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子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999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370150.X

    申请日:2018-04-24

    Abstract: 一种振子式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的多个贯通孔;转动体,所述转动体构成为配置在贯通孔内,并进行振子运动;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被安装于旋转体,以覆盖转动体,其中,壳体具有贴紧于旋转体的两个侧面并夹住旋转体的安装片,相对于旋转体之中的形成有供转动体被离心力推压的转动面的部位的厚度而言,被安装片贴紧的部位的厚度薄。

    旋转脉动产生机构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172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403679.9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脉动产生机构。旋转脉动产生机构包括:驱动马达;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被联接在所述驱动马达和旋转对象之间;凸轮,所述凸轮被固定至所述驱动马达和所述变速器之间的旋转轴,以便由所述驱动马达旋转;以及凸轮随动件,所述凸轮随动件被偏压以便挤压所述凸轮。被所述凸轮随动件挤压的所述凸轮被所述驱动马达旋转,以便根据所述驱动马达的转速产生旋转脉动,并且所述驱动马达的转速被所述变速器改变为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转速不同的所述旋转对象的转速,使得给定次数的旋转脉动被施加至所述旋转对象。

    液压控制阀和液压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2192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380075700.0

    申请日:2013-04-17

    Inventor: 铃木裕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阀,在隔着活塞(5的一侧形成有开设有流入端口(11)和流出端口(12)的正压室(7),且在隔着所述活塞(5)的另一侧形成有背压室(8),活塞(5)沿着轴线方向在缸筒部(4)的内部前后移动,对该流出端口(12)进行开闭的阀芯(6)与所述活塞(5)连结而设置,所述正压室(7)和背压室(8)经由节流部(20)而连通,并且所述液压控制阀设置有使所述背压室(8)选择性地与比该背压室(8)低压的部分(13)连通的先导阀(3),所述流入端口(11)与高压部(10)连通,且所述流出端口(12)与比所述高压部(10)压力低的低压部(13)连通,其中,设有基于所述背压室的液压的降低状态来调整所述节流部(20)的开度的节流部调整机构。

    扭转振动降低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9765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31643.2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45 F16F1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转振动降低装置,该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包括旋转体和连接部件。旋转体具有多个引导孔。旋转体包括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被分别容纳在该多个引导孔中。连接部件连接该多个滚动体,使得该多个滚动体在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上一体地移动。连接部件被支撑以便能够在旋转方向上往复摆动。由该多个滚动体中的任意一个滚动体的重量引起并且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连接部件的第一力矩和由该多个滚动体中的其它滚动体的重量引起并且在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连接部件的第二力矩被施加于连接部件。

    层叠环的制造方法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8675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63138.0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构成层叠环的多个带状金属部件的氮化处理效率的层叠环的制造方法。由于包含氮化处理工序P11,因此即使对带状金属部件12以相互层叠的状态实施氮化处理,也能够对这些带状金属部件12的层间遍及全周地充分供给氮化气体,能够充分氮化带状金属部件12,因此能够增加可一次处理的带状金属部件12的数量,能够提高带状金属部件12的氮化处理效率,所述氮化处理工序P11中,通过使在相互层叠着的第1带状金属部件121~第9带状金属部件129的层间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的间隙沿周向分别相对移动、同时在预定浓度的氮化气体的氛围内保持预定时间,从而实施使氮扩散到第1带状金属部件121至第9带状金属部件129的表面的层的氮化处理。

    抛光设备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9648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980106741.5

    申请日:2009-02-04

    Inventor: 铃木裕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D13/145 B24D13/10

    Abstract: 一种抛光设备,用于在抛光刷(3)的刷毛末端通过工件(2)的端边缘时通过将所述刷毛末端与所述端边缘进行接触来对所述端边缘进行抛光,在第一方面中所述抛光设备包括:具有通孔(5)的支撑板(16),所述抛光刷插入所述通孔;以及抑制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处,并且在所述工件被抛光时抑制所述抛光刷的所述刷毛末端的变形。在第二方面中所述抛光设备包括刷,其被构造为使得在抛光刷的正轴横截面上,在所述抛光刷的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的刷毛组(30)的刚度大于大体上中心的刷毛组(31)的刚度。

    车辆差速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1167627.0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差速装置及其焊接方法。车辆差速装置包括差速器壳,齿圈,以及定位在抵接表面上的焊接部,在所述抵接表面处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齿圈彼此接触。所述焊接部构造为将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齿圈接合,用于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齿圈围绕所述车辆差速装置的旋转轴的一体旋转。所述焊接部包括沿着围绕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以预定间隔定位的多个焊接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