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糖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7244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10338402.9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葡萄糖酸内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葡萄糖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作为原料,采用紫外灯对葡萄糖溶液进行照射,反应装置加入通气泵加快传质过程,在反应过程中流加过氧化氢,搅拌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20~60℃,时间为1~4小时,过滤得到葡萄糖酸溶液;再将葡萄糖酸溶液在70℃~80℃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结晶液含量为70%~90%;将浓缩液中加入晶种,置于结晶搅拌机中进行结晶,得到葡萄糖酸内酯产品。本发明不但缩短了生产周期,不会造成工业污染,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能耗低,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抑制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方法及在线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56309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10122268.8

    申请日:2006-09-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方法:在煎或炸加工前把食品浸泡在丙烯酰胺抑制剂溶液中,通过测量抑制剂溶液的电导率而确定抑制剂含量,从而在线控制抑制剂的添加。实现该方法的在线控制装置为:由浸泡池、电导率测量装置、抑制剂自动添加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浸泡池与电导率测量装置相连接;控制系统同时与该电导率测量装置和抑制剂自动添加装置相连。本发明通过电导率的变化确定浸泡池中抑制剂浓度变化并控制自动添加装置是否往浸泡池中添加抑制剂,既不改变油炸工艺,又可在线控制。

    用于高温加工食品的丙烯酰胺抑制剂及其应用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1866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6727.3

    申请日:2004-04-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温加工食品的丙烯酰胺抑制剂。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高温加工食品的丙烯酰胺抑制剂为钙离子和阿魏酸,钙离子的添加量为高温加工食品中所含游离氨基酸量的0.1~5.5倍(摩尔比),阿魏酸的添加量为0.01~1mmol/kg食品。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丙烯酰胺抑制剂的应用工艺方法,即将钙离子制剂和阿魏酸制剂直接添加或浸泡食品原料,并利用可使阿魏酸产生自由基的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对食品原料进行处理。本发明所述的丙烯酰胺抑制剂,用于清除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比较安全的,而且能辅助改善食品的品质,因此适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推广。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亚麻木酚素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7938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111432651.4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亚麻木酚素生物转化中的应用,属于食品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名称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FCC5,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973。该植物乳植杆菌FCC5来源于传统发酵豆制品、体外实验显示胃肠液中存活率高,安全无溶血性,在食品中应用前景良好;还具有使亚麻木酚素SDG脱糖苷、脱甲基、脱羟基的转化功能,获得SDG代谢混合物,从而提高SDG的生物利用度。该FCC5的全细胞催化转化SDG的转化效率高,反应体系简单,全细胞转化产物是木酚素和活益生菌混合物具有活益生菌和木酚素双重功效,且组成安全简单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

    一类丙烯醛-氨基酸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17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011416848.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过程有毒物质控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丙烯醛‑氨基酸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六种丙烯醛‑氨基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产率高,为人体温(37℃)、热加工(160℃)下主要产物,制备得到的加合物的纯度高达95%,其中高效液相色谱图各个显示波长下(200~400nm)的目标单峰的峰纯度高达92%,可利用其作为标准物检测食品中热加工过程是否有该加合物生成,并利用这一结果额外添加氨基酸以控制内源有毒物质的含量。

    一种保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48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0219.5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溶于冰醋酸中,制得壳聚糖溶液;在壳聚糖溶液中加入丙烯醛,反应后加入白藜芦醇,继续反应得到的溶液用乙酸乙酯洗涤;向洗涤后的溶液的水相中加入过量丙酮,过滤沉淀;沉淀冷冻干燥得到壳聚糖水凝胶固体;将壳聚糖水凝胶固体溶于冰醋酸中,再加入半胱氨酸固体和甘油,得到复合壳聚糖水凝胶溶液;将复合壳聚糖水凝胶溶液涂抹在干燥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上,得到复合壳聚糖水凝胶‑海藻酸钠双层膜。本发明以丙烯醛为交联剂,不仅提高了壳聚糖薄膜的白藜芦醇负载量,还提高了薄膜的抗氧化和抗菌能力,加入的半胱氨酸,解决了交联剂残留的问题。

    一种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49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445441.2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中,将丙烯醛与丝氨酸进行恒温加热反应,后续处理,获得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所述丙烯醛与丝氨酸的摩尔比为1∶(1~3)。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所获得产物产率高,纯度高。所述丙烯醛‑丝氨酸加合物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