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4951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80009740.8
申请日:2018-01-06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H02K11/215
Abstract: 马达具有:磁铁,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与转子一起旋转;基板,其设置有检测磁铁的位置的传感器;壳体,其对驱动转子的定子进行保持;轴承单元,其具有轴承保持架;以及导电部件单元,其夹在壳体和轴承单元之间。导电部件单元具有:导电部件,其包含经由基板而与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一导电部件;以及导电部件保持架,其覆盖导电部件。基板固定于导电部件保持架。在径向上,在轴承保持架的外侧面与导电部件保持架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磁铁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19718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980025254.X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逆变器单元的一个方式是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而提供给马达的逆变器单元。逆变器单元具有:外壳,其设有向外部开口的第一收纳室和第二收纳室;第一电路板,其位于第一收纳室;布线部,其将第一电路板和外部电源装置连接;第一盖,其固定于外壳并覆盖第一收纳室的开口;以及第二盖,其固定于外壳并覆盖第二收纳室的开口。布线部具有与外部电源装置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第二收纳室。
-
公开(公告)号:CN113661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80027328.6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马达单元的一个形态包括:马达,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转子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定子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逆变器,逆变器将电力供给至马达;外壳,外壳设置有马达收纳空间和逆变器收纳空间,马达收纳空间收纳马达,逆变器收纳空间收纳逆变器;以及第一母线,第一母线将马达与逆变器电相连。外壳具有分隔壁部,分隔壁部划分出马达收纳空间和逆变器收纳空间,且设置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第一母线与在马达收纳空间中在定子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从定子延伸出来的线圈线连接,并且穿过贯穿孔向逆变器收纳空间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4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010254457.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减速机构、电力转换器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壳体。壳体具有第1壳体和第2壳体。第1壳体收纳马达。第2壳体覆盖第1壳体的开口,并且对位于第2壳体与第1壳体之间的电力转换器进行保持。第2壳体具有固定于第1壳体的周缘部和向周缘部的内侧扩展的底部。底部具有不平坦的振动抑制构造。由此,抑制第2壳体的底部的振动。其结果为,能够降低驱动装置的使用时的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2005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80027819.8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马达单元的一个方式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和与转子对置的定子;外壳,其收纳马达;逆变器,其与定子电连接;以及逆变器壳体,其收纳逆变器,并且在与轴向垂直的规定方向上固定在外壳的一侧,其中,逆变器壳体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外壳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隔着间隙部在径向上分开配置。在间隙部设置有从所述外壳或逆变器壳体突出的第1连接器部。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007090.8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个方式包括: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马达轴;动力传递机构,其具有多个齿轮并与所述马达轴连接;壳体,其具有将所述马达收纳在内部的马达收纳部以及将所述动力传递机构收纳在内部的齿轮收纳部;流体,其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流体路径,其供所述流体流动,在所述齿轮收纳部的内部,在所述马达轴线的上侧设有贮存所述流体的贮存器。所述流体路径具有从所述马达的外部向所述马达提供所述流体的外部提供路径和向所述马达轴的中空部提供所述流体的内部提供路径。所述贮存器具有第一提供口和第二提供口。所述外部提供路径与第一提供口相连。所述内部提供路径与第二提供口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94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092651.3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H02K7/116 , H02K5/04 , F16H57/037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装置和油更换方法,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驱动装置使车辆的车轴旋转,其中,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减速装置,其与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与减速装置连接,使车轴绕着差动轴线旋转;以及壳体,其具有在内部收纳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的齿轮收纳部。在齿轮收纳部的内部收纳有油。差动装置具有绕着差动轴线旋转的齿轮。齿轮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位于比减速装置靠铅垂方向下侧的位置,并且浸在齿轮收纳部内的油中。壳体具有:排油孔和注油孔,它们将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接;第1栓部件,其可装卸地安装于排油孔,封闭排油孔;以及第2栓部件,其可装卸地安装于注油孔,封闭注油孔。排油孔和注油孔设置于齿轮收纳部中的收纳差动装置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880084221.8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逆变器,其向马达提供电力;汇流条,其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延伸部,该汇流条将马达与逆变器连接;外壳,其具有供第1延伸部通过的第1开口孔,该外壳收纳有马达;逆变器壳体,其具有与第1开口孔在第1方向上对置而供第1延伸部通过的第2开口孔,该逆变器壳体收纳有逆变器;以及汇流条支承部件,其对汇流条进行支承,以跨越第1开口孔和第2开口孔的方式插入第1开口孔和第2开口孔。汇流条支承部件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沿第1方向贯穿汇流条支承部件,供第1延伸部插入到内部。在贯通孔的内周面与第1延伸部之间填充有密封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1462272.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以第1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动力部、传递动力部的动力的传递机构以及设置于传递机构的驻车机构。传递机构具有绕第1轴线旋转的第1齿轮、与第1齿轮啮合的绕第2轴线旋转的第2齿轮、与第2齿轮一起绕第2轴线旋转的第3齿轮以及与第3齿轮啮合的绕第3轴线旋转的第4齿轮。驻车机构具有:驻车齿轮,其与第1齿轮一起绕第1轴线旋转;驻车棘爪,其具有啮合部,能够绕第4轴线旋转;以及驱动部,其使驻车棘爪绕第4轴线旋转移动,从而使该驻车棘爪在使啮合部与驻车齿轮啮合的锁定状态与使啮合部离开驻车齿轮的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动作。驻车齿轮从径向观察时与第3齿轮重叠,从轴向观察时与第2齿轮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3498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80014534.3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H02K11/33 , B60K17/04 , B60L3/00 , B60L15/00 , H02K5/04 , H02K5/22 , H02K7/116 , H02K9/19 , H02K11/30 , H02M7/48
Abstract: 本发明的马达单元的一个形态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对供给至所述马达的电流进行控制;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具有马达收容部和逆变器收容部,所述马达收容部收容所述马达,所述逆变器收容部收容所述逆变器;以及逆变器外壳,所述逆变器外壳覆盖所述逆变器收容部的开口并且支承所述逆变器。所述外壳主体设置有第一冷却路径,所述第一冷却路径供对所述马达进行冷却的第一制冷剂流动。所述逆变器外壳设置有第二冷却路径,所述第二冷却路径供对所述逆变器进行冷却的第二制冷剂流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