土结构;钢支承嵌入在墩柱中,外伸段作为墩柱架设施工时的临时支撑。待桩基础现浇完成、桩头破开整平之后,将墩柱吊装至桩基础顶面上,墩柱和桩基的主钢筋互不相连,桩基主筋穿过钢支承底端部的平钢板并采用高强螺栓锚固,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个抱箍式混凝土接头结构。本发明接头结构中主筋免于相互连接,通过现浇抱箍式混凝土形成接头结构,施工效率高;本发明在墩柱底部设置钢支承并通过高强螺栓与桩基外伸钢筋连接,连接可靠性强,提高了桥墩的抗剪和抗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165659.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20 , G06T7/11 , G06T7/187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组合箱梁残缺三维激光点云的自动逆向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获取梁体三维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初步定位后获取端面形状边界;与设计数据的进行近似最佳匹配识别梁体类型,并利用最小生成树(MST)辅助的分类方法将边界点集分类拟合为实际边界线方程,同时获取如悬臂高度,顶底面特征点等数据;二次定位梁体后参考设计数据获取其他逆向建模特征平面方程,同时利用分段投影的方式获得梁体纵向线形修正数据;最后根据特征平面方程求得逆向建模特征交点,利用纵向线形数据进行修正。该方法能够解决施工现场遮挡造成的梁体点云数据特定平面部分或全部缺失的问题,实现梁体精确的逆向建模特征自动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61690.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EMD的混凝土组合箱梁预拼装质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入桥墩以及梁体有关预拼装质量评估的梁体数据和桥墩数据;将梁体数据与桥墩数据按照默认拼装方案进行虚拟拼装,得到拼装后的各项数据;根据拼装后的各项数据采用评估函数进行分析,以概率统计的方式描述质量检测分项在整体区域内的情况,再计算加权和,以计算基于EMD的预拼装质量评估值,获得整体拼装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结果,使之能够反映整体区域的拼装质量,同时能够考虑多种因素对最终预拼装质量评估的综合影响,避免了单纯利用点云数据计算规范检测内容的局限性。该方法利用点云数据提出了对应面匹配度的检测项目,以全面反映相邻梁体之间的相对偏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091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165659.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20 , G06T7/11 , G06T7/187 , G06F111/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组合箱梁残缺三维激光点云的自动逆向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获取梁体三维点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初步定位后获取端面形状边界;与设计数据的进行近似最佳匹配识别梁体类型,并利用最小生成树(MST)辅助的分类方法将边界点集分类拟合为实际边界线方程,同时获取如悬臂高度,顶底面特征点等数据;二次定位梁体后参考设计数据获取其他逆向建模特征平面方程,同时利用分段投影的方式获得梁体纵向线形修正数据;最后根据特征平面方程求得逆向建模特征交点,利用纵向线形数据进行修正。该方法能够解决施工现场遮挡造成的梁体点云数据特定平面部分或全部缺失的问题,实现梁体精确的逆向建模特征自动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0003.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桥梁支座位移测量方法,包括:首先根据已经施工成型的桥梁确定桥梁上支座的位置,在支座插入钢钉同时安装一个标靶;其次在支座对应的桥墩下方布置测站,在测站位置架设三维激光扫描设备,依次在测站位置进行点云扫描获取三维点云信息;识别标靶靶心坐标作为支座上座板在该测站的局部坐标系下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重复扫描一次获得支座上座板的新坐标;然后将各站点的局部坐标系进行变换,并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中,完成点云配准;最后对点云配准后的两次扫描的靶心坐标进行求差运算,以得到扫描前后的支座位移值。本发明可适应更复杂的现场环境,减少了人为干扰,可更加精确高效获取桥梁支座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3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7398.4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G1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应变面积的桥梁动态称重方法,属于桥梁工程中桥梁动态称重技术领域。取桥梁跨中截面底部位置作为传感器测点,通过实际桥梁跑车试验,提取每个动应变传感器数据,标定出测点所对应的桥梁应变影响面;通过理论应变面积和实测应变面积相等建立方程组,对于所取的每个测试点均建立一个求解方程组,构造误差函数求解待测车辆总重;确定误差函数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方程组,此时方程组中的车辆总重即为实际车辆的总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