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324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051942.3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02 , B60L11/14 , B60L11/1877 , B60L2200/12 , B60L2210/40 , B60L2240/1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H02M2001/322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能够将电容器的残余电荷良好地放电并容易地对配电部件进行接近操作。本发明的电动车(10)具有将来自主电池(60)的电力向电动机(28)供给以驱动该电动机(28)的电动机驱动部(64),其中,电动机驱动部(64)具有:将来自主电池(60)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逆变器(78);用于使逆变器(78)的工作稳定的电容器(80);使在电容器(80)中被充电的电荷放电的电阻(86);通过手动将在电容器(80)中被充电的电荷向电阻(86)放电的放电操作机构(106)。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24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18516.1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G1/10 , B62K23/04 , Y10T74/204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且能够谋求品质的稳定化的节气门装置。本发明的节气门装置(10)具有:转子(16);和壳体(38),该壳体围绕该转子(16)的一部分,且收容对所述转子(16)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转子(16)以及壳体(38)进一步地收容于安装在把手杆(12)上的壳体(60)中。用于将旋转后的转子(16)返回至原来的位置的弹性施力机构(32),使其一端卡定在转子(16)的第一卡定用突起(30)上,并使另一端卡定在壳体(38)的第二卡定用突起(58)上。
-
公开(公告)号:CN1251900C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02118381.3
申请日:2002-04-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40 , B60L11/007 , B60L2200/12 , B60Y2200/12 , H02K1/2786 , H02K7/14 , H02K21/22 , H02K29/03 , Y02T10/641 , Y02T10/7258
Abstract: 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组装到后轮的无电刷构造的马达具有以下的构造。在与后轮的轮毂成一体的磁性体的转子铁心(321)和与转子铁心相向配置的定子(38)。在转子铁心(321)设置多个沿后轮的周向配置的开口部。在开口部,分开配置磁铁(351N,S),并且在中央部具有空隙(322D)。在磁铁的定子(38)侧的一部分形成空隙(322E、322F)。在各开口部间由转子铁心形成补极部(323)。通过使各磁铁的磁通中的通过空隙(322D和322E)间的桥状部分(322BR)的部分产生转矩,从而可减少磁摩擦。由补极的作用获得转矩的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49505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6127.6
申请日:2003-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 , B60K6/543 , F16H63/062 , F16H63/067 , Y02T10/6221
Abstract: 一种带有兼用作发电机的马达的发动机,其在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驱动侧带轮11的外周上设置磁铁18,并且将该带轮作为马达ACG33的转子39。在转子39的外周上配置定子19。伴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大,改变转子、即带轮的可动带轮片112相对于定子19的位置,并且减小定子19和转子39的对向部面积,降低发电量的增大比例。由此能实现带有马达ACG的发动机的小型化,并能抑制由于发电量过大而造成的摩擦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5C
公开(公告)日:2001-06-13
申请号:CN96112966.2
申请日:1996-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有由马达的动力辅助人力的辅助动力装置的既便宜又轻便的自行车。曲轴的两端装着脚蹬臂的基端,管状或者筒状空心扭矩传递构件转动自如地、相对地被嵌合在曲轴的外圆周上,该空心扭矩传递构件的一端嵌合着传动链轮,在邻近该传动链轮的前述空心扭矩传递构件上设置有马达单向离合器,前述空心扭矩传递构件的另一端通过蹬踏力单向离合器与前述曲轴相连接,前述马达单向离合器的输入端通过减速机构与直流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前述空心扭矩传递构件的外圆周上配置有磁致伸缩式扭矩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8C
公开(公告)日:1997-10-29
申请号:CN93102308.4
申请日:1993-03-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77 , B60G7/02 , B60G9/02 , B60L1/003 , B60L3/0061 , B60L11/1816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9 , B60L15/20 , B60L2200/12 , B60L2210/30 , B60L2240/36 , B60L2240/421 , B60L2240/545 , B60L2270/145 , B60R16/04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H01M2/1083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2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一种采用电机(M)作为驱动源的机动车,其以电池(B)作为电机的驱动源,所述电池(B)和一个控制单元(U)以整体的方式装到所述电机(M)的附近,所述电池(B)和所述控制单元(U)由车身框架(6)以一防震方式支撑,所述电池(B)容纳在一电池放置空间(77)内,所述控制单元(U)装在该电池放置空间(77)的一个构件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9C
公开(公告)日:1995-06-28
申请号:CN93104618.1
申请日:1993-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8 , B60W10/04 , B60W10/11 , B60W30/18 , B60W30/1819 , F16H61/32 , F16H63/18 , F16H63/502 , Y10T477/33 , Y10T477/347
Abstract: 一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M通过一场效应晶体管(FET)传动机构107与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元件103相连。一用于驱动变速鼓62的变速电机61通过一场效应晶体管(FET)传动机构112与变速电机电子控制元件111相连。当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元件103在由加速器开口传感器106和驱动电机转速传感器104测得的信号的基础上输出变速信号时,驱动电机M的输出被暂时减小或停止以减轻传动机构T的齿轮系啮合表面压力,而在此期间,变速鼓62被变速电机61所驱动以完成变速。完成变速后,驱动电机M的输出被平稳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80983A
公开(公告)日:1994-01-19
申请号:CN93104618.1
申请日:1993-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08 , B60W10/04 , B60W10/11 , B60W30/18 , B60W30/1819 , F16H61/32 , F16H63/18 , F16H63/502 , Y10T477/33 , Y10T477/347
Abstract: 一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M通过一场效应晶体管(FET)传动机构107与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元件103相连。一用于驱动变速鼓62的变速电机61通过一场效应晶体管(FET)传动机构112与变速电机电子控制元件111相连。当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元件103在由加速器开口传感器106和驱动电机转速传感器104测得的信号的基础上输出变速信号时,驱动电机M的输出被暂时减小或停止以减轻传动机构T的齿轮系啮合表面压力,而在此期间,变速鼓62被变速电机61所驱动以完成变速。完成变速后,驱动电机M的输出被平稳增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