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2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24302.X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板件离散的箱形截面桥梁统一承载力预测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将箱形截面离散为由不同板件组成,从而将截面层次的承载力破坏问题转换至组成截面的任意板件层次的承载力破坏问题,将原本在截面内力层次的耦合承载力的复杂问题转化为在板件应力层次的耦合承载力问题,进一步地将板件分层并提出层间受力平衡方程,将板件承载力破坏问题再次转化为组成板件的上、下薄膜层承载力破坏问题,并提出了上、下薄膜层在复杂外荷载作用下的三种可能的破坏模式及其对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将逐步破坏加载方法应用于截面破坏状态的确定,得到箱形截面的极限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19740.2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2/00 , B28B23/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混组合镂空T梁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预制钢混组合T梁单元,预制钢混组合T梁单元设有多片,预制钢混组合T梁单元底部中段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处设有钢系杆,形成镂空状,相邻预制钢混组合T梁单元梁端之间通过现浇湿接缝连接,相邻预制钢混组合T梁单元两端之间通过横隔板连接,中段通过跨中横隔板连接,预制钢混组合T梁单元上现浇混凝土桥面板。将T型型钢嵌入混凝土梁的底部,通过切割截面的钢齿及加强钢筋形成复合连接榫,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能。与传统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能够实现细长的结构类型,跨中降低混凝土部分梁高,节省混凝土用量,减轻了吊装重量,增加了钢系杆可提高跨中截面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104282.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受拉或主拉应力的节段混凝土构件及其连接方式,其主体为混凝土节段,所述混凝土节段内部浇筑一体化设有竖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竖向加强钢筋;所述的横向钢筋采用环箍形式,实现在接缝处的闭合,所述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竖向钢筋连接,所述横向钢筋转弯半径处放置竖向加强钢筋,在所述混凝土节段腹板处预留孔洞,通过锚栓连接方式用钢板将两个相邻的节段梁连接。本发明通过和钢板传递两个节段梁之间的受力,这种方式使得环形的箍筋和螺栓及其共同包围的混凝土形成承受围压的混凝土柱,同时加强钢筋提高了受压柱的弯剪强度,这种形式且施工更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84100.8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梁下部结构快速化建造系统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预制盖梁和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盖梁中设有盖梁开孔,所述预制管桩采用桩柱一体设计,预制管桩桩内设有管桩开孔,管桩开孔的孔洞与预制盖梁的盖梁开孔的孔洞对接,将竖向钢筋和螺旋箍筋组成的钢筋笼放置于管桩开孔的孔洞内并穿过盖梁开孔的孔洞,浇筑内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利用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施工较为便捷,对施工精度和灌浆质量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04017.3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桥墩壳式抗震连接结构,预制桥墩下部做成剪力槽,安装前进行表面拉毛处理,所述的桩基础顶面设置定位垫块,桩基础与预制桥墩间设置垫层,预制桥墩主筋在端部截止,所述的桩基主筋外伸;所述的接头主筋预埋承台,所述的横向钢筋为螺旋箍筋或环筋,设置在桩基主筋外圈,所述的后浇接头浇筑在预制桥墩与桩基础连接处。从而实现预制桥墩与下部结构间壳式连接,无需现场钢筋连接、施工方便快捷,高效;无需现场灌浆连接,施工质量可控,优质;通过外伸桩基主筋和设置横向钢筋,延性良好,可用于高地震区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连接,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5195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06301.2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王胜斌 , 胡可 , 徐宏光 , 陈修林 , 徐栋 , 邱体军 , 唐国喜 , 胡胜来 , 曹光伦 , 郑建中 , 朱玉 , 田帅帅 , 李夫凯 , 何玉柱 , 王林凯 , 任金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梁式桥桥跨之间桥面纵向快速连接结构,所述梁式桥桥跨之间桥面纵向快速连接结构包括梁式桥梁相邻两个主梁的梁体、上钢板和沥青铺装层,两个梁体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梁体内预埋锚固钢筋与锚固钢板,所述锚固钢板位于锚固钢筋上方,所述上钢板分别与两个梁体内的锚固钢板连接,所述沥青铺装层铺设在上钢板以及梁体的桥面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钢结构组件,相较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快捷,安全耐久的优点。上钢板与锚固钢板之间在端部采用坡口角焊缝将会大大改善钢板及其焊缝的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761931.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桩及其连接方法,包括桩身混凝土、主筋、箍筋、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第一连接筒包括设有第一锚固孔的第一底板、外筒、环形凹槽、筒身设有导向孔且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的内筒、第一内孔;第二连接筒包括设有第二锚固孔的第二底板、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的筒体、第二内孔;主筋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锚固孔、第二锚固孔,主筋两端的镦头分别将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锚固于桩身混凝土中;在预制桩底部的第二连接筒中连接插件,在第一连接筒的环形凹槽内放置弹簧,在导向孔内放置锁定体,在弹簧上放置锁定环,插件插入内孔中。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桩可快速连接,且连接性能好、节约材料、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05100.5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应力安全度均匀性的连续梁桥配束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首先拟定连续梁桥结构尺寸和预应力钢束立面样式,建立有限元模型,选择若干代表性截面;按施工阶段顺序依次计算并提取张拉单位钢束对代表性截面产生的应力值,构建应力影响矩阵;按规范计算并提取无预应力结构施工和运营阶段代表性截面最不利应力值,构建初始应力向量;利用叠加原理计算施工和运营阶段结构应力,以运营阶段应力安全度最均匀为目标构建数学优化模型,整理设计变量、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然后利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使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应力安全度最均匀的钢束配置,提高了桥梁结构受力合理性和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03946.6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涵洞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狭窄空间内预制装配式涵洞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既有设施下方布置涵洞安装装置;S2、将全站仪布置在基础平台的起始端,使全站仪的中心点O与基础平台的基础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铅垂面上;S3、将涵洞节段卸落至滑移设备上,使涵洞节段朝向全站仪一侧端面的中点E与基础平台的基础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铅垂面上;S4、在首个涵洞节段的待安装点处布置定位标记,使定位标记的中点W与基础平台的基础中心轴线位于同一铅垂面上;S5、计算牵引部对滑移设备的牵引里程,通过牵引部将各涵洞节段依次牵引至设定位置;本发明在狭窄空间内大幅提高了涵洞节段的安装施工速度,且无需使用大型机械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00146.6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桩与盖梁间混合型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构造包括榫卯连接的管桩(1)和盖梁(2);所述的盖梁(2)内设有多个灌浆波纹管(7),所述的管桩(1)内填充有填芯段(3),所述的灌浆波纹管(7)与填芯段(3)内穿设有填芯段纵筋(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预应力管桩这一特殊的墩柱结构,提出管桩和盖梁间“混合型”连接方式,灌浆波纹管连接和榫卯连接共同发挥作用,相对于灌浆波纹管连接,可降低对灌浆波纹管与钢筋间搭接长度的要求,缓解节点处的钢筋拥堵,对于截面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中这一优势显得尤为突出;榫卯连接对盖梁开孔较小,相对于承插式连接,可避免开孔对盖梁预留孔处受力性能的削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