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4252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77641.8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R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SV微盲孔表面电流密度的测定方法及系统,测定过程为:先将硅片和夹具一起放入电镀槽中,使得电镀液浸润到TSV微盲孔中;然后将电镀槽放回三维运动平台;将Pt电极定位到TSV微盲孔上表面位置;最后测定TSV微盲孔口部电流密度:将Pt电极移动到距离TSV微盲孔口部10?50纳米的位置;用微电阻仪的两极分别连接Pt电极与硅片表面的种子层,测量电阻R1;将硅片接入电镀电源的负极进行电镀,测量Pt电极与硅片表面的种子层之间的电压V1,计算局部电流I1=V1/R1,除以电极截面积,获得局部电流密度。通过类似的方法,可测定TSV微盲孔表面不同位置的电流密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83800.4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结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线切割成棒材,然后固溶水淬处理,获得成分均匀的粗晶结构铝合金棒材,最后经扭转变形处理,获得梯度结构铝合金材料;所述铝合金棒材的晶粒尺寸≧100μm。本发明将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固溶处理获得成分均匀的粗晶结构的铝合金棒材,经扭转变形工艺,实现在高层错能金属中引入梯度分布的位错形变微结构,即位错密度表层最高而芯部最低,呈现由高到低的连续梯度变化,同时保留原始态的晶粒尺寸,在变形过程中,梯度结构之间差异化的应力状态导致材料变形行为发生改变,通过位错强化及背应力强化获得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制备高强度高塑性的铝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597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810878693.2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陈凤 , 郭宇峰 , 姜涛 , 邱冠周 , 郑富强 , 王帅 , 陈薇 , 杨凌志 , 王超 , 谢泽强 , 张林林 , 杨永斌 , 李光辉 , 范晓慧 , 黄柱成 , 张元波 , 李骞 , 陈许玲 , 甘敏 , 徐斌 , 景建发 , 王峰 , 杨泽世 , 谢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硅锌矿资源中回收锌的工艺,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包括:(1)将原矿进行破碎处理,得到预定细度的硅锌矿;(2)向硅锌矿中加入钙化剂,充分混匀后制粒,将混合料在氧化气氛下进行钙化焙烧,冷却后得到钙化焙烧产物;(3)将钙化焙烧产物进行破碎处理,通过氨浸处理,锌滤液和浸出渣。本发明采用矿相重构‑氨浸法提取锌,通过钙化焙烧使硅酸锌矿相转化为氧化锌,转化效果好,易于后续氨浸提取,采用的钙化剂廉价易得,与火法碳化还原相比,不需添加还原剂,反应速率快,选择性好,本发明与酸法浸出相比,不会产生硅胶,易于后续浸出过滤分离,浸出渣可回收用于做水泥生产原料,浸出液可加热分解以回收利用氨,能耗低,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157595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10326888.8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生长的微电子封装引线互连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电化学反应的电解槽(6)及电解液、具有多通道输出的电沉积电源(5)、用于为芯片焊盘通电的芯片微电极阵列、用于为基板焊盘通电的基板微电极阵列、用于对准微电极与芯片/基板焊盘的机器视觉系统和整机控制系统(12);芯片微电极阵列分别接电沉积电源的阴极;基板微电极阵列分别接电沉积电源的阳极;微电极阵列的底座位于最低位时,所有的探针与所有的焊盘接触,从而为焊盘通电,在通电的焊盘之间基于电解沉积模式生长出引线。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机构和控制,能并行实现微电子芯片与基板的引线互连。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96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48373.1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外场作用下的TSV电镀方法及系统,电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带TSV微盲孔的硅片放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容器内填充有含有添加剂的电镀液,对该容器进行抽真空预处理,使得电镀液浸润到TSV微盲孔中;然后放置10~60分钟,等添加剂在TSV微盲孔内表面达到初步吸附平衡;步骤2:将硅片与电镀电源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放入电镀槽中,作为电镀阴极;步骤3:开启电镀电源,进行阴极铜离子沉积反应;同时开启超声电源,对TSV微盲孔内施加超声激励,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实现TSV微盲孔孔口电镀的抑制、孔底电镀的加速,形成自底向上的完全填充。本发明能有效利用超声作为外加能场增强TSV镀铜填充。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79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84030.0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铝生产蒸发过程多参数数据时间配准方法,本发明首先随机生成长度等于设备单元数的整数序列作为时基序列;对某参数采集不同时间在各单元的数据构成原始数据时空矩阵;时基序列乘以采样周期为物流在每一单元的停留时间,据此对原始数据阵中不同单元的数据初步配准形成初配数据时空矩阵;随机产生多个时基序列作为遗传算法的种群,计算不同时基序列下初配数据时空阵中前后单元数据的关联度,得关联度最大时的时基序列,实现该参数的时间配准。对配准前后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模型结构进行建模和预测验证,配准后模型准确性可提高34.4%,很好的解决了一般配准算法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对整个蒸发过程的参数匹配和优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86670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74587.2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铝蒸发过程降膜蒸发器的液位优化设定方法,本发明建立了蒸发器稳态运行时的物料平衡关系模型;针对蒸发过程能量多级利用的特点,建立了火用分析模型对蒸发器能量利用进行评价;拟合得到了火用计算所需的液位、出口料液温度、分离室压力和加热室压力的关系模型;以上述模型为约束,建立了以火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蒸发器液位优化设定模型。给定模型参数条件,对模型求解可获得相应条件下的最优液位设定值。本发明拟合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9%、1.2%,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7%、4.5%;通过该方法优化设定蒸发器的液位,最大提高火用效率10%,平均提高火用效率2%,从而降低加热蒸汽消耗,对蒸发过程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157595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26888.8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1/76838 , H01L22/14 , H01L2924/0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生长的微电子封装引线互连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电化学反应的电解槽(6)及电解液、具有多通道输出的电沉积电源(5)、用于为芯片焊盘通电的芯片微电极阵列、用于为基板焊盘通电的基板微电极阵列、用于对准微电极与芯片/基板焊盘的机器视觉系统和整机控制系统(12);芯片微电极阵列分别接电沉积电源的阴极;基板微电极阵列分别接电沉积电源的阳极;微电极阵列的底座位于最低位时,所有的探针与所有的焊盘接触,从而为焊盘通电,在通电的焊盘之间基于电解沉积模式生长出引线。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机构和控制,能并行实现微电子芯片与基板的引线互连。
-
公开(公告)号:CN204184716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621980.2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菌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瓶盖式紫外灭菌装置,它包括瓶盖本体(1),还包括紫外灯安装基座(3);所述瓶盖本体(1)顶部有安装孔(2);所述紫外灯安装基座(3)的外壁下方设有固定器(4),且固定器(4)与安装孔(2)相匹配;紫外灯安装基座(3)内部设有聚光罩(5),紫外灯(6)安装在聚光罩(5)内;紫外灯安装基座(3)的顶部为供电装置(7),且该供电装置(7)与控制开关(8)连接;所述紫外灯安装基座(3)通过固定器(4)安装在瓶盖本体(1)的安装孔(2)内。该装置小巧轻便,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204074619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619136.6
申请日:2014-10-24
IPC: B08B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相色谱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谱柱或保护柱超声清洗装置,它包括供能装置(1)、散热装置(4)、底部设有下端液体流路管(8)的套管(5)和顶部设有上端液体流路管(9)的套管盖(7);所述供能装置(1)的下端为超声换能器(2),供能装置(1)的上端为聚能器(3),且聚能器(3)由下至上向纵向中心线收拢;聚能器(3)顶部与套管(5)固定连接;套管(5)内具空腔,该空腔的尺寸与色谱柱或保护柱的尺寸相匹配;套管盖(7)与套管(5)密封连接;所述散热装置(4)设置在聚能器(3)的外壁上。该装置利用流过色谱柱的清洗液进行清洗,不需要拆洗,使用方便,防止色谱柱堵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