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置动力总成快速搭载硬点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146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541004.7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横置动力总成快速搭载硬点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整备左前轮心点C位置;步骤2:通过整备左前轮心点C依据传动轴夹角的要求确定变速箱输出和离合器壳体安装面交点B的所属区域;步骤3:通过曲轴和发动机和变速箱安装面交点A、整备左前轮心点C确定变速箱输出和离合器壳体安装面交点B的具体位置。本发明在动力总成搭载分析时,不需要反复调整硬点,实现了工作效率提升的目标。

    一种REV车型动力总成减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4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27311.3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EV车型动力总成减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车辆混动模式下动力总成中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和减速箱的振动信息,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离合器和发电机的碰撞压力信息,然后将振动信息和碰撞压力信息发送给减振处理器进行处理和计算,再由减振处理器发送信号给发动机控制器和减速箱控制器,进而对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转速以及减速箱的传动比进行控制,能够减小动力总成各部件的振动幅度和碰撞概率,降低机舱噪音,提高动力总成的使用寿命,并提升车辆的驾驶体验。

    一种自动举升式越野车前机舱行李托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3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3223.7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李托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举升式越野车前机舱行李托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在纯电动越野车的前机舱行李箱中设置底座、举升机构和行李托盘,并通过传感器采集已装行李的高度配合托架控制器进行控制,能够实现行李托盘的智能升降,便于客户拿取和放入行李;通过托架控制器与车载中控屏和各传感器相连接,智能判断车辆工况和客户拿取行李的意图,结合装入行李的高度自动调整行李箱托盘高度,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同时防止驾驶过程中行李箱误弹出,影响驾驶安全。

    一种混合动力车型中冷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8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77082.3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型中冷器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在传统的中冷器系统中增加换热器,引入车载空调冷却系统,使中冷器回路中的空气与空调回路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有效利用车载空调系统的冷却能力,能够提高发动机进气的冷却效率,改善进气温度,同时节约能源;通过将热交换器每次开启时间与之前开启时间的平均值做对比,进行预设热交换器开启温度阈值的自学习,自动调整预设的热交换器开启温度,可更加合理控制热交换器,更加高效、节能,同时节约了空调冷却系统的开启时长,更加环保。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汽车散热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93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51281.X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汽车散热系统结构及控制方法。通过自动调节散热器的翻转倾斜角度和格栅的开闭状态,针对车辆不同的行驶模式,最大化的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减小风阻并保证美观性;在车辆前悬尺寸边界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优化机舱的布置空间,且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车型,通用性好;在车辆停止及正常行驶时,通过散热器和下格栅相配合,在保证散热能力的同时尽量关闭上格栅,提高车辆前部的造型美观性;在车辆爬坡或越野发热功率增强时,通过开启上格栅和下格栅,提升进气量,保证散热能力;在车辆涉水时,通过关闭下格栅、翻转倾斜散热器,提高车辆的涉水能力。

    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4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59287.2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动能回收装置和车辆,属于能量回收设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基座,用于与车辆的轮轴转动连接;发电装置,用于与储能装置电连接,发电装置具有以旋转方式工作的输入端;传动机构,用于将车辆的轮轴的旋转动能传递至输入端;推杆,两端分别连接基座和传动机构,推杆用于在车辆减速时驱动传动机构;在车辆正常行驶时,传动机构与轮轴分离;在车辆减速时,传动机构在推杆的驱动下相对于轮轴运动,以使轮轴、传动机构、输入端依次传动连接。车辆包括轮轴和安装于轮轴的上述的车辆动能回收装置。本申请能够仅在需能量回收时,与车轮联动,不会额外消耗车辆动能,也不会对车辆正常行驶造成影响;同时能够一定程度有助于刹车过程。

    中央扶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915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71033.4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央扶手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根据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信号,确定驾驶员的目标驾驶状态,根据设定的匹配关系,确定与目标驾驶状态对应的中央扶手的目标位置信息,并确定中央扶手从当前的实际位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位移量,从而根据该位移量控制中央扶手移动至目标位置。该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中央扶手位置随驾驶员手臂位置变化而自适应调节,从而针对性地满足个性化的中央扶手位置需求,还可解决传统中央扶手支撑范围不足,高频操作中控屏的肘部舒适性问题,同时提升车辆智能化程度。

    车辆通过性辅助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516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159522.0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通过性辅助方法及车辆,该方法通过实时获取车辆左、右侧与前方障碍物的横向距离,并依次判断横向距离与第一、第二和第三距离的关系,进而在不同的条件关系下执行不同的操作,包括提示横向距离小于第一、第二、第三距离的一侧过近,在车辆前方投射与车等宽的指示光毯,自动折叠后视镜,建议不通行或其组合。本发明通过实时获取车辆左、右侧与前方障碍物的横向距离,并不断提示横向距离小于第一、第二、第三距离的一侧过近,最终促使车辆居中于通道,提升了车辆通过性;同时还在车辆前方投射与车等宽的指示光毯,便于驾驶员更直观地评估车辆能否通过前方的通道,并在横向距离较近时自动折叠后视镜,进一步提升车辆通过性。

    一种REV车型发动机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90582.6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EV车型发动机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提出了一种智能控制算法,根据当前时间段的电池包温度变化率,对下一时间段的发动机输出功率进行修正,并根据下一时间段电池包温度变化率的大小对修正系数进行自学习,使发动机的热量能够有效用于提升电池包温度,提升发动机能量利用率,并延长PTC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自适应处理器、存储器和信号采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值、电池包温度值和发动机功率值并进行处理和计算,然后利用发动机控制器对发动机输出功率进行实时控制;通过板式热交换器,能够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利用发动机余热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更加节能。

    一种电动车PTC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839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27308.1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PTC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提出了一种智能控制算法,根据当前时间段内PTC加热器的耗电量与电池包因低温导致的电量损耗的比较结果,对下一时间段的PTC加热器输出功率进行修正,进而使PTC加热器消耗的电池电量与降低的电池包低温能量损耗保持平衡,使电池包总的非驱动能量损耗降低,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出了一种PTC控制系统,通过设置车辆外部温度传感器、电池包温度传感器和车载处理器,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值、电池包温度值并进行处理和计算,然后通过PTC控制器对PTC加热器的输出功率进行实时控制,进而实现低温环境下电池包能量消耗的最优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