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657848.2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周书涛 , 巨亚堂 , 冯卫 , 童军 , 黄佳 , 吴建国 , 侯传涛 , 孙颖 , 郑敏民 , 冯金龙 , 李佰灵 , 王丽霞 , 于荣刚 , 殷晓坤 , 李会娜 , 朱江 , 王求生 , 刘应华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2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薄板应变强化效应的塑性安定上限载荷计算方法,属于物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T1、准备计算数据,得到薄板各个三角形子域对应的光滑广义应变‑位移速度关系矩阵;ST2、计算广义弹性应力场,分别得到角点载荷和恒定载荷作用时的光滑广义弹性应力场;ST3、在初始迭代时,假设整个薄板处于非屈服状态,求解线性方程组;ST4、在第h(h≥1)次迭代时,根据第h‑1次迭代的计算结果,集成和求解相应的线性方程组,最终得到第h次迭代时的安定上限载荷乘子,判断是否终止迭代;ST5、计算结果后处理。本发明解决了考虑薄板应变强化效应安定上限分析极小化迭代格式的建立与线性化求解问题,实现了考虑薄板应变强化效应安定上限载荷的精确高效稳定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37113.9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激光加热热场测试装置,包括:支架;热密度检测组件,热密度检测组件固定于支架上,用以检测当前位置处的热密度值;三轴动力驱动组件,与支架固定连接,三轴动力驱动组件带动支架和热密度检测组件移动;激光发射组件,与支架相对设置,用于向热密度检测组件一侧发射激光;控制组件,分别与热密度检测组件、三轴动力驱动组件和激光发射组件连接。三轴动力驱动组件带动热密度检测组件实现三向扫描,能够自动快速获取不同位置的热流密度值,进而绘制出热场,解决现有高速飞行器地面结构热试验中热流传感器只能获得单点热流密度值而无法直接测量热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93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17073.1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周书涛 , 周江帆 , 张东升 , 苏志龙 , 李立欣 , 巨亚堂 , 李海波 , 吴兵 , 张忠 , 宫文然 , 童军 , 朱仪凡 , 张伟 , 韩丽 , 杨蓉 , 贾亮 , 侯传涛 , 孝春成 , 王泰然 , 高魁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相机的应变片三维坐标获取方法和系统,基于单相机多视角测量原理,使用单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得到物体表面应变片的图像序列;通过识别和匹配相邻图像的编码点,并采用非线性优化的手段对空间坐标和相机姿态进行联合优化;在相机姿态估计的同时,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从拍摄的图像序列中识别和提取应变片的图像坐标,然后使用极限约束进行坐标匹配;最后根据估计的相机姿态和匹配的应变片图像坐标,使用经典的三角测量法计算获得应变片的三维坐标。本发明解决了基于光学编码点的相机姿态估计、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应变片图像识别和应变片三维坐标重构等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3423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55626.X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设备。其中,加热设备包括多个加热模块,多个加热模块分别设置有供冷却液体流入的第一管路和冷却液体流出的第二管路。加热设备还包括冷却液分配器,其中,冷却液分配器包括第一分配器本体;第一分配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冷却液的第一输入接口和用于排出冷却液的第一输出接口;第一分配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输入接口连通的多个第二输出接口以及与第一输出接口连通的多个第二输入接口。其中,多个第二输出接口分别与多个加热模块的第一管路的输入端连接,多个第二输入接口分别与多个加热模块的第二管路的输出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16295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69258.9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5B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导弹等高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石墨加热器,目的是解决在地面热试验中,现有的加热装置加热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型石墨加热元件、U型反射器、绝缘子、电极、固定螺钉和铜螺母;绝缘子和铜螺母安装在电极的下部;电极通过绝缘子和铜螺母与U型反射器固定连接;U型石墨加热元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电极的上部。本发明根据石墨材料能够进行机械精细加工的特点,利用石墨的超高温加热特性,设计了能够对U型结构进行加热的U型石墨加热器,避免了普通石墨加热器存在的加热盲区,更准确的模拟了结构经受的热载荷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1532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71158.X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结构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及高温环境测量复合材料整流罩连接面摩擦力的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在测量常温及高温环境下测量整流罩和发动机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时,干扰因素较多,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斜立柱、平衡杆、加载装置和测量装置;发动机模拟件固定在底座上,整流罩固定在发动机模拟件的上方;平衡杆的右端固定在斜立柱上,下端与加载装置连接;加载装置的右端与斜立柱连接,左端与整流罩连接;测量装置固定在整流罩的外表面上。通过本发明的运用,可以实现试验对象加热温度1200℃以内,位移载荷50mm以内的各类连接结构的摩擦力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99938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527110.9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结构综合离心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用辐射加热石英灯。其包括灯丝(1)和灯管,灯管包括灯头(4)和灯壁(5),所述灯丝(1)的缠绕方式采用螺旋结构,灯丝(1)每个绕丝截面通过“U”形的上端开口处两点和底部一点与灯壁(5)三点接触。所述灯壁(5)设有多个向内凸起的半球形凹槽(3),用于固定螺旋结构的灯丝(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灯丝(1)缠绕方式采用螺旋结构,去除了灯托(2)设计,极大增大了灯丝(1)抗变形的能力。灯壁的凹槽(3)能在任意位置将灯丝(1)定位卡住,使得灯丝(1)的轴向变形只能发生在小区域内部,防止了灯丝(1)的整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2565479U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20143319.6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5B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加热器,包括中空通水冷却结构的主反射器(1)、侧反射器(2)、电源汇流机构(4)和冷却水箱(8),还包括石墨加热元件(3)、绝缘机构(5)、集水器(6)、安装支撑机构(7)和补偿端(9)。本实用新型根据石便于多组加热模块的串联,可以满足平板、圆柱形、圆锥形等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的加热需要,可提供的最大加热热流超过3000kW/m2,最大加热热流变化率超过200kW/m2/s,并可以按照设定的控制曲线进行精确控制,弥补了石英灯加热器和国内现有石墨加热器的不足,能够满足高热流试验的加热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4368446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20847063.6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试验件表面升温降温全程可控试验系统,主要包括试验件、温度测量传感器、温度控制传感器、石英灯加热器、电功率调节设备、测控计算机和气体冷却组件;其中,试验件的表面上布置有温度测量传感器和温度控制传感器,温度测量传感器和温度控制传感器分别与测控计算机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测控计算机还有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功率调节设备和气体冷却组件连接,电功率调节设备与石英灯加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流量可控的压缩气体对试验件冷却,代替了现有技术采用结构自身热辐射和自然对流冷却的降温方式,解决了以往试验只能控制升温不能控制降温过程的问题,实现了可控的降温段热环境加载,从而实现了对升温降温全程的精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203573947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681236.7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结构综合离心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机用辐射加热石英灯。包括灯丝(1)和灯管,灯管包括灯头(4)和灯壁(5),所述灯丝(1)的缠绕方式采用双螺旋结构,灯丝(1)每个绕丝截面呈“U”形,且每一个绕丝截面都和灯壁(5)为点接触;所述灯壁(5)的内壁带有多个环形凹槽(3),双螺旋结构的灯丝(1)卡在凹槽(3)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灯丝(1)缠绕方式采用双螺旋结构,去除了灯托(2)设计,极大增大了灯丝(1)抗变形的能力。灯壁的凹槽(3)能在任意位置将灯丝(1)定位卡住,使得灯丝(1)的轴向变形只能发生在小区域内部,防止了灯丝(1)的整体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