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8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29782.9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性能预测方法,其包括通过传感器模组收集电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载荷数据,并对载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分析后的数据,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并将二次处理后的数据以结构化的格式输出;根据输出数据,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来识别电机的历史运行状态,基于历史运行状态,通过向量机SVM算法构建电机性能衰减模型;通过电机性能衰减模型预测电机性能的衰减趋势,根据衰减趋势,对即将出现的性能下降或损坏进行预警,通过本发明可以在电机发生问题前进行有效性能预测,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891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4605.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6T7/73 , G06N3/0464 , G06T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采摘机器人的茶芽叶位姿估计方法和系统,包括构建图像数据集,采用BAM注意力机制和softNMS方法优化Yolov8网络,得到分割模型,使用分割模型从图像背景中分割出茶芽叶。根据深度图像构建茶芽叶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点云。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方法确定预处理后点云的主方向,基于主方向构建茶芽叶采摘模型,根据茶芽叶采摘模型估计茶芽叶位姿。获取茶芽叶掩膜的深度信息,并结合点云数据处理来实现对茶芽叶进行高精度估计,为采摘机器人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和导航能力,有助于提高茶叶采摘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分割模型可以从复杂的背景中提取茶芽叶的语义特征,实现在非结构化的茶园环境中准确分割茶芽叶。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98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39637.7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M13/021 , G01M17/007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齿轮箱疲劳载荷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齿轮箱的原始载荷谱,对原始载荷谱进行预处理,得到零部件LDD载荷谱。根据齿轮LDD载荷谱中的第i个载荷等级、第i+1个载荷等级和第i个载荷等级对应的循环次数,计算第i+1个载荷等级对应的损伤等效循环次数。将第i+1个载荷等级对应的实际循环次数和损伤等效循环次数相加,得到第i+1个载荷等级对应的最终循环次数。对最终循环次数使用线性插值法,得到齿轮的疲劳当量扭矩载荷。通过将载荷等级对应的循环次数转换为损伤等效循环次数,可以更准确地估计不同载荷等级对齿轮寿命的贡献。该转换基于等效累积损伤理论和材料的疲劳特性进行计算,从而更全面地考虑载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21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99445.7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伞形风力机的自适应啮合铰链机构及伞形风力机,该自适应啮合铰链机构包括上底板、下底板、连杆、横杆、上啮合体以及下啮合体;所述上啮合体与下啮合体之间通过啮合结构相互啮合;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两根所述横杆,所述上啮合体与下啮合体上均设有轨道,两根所述横杆的端部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上啮合体与下啮合体的轨道中;所述轨道中设有供所述横杆复位的弹簧。当风速发生较大变化时,该自适应啮合铰链机构可适应风速来调节受风面积大小,从而提高了输出功率的稳定性以及减少了对叶片和其他部件的影响,使风力发电机稳定输出电能并延长其叶片及其他部件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032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92048.4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D4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猪笼草口缘表面结构的采茶刀,包括上刀片和下刀片;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均包括刀柄和刀齿;所述刀齿中的仿生阵列结构由设置在刀齿的刀刃和刀面上的多组楔形微腔阵列结构构成;多组楔形微腔阵列结构沿着刀刃的长度方向或者沿着刀面的宽度方向等距排列;每组楔形微腔阵列结构包括微流道和多组拟合弧形楔槽微腔单位结构;多组拟合弧形楔槽微腔单位结构沿着微流道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所述拟合弧形楔槽微腔单位结构包括弧形微凹槽和槽缘凸台。本发明的采茶刀选取猪笼草作为自输运刀具表面设计的仿生对象,使得上刀片和下刀片的表面对茶汁具备自输运功能,从而减少茶汁残留,提升刀具的切割效果以及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78332.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氮速冻荔枝品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液氮速冻荔枝样本的理化指标含量以及所述液氮速冻荔枝样本相对应的高光谱图像;基于SVR算法根据所述特征降维后的光谱反射率数据以及所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构建荔枝品质检测模型;基于预训练的荔枝品质检测模型预测出待检测液氮速冻荔枝相对应的理化指标含量,根据所述理化指标含量以及所述待检测液氮速冻荔枝相对应的重量损失值确定所述待检测液氮速冻荔枝的品质得分。本申请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对液氮速冻后荔枝品质进行评估,快速对液氮速冻荔枝品质进行评分分级。
-
公开(公告)号:CN118451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890764.6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D4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作物采摘室内的多功能集成实验平台,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作物输送系统和用于对作物输送系统中的茎秆作物进行采摘模拟的采摘模拟系统;所述作物输送系统包括用于对茎秆作物进行夹持的茎秆夹持装置和用于将茎秆夹持装置中所夹持的茎秆作物输送到采摘模拟系统的茎秆输送装置;所述采摘模拟系统包括机械手采摘模拟装置和往复式切割模拟装置,其中,所述机械手采摘模拟装置和所述往复式切割模拟装置分别位于茎秆输送装置的两侧。本发明的多功能集成实验平台可以在不具备进行户外采摘实验的条件时,模仿户外环境以提高室内实验的准确性,另外,本发明的多功能集成实验平台可以适用于对多种农作物进行模拟采摘,适应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59460.9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隧道式冷冻设备以及冷冻方法,该设备包括隧道本体、输送机构以及喷洒组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该输送带穿过隧道本体的内腔;所述喷洒组件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输送带的上半部分的上方和下方,每组喷洒组件均包括喷洒管和喷头,所述喷洒管沿着S形路线水平延伸,所述喷头设有多个且等距设置在喷洒管上;两组喷洒组件的喷洒管的走向相反;该设备采用全新的排列布局,不仅可以扩大喷洒范围,而且喷洒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冷冻效率。该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并传入PID控制器,利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对异常温度区域的喷头的开合度进行控制,能够提高冷冻流体的利用率、冷冻腔温度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3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22379.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夹剪装运卸于一体的茶叶采摘仿生机器设备,包括移动车体、茶叶采摘装置和茶叶收集装置;所述茶叶采摘装置包括茶叶夹持机构、用于对茶叶夹持机构所夹持的茶叶的叶柄进行剪切的茶叶剪切机构和多自由度机械臂;所述茶叶夹持机构和茶叶剪切机构设置在多自由度机械臂的末端;所述茶叶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车体上的茶叶收集机构以及用于将茶叶采集装置采摘下的茶叶输送到茶叶收集机构的茶叶输送机构;所述茶叶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车体上的茶叶收集框。本发明的集夹剪装运卸于一体的茶叶采摘仿生机器设备可以同时兼顾对茶芽夹持、切割的工作和对鲜茶运输装卸工作的采摘全过程,整体采摘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46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7224.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60W40/08 , B60W30/08 , B60W50/14 , B60W30/085 , B60W30/095 , G06F18/24 , G06V40/16 , G06N5/048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驾驶员特性的汽车防碰撞预警模型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的年龄信息;获取车辆行驶环境;获取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根据所述驾驶员的年龄信息、车辆行驶环境和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判断所述驾驶员的反应距离;当所述车辆和所述行驶环境中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驾驶员的反应距离时,进行防碰撞预警。本发明通过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预测,结合驾驶员的特性,将驾驶员的行为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驾驶员行为,建立相应的安全距离模型。这种基于驾驶员特性的行为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估算驾驶员的安全距离,提高驾驶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