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2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99954.2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融合激光和多波束点云的水库库容测算方法,属于水库库容测算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融合激光和多波束点云的水库库容测算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用无人机红光Lidar和无人机绿光Lidar,获取水库区域周边的地形及浅水区部分数据,同时采用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水库深水区进行数据采集;采用统计滤波去除点云数据离散点噪声,针对水面上的点云噪声进行去除;计算绿光Lidar和红光Lidar点云的重叠部分,分别提取二者重叠区域,将绿光Lidar点云减去提取的重叠点云,得到浅水区点云数据,再将多波束点云、浅水区点云及地表点云相加;本发明应用于水库库容测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99902.5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N21/25 , G01S7/48 , G01C11/02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光谱和点云数据处理的矿区生物量监测方法,属于矿区生物量监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多光谱和点云数据处理的矿区生物量监测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控制搭载有多光谱传感器和坐标定位模块的无人机,基于差分定位原则采集矿区植被多光谱的原始数据;控制SLAM手持激光扫描仪,按照规划的行进路线对矿区所分样地林下垂直结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结合无人机飞行所获得数据,依次解算点云轨迹、解算点云、质量检查、特征提取后航带平差、去冗余、坐标转换、精度检查、去噪,最后得出标准格式的点云数据;本发明应用于矿区生物量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17252.8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灾害视频数据的建筑物提取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涉及图像信息提取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从预设区域的灾害视频中提取多帧图像,并对每帧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多帧目标图像;识别每帧目标图像中的灾变区域,并提取每帧目标图像中的灾变区域图像,且每帧目标图像中的灾变区域图像的大小相同,并计算每个同一位置像素在每相邻两帧灾变区域图像之间的位移;对每帧灾变区域图像进行分割,得到每帧灾变区域图像中的建筑物的初始分割结果;当存在包含分割错误的区域的初始分割结果时,进行修正,能够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满足灾害信息提取的要求,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18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499992.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采沉陷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无人机和DInSAR技术的开采沉陷监测方法,将开采沉陷区的无人机监测结果与DInSAR差分沉降结果进行融合,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数据筛选方法,对DInSAR和无人机监测数据进行筛选,使得筛选后的DInSAR监测值用以边缘监测,筛选后的无人机监测值用以沉陷中心主沉陷值。既利用了无人机数据在沉陷区中心的高精度,又保留了DInSAR差分结果在边缘监测的优越性,弥补了DInSAR手段在大梯度变形的失相干的缺点以及无人机技术在边缘微小变形监测方面的不足。将两种数据优势进行互补,实现采动沉陷区的高精度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30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95238.3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领域,特别涉及矿井的地表沉陷控制领域。采动覆岩水力割缝与离层注浆结合的地表沉陷控制方法,根据钻孔柱状图确定厚岩层的位置和厚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在矿井工作面的巷道顶板上方进行水力割缝,水力割缝钻孔在空间上垂直于巷道,水力割缝钻孔与巷道在采空区侧的夹角为αg,水力割缝钻孔从巷道顶板到厚岩层下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Hg,根据厚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确定αg,当单向抗压强度大于等于35 MPa小于50 MPa时,αg=70°,当单向抗压强度大于等于50 MPa小于65 MPa时,αg=80°,当单向抗压强度大于等于65 MPa时,αg=90°;在地表处于矿井工作面的巷道的中心位置采用钻孔向厚硬岩层下方的离层空间注浆。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91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71193.8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层相似材料模拟实验领域,具体是一种煤层开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底板,垂直且并排固定于底板两端的两块挡板,并排均布开设于底板上的若干螺孔,由下至上螺纹配合于螺孔内的螺杆,向上伸出螺孔的螺杆顶端与轴承内圆固定连接,轴承外圆顶端固定有模拟顶板。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螺杆控制模拟顶板的高度,以达到传统方法采煤厚度的效果,极大的减少了手工开挖的工作量,且提高了开采的精度及效率。通过控制模拟煤层顶板等分成若干个模拟顶板可控制开采距离,开采方向,开采速度。用模拟顶板代替模拟煤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同时调节相邻模拟顶板的高度,可以模拟正负曲率对岩层及地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5456.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1S19/39 , G01S19/01 , G01B7/16 , G01C5/00 , G06F18/10 , G06N3/006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NSS的矿区开采残余下沉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矿区开采残余下沉监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GNSS的矿区开采残余下沉监测方法及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监测区域安装部署GNSS监测设备,对山地矿区地表在时空域下的沉陷变形进行实时连续监测,采集原始下沉数据;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卡尔曼滤波、光滑样条函数对GNSS在线监测得到的原始下沉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接近真实值的下沉数据;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山地矿区任意地表点下沉情况进行预测,引入与冒落破碎岩石压实程度相关的系数,计算山区开采地表任意点的极限残余下沉值;本发明应用于矿区开采残余下沉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45679.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F18/25 , G01S17/86 , G01S17/88 , B64U10/14 , B64U20/80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检测的复杂林分生物量估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复杂林分生物量估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检测的复杂林分生物量估测方法及估测系统硬件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控制搭载有多光谱传感器和坐标定位模块的无人机,基于差分定位原则采集待测区域内的影像数据;将影像数据上获取到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采用转换离散度算法进行评价,对波谱角分类结果和验证样本采用Kappa系数分析算法进行评估,将获得白皮松的波谱存入波谱库存储,通过多光谱分类数据与LIDAR点云数据相结合,将LIADR点云数据按照各树种筛选出来并进行各树种单木生物量计算;本发明应用于复杂林分生物量估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81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80247.3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系上覆岩层移动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是在煤系上覆岩层中设置有监测孔,并在监测孔中由钢丝绳吊装有单元弹簧传感器监测装置,在地面上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接收信号由计算机储存处理,单元传感器测得离层量相加得到总下沉量,地面阻尼滚筒与传感器底座上连接的钢丝绳与钢丝绳标定的初始值相比得到总下沉量,地面全站仪和光学测量标志点与矿区测量控制点A和控制点B测量得到绝对高程变化量,三者进行比较,得到岩层移动量。该装置结构简单,监测方法方便快捷,实时在现,准确可靠,是监测煤矿回采岩层移动的有效装置及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51815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080247.3
申请日:2008-12-2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煤系上覆岩层移动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是在煤系上覆岩层中设置有监测孔,并在监测孔中由钢丝绳吊装有单元弹簧传感器监测装置,在地面上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接收信号由计算机储存处理,单元传感器测得离层量相加得到总下沉量,地面阻尼滚筒与传感器底座上连接的钢丝绳与钢丝绳标定的初始值相比得到总下沉量,地面全站仪和光学测量标志点与矿区测量控制点A和控制点B测量得到绝对高程变化量,三者进行比较,得到岩层移动量。该装置结构简单,监测方法方便快捷,实时在现,准确可靠,是监测煤矿回采岩层移动的有效装置及其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