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3990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031188.1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下将 , 佐藤亮辅 , 江村大将 , 本间健介 , 清野辰二 , 小牧晃 , 田渊大辅 , 石川正义 , 长谷川润子 , 辛岛亮之 , 工藤幸树 , 本田尚义 , 加藤丈雄 , 林浩太郎
IPC: B62J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向驱动链的供油超过了适当的量的情况下,不使用金属制撑条等就能够对驱动链的变形进行抑制的骑乘式车辆的链盒结构。在上盒(30)和下盒(40)的接合部(11)上,把插入卡定部(13)在驱动链(5)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13(A)、13(B)、13(C)、13(D)),该插入卡定部(13)具有设在一方的盒(30或40)上的插入部(31或41)和与此插入部(31或41)嵌合的设在另一方的盒(40或30)上的接受部(32或42),而且,相邻接的至少一组插入卡定部(13、13)的插入部(31、41)被分开地设置在上盒(30)和下盒(40)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68387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162929.3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有使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摩托车中可使气液分离器的结构较小的技术。摩托车(10)包括:燃料箱(41);气液分离器(74),其设置在燃料的油面上方,对挥发燃料和液体燃料进行分离;导入开口(163、164),其设置在该气液分离器(74)上,将燃料箱(41)内的挥发燃料导入气液分离器(74)内,其还作为使气液分离器(74)内的液体燃料返回燃料箱(41)内的返回开口;排出管(75),其从气液分离器(74)伸出并对挥发燃料进行导向;碳罐(44),其设置在该排出管的顶端并吸收挥发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725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29437.4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不进行繁杂的对准位置作业并能够提高尾灯周围的外观性。在两轮机动车(10)的后部安装有后挡泥板(47),该后挡泥板(47)包括:安装有把尾灯(48)的上方覆盖的后罩(46)的第一挡泥板(53)和配置在该第一挡泥板(53)后方的第二挡泥板(54),第一挡泥板(53)具备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覆盖尾灯下方的延伸部(57),第二挡泥板(54)具备延伸到第一挡泥板(53)上方的突出部(64),在该突出部(64)设置有尾灯支承部(68),在该尾灯支承部(68)安装有尾灯(48)。
-
公开(公告)号:CN10322399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31188.1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下将 , 佐藤亮辅 , 江村大将 , 本间健介 , 清野辰二 , 小牧晃 , 田渊大辅 , 石川正义 , 长谷川润子 , 辛岛亮之 , 工藤幸树 , 本田尚义 , 加藤丈雄 , 林浩太郎
IPC: B62J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向驱动链的供油超过了适当的量的情况下,不使用金属制撑条等就能够对驱动链的变形进行抑制的骑乘式车辆的链盒结构。在上盒(30)和下盒(40)的接合部(11)上,把插入卡定部(13)在驱动链(5)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13(A)、13(B)、13(C)、13(D)),该插入卡定部(13)具有设在一方的盒(30或40)上的插入部(31或41)和与此插入部(31或41)嵌合的设在另一方的盒(40或30)上的接受部(32或42),而且,相邻接的至少一组插入卡定部(13、13)的插入部(31、41)被分开地设置在上盒(30)和下盒40)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66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80080945.6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包括踏板43的摩托车10的底盖结构1,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踏板43下方的底盖46;以及置于所述踏板43和所述底盖46之间的空置空间48。所述底盖46具有光导部分60,该光导部分配置为引导阳光进入所述底盖46和所述踏板43之间的空置空间48。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7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110029437.4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不进行繁杂的对准位置作业并能够提高尾灯周围的外观性。在两轮机动车(10)的后部安装有后挡泥板(47),该后挡泥板(47)包括:安装有把尾灯(48)的上方覆盖的后罩(46)的第一挡泥板(53)和配置在该第一挡泥板(53)后方的第二挡泥板(54),第一挡泥板(53)具备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覆盖尾灯下方的延伸部(57),第二挡泥板(54)具备延伸到第一挡泥板(53)上方的突出部(64),在该突出部(64)设置有尾灯支承部(68),在该尾灯支承部(68)安装有尾灯(48)。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1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003243.7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使点火线圈与火花塞的连接简单,且将支承点火线圈的撑架容易地设置于车架。鞍乘型车辆具备:车架(10);发动机(11),其支承于车架(10);以及点火线圈(50),其与发动机(11)的火花塞(47)连接,其中,设置有安装于车架(10)的树脂制的撑架(61),撑架(61)具备:点火线圈支承部(70),其从车架(10)侧朝向发动机(11)侧延伸,点火线圈(50)在相对于车架(10)向发动机(11)侧离开的位置安装于点火线圈支承部(70)。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003243.7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使点火线圈与火花塞的连接简单,且将支承点火线圈的撑架容易地设置于车架。鞍乘型车辆具备:车架(10);发动机(11),其支承于车架(10);以及点火线圈(50),其与发动机(11)的火花塞(47)连接,其中,设置有安装于车架(10)的树脂制的撑架(61),撑架(61)具备:点火线圈支承部(70),其从车架(10)侧朝向发动机(11)侧延伸,点火线圈(50)在相对于车架(10)向发动机(11)侧离开的位置安装于点火线圈支承部(70)。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8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32101.7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内燃机(10)具有产生用于使火花塞(96)点火所需的电压的点火线圈(88)。内燃机(10)以被车辆(12)的车身框架(16)支承的状态搭载于该车辆(12)。点火线圈(88)以在俯视观察时与具有气缸室(74)的气缸体(54)重叠的方式配置于该气缸体(54)的上部。据此,能够同时实现成本的削减和避免故障或断线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6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80080945.6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包括踏板43的摩托车10的底盖结构1,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踏板43下方的底盖46;以及置于所述踏板43和所述底盖46之间的空置空间48。所述底盖46具有光导部分60,该光导部分配置为引导阳光进入所述底盖46和所述踏板43之间的空置空间4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