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628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80019061.3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高木精工
Abstract: 提供一种防止了嵌入的部件的位置偏移和变形的树脂制箱的制造方法。在树脂注射成型的树脂制箱中,在嵌入有辅机安装用的嵌入板(119)的树脂层的部位,形成有树脂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嵌入板(119)的面(119a)从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化的壁厚渐变部(115)。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69763.0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5/00
Abstract: 机动二轮车的前挡泥板由上挡泥板和下挡泥板构成,该上挡泥板能够相对于前轮接近、离开,该下挡泥板以在前叉的后方从上方覆盖前轮的方式配置在比上挡泥板靠下方的位置,且相对于前轮的上下方向相对位置固定,在该机动二轮车中,上挡泥板(46)形成为,在俯视下以使其后部与所述下挡泥板(47)的前部重叠的方式跨所述前叉(11)的前后而延伸,且乘客乘车时的所述上挡泥板(46)的后端下缘(46b)位于比所述下挡泥板(47)的前端上缘(47c)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上挡泥板及下挡泥板的相互的功能,减少泥、水向乘客侧的飞散。
-
公开(公告)号:CN1045125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490692.2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在燃料箱的后部内置燃料泵时,避免缓冲单元的安装或座椅轨道成为阻碍。在沿着车身中心(CT)的一根主框架(50)的后端部焊接缓冲托架(58)。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的前端部(62a)以前方倾斜下降的方式弯曲而焊接于缓冲托架(58)的侧面。在缓冲托架(58)的比座椅轨道的前端部(62a)靠下方的后端部安装缓冲单元(60)。该安装部成为比燃料泵(76)的泵中心(PC)靠后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126286.X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10)的吸附罐配置结构,其能够使车身紧凑化,同时能够缩短与吸附罐连接的配管。在车架(11)上安装发动机(27),在该发动机(27)的后方配置化油器(45),在该化油器(45)的后方配置空气滤清器(47),该空气滤清器(47)和化油器(45)通过连接管(46)连接,在发动机(27)及化油器(45)的上方配置燃料箱(25),通过吸附罐(58)处理该燃料箱(25)内的蒸发燃料。车架(11)具备在发动机(27)的后方沿上下方向或接近上下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部(13c),连接管(46)设于后部车架部(13c)的侧方,吸附罐(58)配置在连接管(46)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297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46190.7
申请日:2009-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J35/00 , B62J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该两轮摩托车在车体的下部具有滤罐,能减少部件件数并且能谋求车辆的轻量化。该两轮摩托车的滤罐配置结构具有摆臂(36)、滤罐(44)和中央支架(42),该摆臂(36)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撑在车架(11)的后部,并且支撑车轮;该滤罐(44)配置在该摆臂(36)的下方,并存储在燃料箱内蒸发的蒸发燃料;该中央支架(42)能够摆动地设置在车架(11)的下部,在停车时使车架(11)站立于路面上,在行驶时与路面保持大致平行。滤罐(44)配置在与路面大致平行的中央支架(42)的上方。
-
公开(公告)号:CN217260440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535718.0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无需设置追加的罩和收纳空间,就能够设置外部设备连接机构,能够确保防盗性以及防水性。车辆具备:转向系统(31),其至少包括供鞍乘型车辆(10)的乘员输入转向操作的把手(21)和支承鞍乘型车辆(10)的前轮(13)的前叉(14);以及车体罩(32),其安装于转向系统(31),伴随着把手(21)的转向而转向,在车体罩(32)的车宽方向内侧与前叉(14)的车宽方向外侧之间设置外部设备连接机构(40),所述外部设备连接机构(40)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41)。
-
公开(公告)号:CN221757669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126756.X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将设备安装至车架的前端部。鞍乘型车辆具备:车架(11),其具备前立管(18)和单脊梁式车架;以及设备,鞍乘型车辆具备:支承箱(160);连接撑架(170),其将支承箱(160)与车架(11)连接;以及管状部件,其与设备连接,在车架(11)的前端部设置有对支承箱(160)进行支承的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和紧固连接撑架(170)的紧固部,在支承箱(160)设置有插入至突起部的插入部(165)和插入至连接撑架(170)的插入凸部,在连接撑架(170)设置有供插入凸部插入的插入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203793516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20547883.9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3006 , B62J23/00 , B62J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箱罩安装构造,能够将从燃料箱的侧方到发动机的上部侧方的区域覆盖的燃料箱罩,通过高强度且简单的构造而容易且高精度地安装到车身侧。设有将燃料箱(50)的左右的前缘部连结在车身侧的支承杆(41)上的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在燃料箱支承托架(42L、42R)上,一体地设有比与燃料箱(50)的连结部(69L、69R)更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卡定部(70L、70R)。在卡定部(70L、70R)上结合有燃料箱罩(53L、53R)。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